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是气象灾害还是地质灾害?

时间:2024-08-19 07:06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海啸是气象灾害还是地质灾害?

海啸,按照课本(人教版)的定义,就是巨浪。地震、火山可以造成海啸,风暴也可以造成风暴海啸。所以海啸是不能简单归入气象或地质灾害的。从危害来说,不只危害海洋,对陆地也是一大威胁,也不能简单地说是海洋灾害。这也是为什么人教版教材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部分都没有叙述海啸的原因。

二、海啸属于气象灾害还是地质灾害?

海啸,按照课本(人教版)的定义,就是巨浪。地震、火山可以造成海啸,风暴也可以造成风暴海啸。所以海啸是不能简单归入气象或地质灾害的。从危害来说,不只危害海洋,对陆地也是一大威胁,也不能简单地说是海洋灾害。这也是为什么人教版教材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部分都没有叙述海啸的原因。

三、海啸是洪灾吗?

海啸不属于洪灾,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也就是地震海啸。另外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就像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四、邮轮怕海啸吗

邮轮怕海啸吗

邮轮旅行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备受欢迎的一种方式。它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和令人难以置信的食物选择。然而,当我们在考虑乘坐邮轮出行时,往往会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邮轮是否会受到海啸的影响。

在过去,发生在海上的灾难性海啸事件的报道引发了更多人对于航海安全性的关注。然而,邮轮公司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措施,并且在设计和建造邮轮时考虑到了各种自然灾害,包括海啸。

邮轮设计与建造

邮轮所使用的先进技术和建筑材料使其能够抵御海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包括海啸。船体的建造采用了高度耐冲击的钢铁结构,使得邮轮能够抵御较小规模的海啸袭击。此外,船身底部还设置了特殊的防护装置,用于吸收或反射海浪的力量。

在邮轮设计中,重心的位置和邮轮的稳定性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设计师们会将重要设备和船舱安置在低重心位置,从而增加了船只的稳定性,并减少了受到海啸影响的概率。

海啸警报系统

为了确保乘客和船员的安全,邮轮上配备了先进的海啸警报系统。这些系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其他传感器来监测海浪的高度和频率。一旦检测到可能引发海啸的异常海浪活动,邮轮上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发出警报。

邮轮上的船长和机组人员在接收到海啸警报后会采取相应的行动。根据海啸的预测路径,他们可能会决定改变航线或者寻找较为安全的海域躲避海啸的危险。邮轮上也会有紧急撤离计划和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安全演习和培训

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是确保乘客安全的关键。邮轮公司定期进行安全演习,向乘客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救生设备,如救生艇和救生衣。这种演习不仅提高了乘客的安全意识,也为他们提供了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行动的能力。

船员接受的培训也包括如何处理海啸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他们会学习如何判断海啸的预警信号,以及在海啸来临时如何引导乘客到达安全区域。

航行计划和天气监测

邮轮公司设有专门的航行计划和天气监测团队,负责密切监控航线上的天气状况。他们会通过卫星和其他气象数据源获取最新的天气信息,包括海浪高度和海啸预测。

如果天气预测出现了可能引发海啸的情况,船长会根据情况调整航线,尽量避开受影响的海域。航行计划和天气监测的紧密结合,使得邮轮在出行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规避海啸的风险。

总结

尽管海啸是一种自然灾害,但现代邮轮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确保乘客和船员的安全。从邮轮的设计和建造、海啸警报系统到安全演习和培训,无一不体现了邮轮公司对于航行安全的高度重视。

因此,在选择乘坐邮轮出行时,我们可以放心享受舒适的旅行体验,而不必过分担心海啸带来的风险。

五、今天是世界海啸日,海啸到底有多恐怖?

我国民众对海啸的认识明显不够。

其他回答把海啸的威力和破坏方式有所讲述,我这里着重介绍对我国有威胁的构造地带。

可能大家的认识里面,我国沿海受到岛链和浅海保护,海啸威胁很小,海啸威胁大的地区是日本、智利、印度尼西亚这些地区,其实我国沿海海啸威胁一点不小。

马尼拉海沟、琉球海沟、包括日本的南海海槽、小笠原海沟发生特大地震,都会对我国沿海造成明显的海啸影响。

马尼拉海沟如果发生大地震对我国有影响吗?

