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地势高亢,大部分属于蒙古高原的北部,全境可分为西部山地、中东部高原和南部戈壁三个地形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1800米之间。蒙古天然牧场辽阔,面积广大,占整个国土面积的70%,居世界第六位,人均草原面积居世界各国之首。蒙古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有80多种矿物,其中以煤的分布最广,蕴藏量最丰富,约500亿吨-1520亿吨。
(1)采掘加工的主要原料是自然赋存的矿体。矿址不能自由选择,矿床的工业储量不能输入,也不能再生。矿山的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每个矿山都要经历建矿、投产、正常生产、减产和闭矿的历程。
(2)采矿设备和人员经常随采矿进程和加工对象转移,没有固定的加工车间。被开采的矿体必须掘进一系列巷道,进行采矿准备工作(采准),才能开始回采。开拓、采准和回采工作互相协调,才能保证矿山正常生产。否则就会造成采剥失调或采掘失调,迫使矿山减产。
(3)开采工作总的趋势是采掘条件愈来愈差,采出矿石的品位逐渐降低,随之成本可能增高。由于岩石的混入会使矿石贫化,降低质量,还有部分矿石不能采出,而损失于地下。因此要不断改进采矿和选矿技术,开展综合利用,以降低成本。降低贫化率和损失率是采矿生产中重要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
(4)矿体赋存条件和形状复杂,品位分布不均。工业储量在开采过程中可能会有较大变化,使采矿设计难于标准化,加之建矿周期长,基建投资大,故投资风险性也大。
(5)采矿工作在露天或地下采场。劳动量大,工作条件差,安全性差,不易实现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故需特别重视改善劳动保护和环境条件。
铁、铜、钼、煤、锌、金、铅、钨、石油、油页岩等资源。
全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一千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
内蒙古自治区从祖国的东北边界额尔古纳河起,向南斜贯,绵延到甘肃省北部边缘,地跨东北、华北、西北,东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接壤,西与甘肃、宁夏毗邻,南与河北、山西、陕西相连,北与蒙古和俄罗斯交界,国境线长4221公里。全区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居全国第三位。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从东北向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占据了内蒙古疆域的2/3,构成了内蒙古地形的主体。
总体地势平坦广阔。
蒙古眼是东方人特有的一种眼型,因为我们东方人五官普遍比较扁平,所以很多蒙古眼的姑娘都想来做双眼皮改善一下自己。
眼裂小、眼皮比较肿、单眼皮或者是双眼皮不明显、眼部有明显的内眦赘皮、整体看起来缺乏立体感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蒙古眼的特征。虽然这种眼型有时候看起来会有比较明显的东方特点,但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漂亮的美女们,并不认为这是自己喜欢的眼型。
区域位置
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边境线总长8219公里,其中中蒙边境线长4676.8公里,蒙俄边境线长3543公里。蒙古国东西最长处2368公里,南北最宽处1260公里,幅员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蒙古国地质结构复杂,山脉多系火山岩构成,土层较厚,基岩裸露,土壤种类以栗钙土和盐咸土为主,北部有冻土层,从北至南大体为高山草地、原始森林草原、草原和戈壁荒漠等6大植被带。
蒙古国地势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为4653米(乃拉姆达勒峰),最低点为553米(呼赫湖),平均海拔为1580米。山地面积77.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戈壁沙漠面积40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四分之一;湖泊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
蒙古国的主要山脉有西北-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平均海拔3000米,位于蒙古国西部;杭爱山,位于蒙古国中部,西北东南走向平均海拔3000米;蒙古国东部的肯特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山势平缓,平均海拔2000米,被蒙古人尊为圣山。
蒙古人种的血统特征主要是:淡黄色的皮肤,浅栗色的眼睛,多为黑色的直发,体毛及胡须均不明显,面部中等,颧骨较平,鼻梁中等,两眼内角具有特别的毗褶等等。他认为,亚洲蒙古人种又可分为北亚、东亚、南亚三个人种支系。一支北亚人沿阿拉斯加陆桥进入美洲大陆,发展为印第安人;另一支南亚人则扩展到南太平洋诸岛屿。
蒙古羊体质结实,骨胳健壮。头形略显狭长,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羊多有角,母羊多无角。颈长短适中。胸深,肋骨不够开张,背腰平直,体躯稍长。四肢细长而强健。短脂尾,尾长一般大于尾宽,尾尖卷曲呈“S”形。体躯毛被多为白色,头、颈与四肢多有黑色或褐色斑块。
1、湖南素以“有色金属之乡”著称。有色金属品种多,储量大,锑储量居世界第一;钨、铋储量均居中国第1位;铅储量居中国第3位;锌、汞储量均居第5位。
2、湖南省矿产资源相对较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120种(141亚种),已有探明储量的矿产83种(101亚种)。现有特大型矿床8处,大型矿床97处,中型矿床231处,小型矿床865处,矿点5000余处。
内蒙古地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中西部地区富集铜、铅锌、铁,稀土等矿产;中南部地区富集金矿;东部地区富集银、铅锌、铜、锡、稀有、稀散金属元素矿产;能源矿产资源遍布12个盟市,但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群)、海拉尔盆地群。包头白云鄂博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
全区共有103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十位,其中有48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三位,特别是煤炭、铅、锌、银、稀土等21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