撒哈拉沙漠的房屋有着厚厚的泥墙,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窗户。这样,白天可以减少太阳热量的进入,晚上可以使热量不会迅速散失。
房子有点像陕北的窟窿,但它们建在地下和丘陵地带。柏柏尔人先“缔造”房子来挑选地址,然后像一口井相同挖了一个大洞,直径约10米,深度约6到7米。挖完圆孔后,像窟窿相同的房间被挖到坑底的水平坑壁上,坑的中心变成了一个敞开的院子。他们还用粘土加固窑壁,使窑洞既巩固又漂亮。因为一年四季雨水较少,所以下雨时不需要忧虑会损坏窟窿。
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地形特色包括︰浅而季节性泛滥的盆地和大绿洲洼地,高地多石,山脉陡峭,以及遍布沙滩、沙丘和沙海。
沙漠中最高点为3,415米(11,204英尺)的库西(Koussi)山顶,位于查德境内的提贝斯提山脉;最低点为海平面下133米(436英尺),在埃及的盖塔拉洼地(Qattara Depression)。
撒哈拉沙漠约在500万年之前就以气候型沙漠形式出现,即在上新世早期(530万~340万年前)。自从那时起,它就一直经历着干、湿情况的变动。
撒哈拉沙漠植物贫乏,且大部分是旱生植物和短生植物。除绿洲外,乔木和灌木丛极为罕见。沙漠南缘一带植物较多,分布有灌丛和硬质禾本科草类,以三芒草为最多。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有较繁茂的多汁大戟属植物。阿哈加尔和提贝斯提高原一带,有地中海类型树种,如金合欢、无花果树、橄榄树、夹竹桃等。一些干谷中有柽柳属植物。绿洲中植物较茂盛,主要是枣椰,品种有20~30种之多。此外,不少地方还散生有矮小的豆科、菊科和十字花科植物
撒哈拉大沙漠的气候特点
在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东岸,东至红海之滨,横亘著一片浩瀚的沙漠,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它东西长约5600公里,南北宽约2000公里,总面积约900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非洲面积的1/3,或占世界沙漠总面积的1/3。“撒哈拉”一词,阿拉伯语的原意是象征广阔的不毛之地,后来转意为大荒漠。按照地表的组成物质,荒漠有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之分。不过,人们通常把荒漠通称为沙漠。
撒哈拉沙漠的气候有几个明显的特征,降水量虽然很少,但波动较大。爆发性的阵雨突如其来,也加剧了非洲的水土流失。撒哈拉沙漠区炎热高温、日较差很大,无植被覆蓋的光秃秃的土地常年接受日光的强烈照射,正午的最高气温能够飙升至令人难以置信的58摄氏度。夏季的年均温在30度到35度之间,
并且持续时间很长,均温在30度以上的时间就有5个多月。撒哈拉沙漠的气候高温、干燥、少雨,四季不明显,但仍然建议有意探秘撒哈拉的游人们春夏两季到来,带好充足的饮用水,包好阻挡风沙的头巾。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除大气温度整体下降外,
两极和赤道之间的温度差也变大。专家由此推测,是某种全球机制在起作用,更确切地说,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幅下降在起作用。亚热带地区降水量减少导致草原逐渐消失,更少的太阳辐射被地表吸收,造成地表温度降低。而低温环境下,水份蒸发减少,进一步导致干旱。以上各环节相互作用,不断回圈。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撒哈拉沙漠的形成与百万年前的降温有关。
矿产资源的特点包括不可再生性、稀缺性、经济性、不确定性等。
北京市矿产资源丰富,有固体矿产、地下水、地热、矿泉水、石油等多种类型。目前,北京市已发现矿产126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66种352处矿产地。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铁、铜、金等19种,非金属矿产水泥灰岩、冶金白云岩等46种。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但矿产资源总量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可供规模开采的矿产地有限。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具有分布广泛、矿种相对集中, 以远郊区县为主的特点。
固体矿产主要分布在远郊区县,地热、矿泉水矿产分布较广,大部分区县均有不同程度分布。
撒哈拉沙漠植被整体来说是稀少的,高地、绿洲洼地和干河床四周散步有成片的青草、灌木和树。有油橄榄、柏和玛树。还发现埃及姜果棕、夹竹桃、海枣和百里香等。
沙漠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铁、锰、磷酸盐等矿产。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
例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著名的产油国。
相对石油资源而言,中东地区的非石油采矿业无论从矿产品种、数量还是分布,都显得稍微逊色。其中,非石油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土耳其、伊朗和塞浦路斯等国;其他国家和地区多以一两种较为单一的矿产品为主,如约旦、叙利亚等国的磷酸盐矿石、钾盐,阿曼的铜和伊拉克的天然硫等。而且,中东地区的煤、铁矿石、石料、原盐等矿产品主要用于国内,其他大量开采的矿产品多半用于出口,以换取外汇,平衡国际收支!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最大的荒漠,位于非洲北部北到地中海,南到苏丹草原。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35°线),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
撒哈拉沙漠主要的地形特色包括︰浅而季节性泛滥的盆地和大绿洲洼地,高地多石,山脉陡峭,以及遍布沙滩、沙丘和沙海。
沙漠中最高点为3,415米(11,204英尺)的库西(Koussi)山顶,位于查德境内的提贝斯提山脉;最低点为海平面下133米(436英尺),在埃及的盖塔拉洼地(Qattara Depression)。
中亚有五国,五国矿产资源丰富,油气、石油、煤炭、铁、锰、铬、铜、钼、金、锑、锌、铝土等矿种的储量和产量均位于世界前列,资源潜力巨大。
能源矿产——中亚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和铀资源,尤其是铀和天然气的储量在世界上占相当高的比例。区域能源矿产分布相对集中。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5个国家,主体上属古亚洲洋构造域,南部边缘属特提斯构造域。该区域经过复杂而漫长的地质演化,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储量以及资源潜力毫不逊色于环太平洋和特提斯两个巨型成矿域。根据成守德(2O1O)对中亚地区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以及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将该地区划分为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东欧板块、塔里木——卡拉库姆和青藏——中伊朗5个成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