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包括?

时间:2024-10-09 14:07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包括?

新发展阶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首先需要推进城乡劳动力结构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结构的重塑,即立足于经济体制转型的背景,遵循市场经济逻辑,推动劳动力的分布变化。

二、推进什么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数据产业链的黄金赛道,智能化的融创模式,区块链技术的垄断,半导体芯片,通信行业发展格局

三、加快县域内城乡发展要推进什么?

加快县域内城乡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脱贫县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要结合当地实际,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壮大特色种养业。继续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鼓励创新形式,运用互联网直播等形式为当地农产品谋好销路。

四、加快发展什么,推进农业生产经营?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是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关键。这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动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升级,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3. **农业规模化**:鼓励和引导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集中利用,提高农业生产规模效益。

4. **农业品牌化**: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品牌建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5.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从种子到市场的全程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6. **农民培训**: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能力和市场经济意识。

7. **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有力支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

8. **市场开拓**: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机遇。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步伐,提升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关于加快推进铁路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

一、出台背景

2020年,宁化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宁政文〔2020〕21号)。文件出台实施后,较大地促进了我县服务业发展。文件出台一年来,周边县市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力度远大于我县,原《若干意见》(宁政文〔2020〕21号)对运输业发展扶持措施不全,特制定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送审稿多次征求县有关部门意见并多次讨论修改,认为出台该意见很有必要。

二、主要依据

根据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全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闽发改服务〔2021〕46号)第二条“积极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第六条“加快发展铁路物流”,积极支持铁路沿线场站综合开发,加快建设铁路货运站及周边物流园区,推动物流企业入区进园集约发展;第九条推动电商与快递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第十条加快电商与快递物流园区建设。

三、扶持对象

本意见所指的物流企业是指在宁化县设立且营业收入主体在我县开票、纳税的物流企业(含寄递企业)。其中,货运物流企业为经审批许可且办理运输证的货运车辆数达5辆以上的企业;从事货运相关服务的物流企业为已在管理部门备案的经济组织和个人。

四、扶持措施

(一)扶持物流业集聚发展

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充分利用政策导向,支持、鼓励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聚。

1.将物流园区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物流园区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纳入城乡规划,在用地审批、土地登记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提高审批效率。

2.纳入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或省现代物流重点项目库的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企业,在物流项目以及为生产配套的仓储物流项目用地方面,参照工业、商服用地相关政策。

3.对在宁化县注册的物流企业,自入驻宁化县立项的物流园区起三年内给予租金补助。

(1)办公经营场所面积在200平方米(含)以内的,第一年给予8元/月·m2的租金补助,第二年、第三年给予4元/月·m2的租金补助;经营场所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部分,第一年给予6元/月·m2的租金补助,第二年、第三年给予3元/月·m2的租金补助;租金低于补助标准的,按照实际数额给予租金补助;单个企业每年享受租金补助金额不超过5万元。

(2)租用物流园区仓库的,以实际租用仓储面积为准,第一年给予6元/月·m2的租金补助,第二年给予3元/月·m2的租金补助,第三年给予2元/月·m2的租金补助。单个企业每年享受租金补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

(二)鼓励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1.凡在本县设立的物流企业,企业自有货运车辆达30辆以上、核定总吨位达360吨以上的物流企业,以会计年度计算。

(1)年财政贡献总额超过500万元,按对地方财政贡献总额的75%给予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奖励;

(2)年财政贡献总额超过1000万元,按对地方财政贡献总额的80%给予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奖励;

(3)年财政贡献总额超过2000万元,按对地方财政贡献总额的85%给予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奖励;

从物流企业年财政贡献总额达到以上最低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奖励标准时间算起,按当季度申请次季度初兑现的方式由县财政局兑现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奖励金;当年内序时财政贡献总额达到更高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奖励标准的,已兑现部分给予结算补差。

2.支持本县物流运输企业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和冷链运输。

(1)物流企业购置新甩挂牵引车辆、冷链车辆(含冷链一体车辆),《道路运输证》落户宁化籍车辆,按购车车身价款(不含税价)10%予以一次性投资资金扶持奖励;购置新甩挂挂车,净增数量达10辆以上的,按购车车身价款(不含税价)10%给予一次性投资资金扶持奖励,每辆车不超过1万元。

(2)物流企业购置二手外地甩挂车辆、冷链车辆(含冷链一体车辆)回迁至本县落户,按以下标准给予一次性投资资金扶持奖励:

购置二手牵引车辆(含冷链一体车)达到净增30辆以上,车龄在1年内的,按照新车车身价款(不含税价)8%予以一次性投资资金扶持奖励;车龄在2年内的,按照新车车身价款(不含税价)6%予以一次性投资资金扶持奖励。购置二手甩挂挂车净增达到10辆以上,且车龄在2年内的,按照新车车身价款(不含税价)6%予以一次性投资资金扶持奖励,每辆车不超过6000元。

享受本补助的二手车辆不再享受《宁化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宁政文〔2020〕21号)规定的过户费补贴。

以上奖励以各物流企业每年原拥有货车总辆数为基数,主要针对按年度计算新增的甩挂、冷链运输车辆,未达到上述标准的企业,可享受《宁化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宁政文〔2020〕21号)相关政策。奖励以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为凭证,购买本县车籍入户的二手车不享受本项奖励政策。凡是奖励政策执行期间外迁的车辆,再次回迁我县的,不得享受本奖励政策。新增货车或回迁车辆未满5年外迁的,在办理外迁手续时应全额退还原扶持奖励资金。

3.对新引进落户宁化籍的物流企业,其办理道路运输证的车辆数达30辆以上且核定总吨位达360吨以上规模,租赁自用办公经营场所的,可参照本意见入驻物流园区企业的政策给予办公经营场地租金补助。

(三)鼓励寄递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1.快递企业总部在我县设立的区域型邮件、快递分拨中心,其年地方财政贡献总额在10万元以上的,第1-3年、第4-5年分别每年按年地方财政贡献总额50%、25%的标准给予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奖励。

2.对年邮政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00万件、200万件、300万件的快递企业,当年度一次性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8万元的奖励。

3.支持寄递物流企业完善农村末端网络,按照“一县一中心、一乡(镇)一站点、一村(建制村)一门店”的目标,构建农村三级物流配送系统,对每个行政村门店(需签约三年以上)给予一次性2500元的运营补助。

4.寄递物流企业入驻宁化县立项或备案的快递物流分拨(配送)中心项目的,可参照本意见入驻物流园区企业的政策给予租金补助。

六、如何加快推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发动社会力量与国家相融合,推动国家体育事业快发展。

七、如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科学的前提下合村并镇,腾退土地进行合理规划,进行充分营运,已产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利益。

八、关于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

九、加快发展什么经济,推进农业生产经营?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完善农业科技创新。

智慧农业, 是农业中的智慧经济,或智慧经济形态在农业中的具体表现。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实现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后来居上、实现赶超战略的主要途径。

十、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全面提升我县中药材产业规模化、生态化、优质化,打造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桐药品牌,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中药材产业发展2020年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遵义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20-2022)》文件要求及2020年10月29日全省中药材产业推进大会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该文件。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