其中马尼拉海沟对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影响甚大:

USGS在2006年报告中指出,马尼拉海沟、琉球海沟和苏拉威西岛海沟是有可能引起特大海啸的潜在海底地震震源。其中马尼拉海沟发生地震引发海啸,向西或西北方向传播,将会直接威胁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的安全。我国南海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大陆架、中央深海盆地和海沟,平均水深为1140 m,马尼拉海沟南端的最深处可达5377 m。马尼拉海沟形成于第三纪中新世,北起台湾南部,南至菲律宾中部,位于亚欧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之间,全长共1500 km,与引发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亚齐-安达曼逆冲断层相当。亚欧板块在菲律宾板块以下的部分正以80 mm/年的速度下降,至今仍属活跃地震带。NOAA统计结果显示,1604年和1645年马尼拉海沟发生两次Mw8.0大地震,1904—1968年期间,南海区域发生Mw7.0以上地震350次,有2次引发海啸。Mw8.0地震间隔期为65 年,Mw8.5地震间隔期为205年,Mw9.0地震间隔期为667年。在过去100 年里 ,马尼拉发生地震最大震级为Mw7.6,目前抗震俯冲带占主导地位,活跃俯冲带处于平静期,一旦发生特大地震引发海啸,危害性和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海啸相当。

南海的海域面积为350万平方公里,是印度洋面积(7056万平方公里)的1/20、太平洋面积(18134万平方公里)的1/50,面积较小而且相对封闭,意味着一旦发生大规模海啸,其能量难以泄露到海域以外的邻近海域,巨大的海啸能量只能在相对狭小的海域传播吸收,在近震源和海啸波传播的主要方向产生巨大的波高,同时海啸波在逐渐衰减过程中会在域内海岸线之间来回反射,从而造成沿海区域超长时间的水位大幅度波动影响。类似的事件曾在同样具有半封闭构造环境的日本海发生过,1983年Mw7.9日本海地震触发的灾害性海啸在日本海内部震荡时间达2天之久。通过对潮位站记录的海啸波波谱和数值模拟分析指出,超长震荡的主要原因是海啸波在封闭的海岸线之间发生多次反射,从而引发了整个海域的自由震荡。即使是在太平洋这样具有广袤面积的海域,2011年日本东北特大海啸也引发了整个太平洋的洋盆震荡,致使海啸波在太平洋沿岸产生的波动持续了4~5天。由此看来,对于马尼拉俯冲带地震海啸,除了其产生的淹没灾害外,因南海特殊的封闭环境而可能产生的海岸线多次反射和海盆震荡造成的超长时间水位振荡灾害影响也需要特别关注。

此外,琉球海沟俯冲带也有海啸威胁:

在对近几年来全球发生的超巨大地震参数及构造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设定琉球海沟9.0级地震参数,并将其引发的海啸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震可引发初始波高为8m的海啸,台湾东北部半小时后遭受10m以上海啸,3~4小时左右传至浙南、闽北沿岸,近岸各处波高在1~2m;5小时左右传至浙北、粤北沿岸,浙江近岸各处波高在2m左右,广东沿海、台湾海峡由于台湾岛的正面阻挡,海啸波高低于50cm;8小时后靠近上海海岸线,最大波高约1m。海啸的上岸高度与海岸附近的海深和海岸线的形态密切相关,我国东南海域地形变化复杂、海湾众多,对海啸波有放大作用,模拟结果可能比实际海啸偏小。

同时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也会带来影响:

基于日本南海海槽地震活动性和历史海啸事件记载的分析,本文对日本南海海槽发生MW9.1罕遇地震情况下的海啸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震可引发初始波幅约10m的海啸,6个小时后传至浙江沿海,近岸各处波幅为1—2m;8个小时后靠近上海海岸线,最大波幅约2m,受地形影响局地爬高至近3m;11个小时后抵达苏北黄海沿岸,预计波幅普遍在1m左右.海啸的上岸高度与海岸附近的海深和海岸线的形态密切相关.我国近岸海域地形变化复杂,海湾众多,对海啸波有放大作用,该模拟结果可能比实际传播到近岸时偏小,因此综合评估日本海啸影响我国华东地区的规模m可达1—2级左右.一旦日本南海发生罕遇地震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

这里特别说明的是,不同于海浪和风暴潮是海水表面的运动,海啸是从海底到海面的海水的整体运动,其即使是0.5m的高度,能量差距也是巨大的,0.5m的海啸足以造成相当大的破坏,1m高度的海啸致死率即为100%。

总之,我国海啸威胁不算小,但是其周边地震构造的周期还是没有摸清楚,如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防灾体系却派不上用场那就十分不值得。不过现阶段建议是沿海民众应该自己主动提高防海啸意识,提前做好相关的避灾规划,如果得知菲律宾海沟俯冲带发生大地震,那么在短时间内应该关注国家海洋预报台的海啸预警,并尽快到高处避险。我国民众目前对海啸认识十分不充分,这个问题是非常大的。

参考资料:

  • 李琳琳,邱强等,南海海啸灾害研究进展及展望,《中国科学》杂志社
  • 张鑫,毛献忠,马尼拉海沟潜在地震海啸对我国华南沿海危险性研究,海洋预报
  • 温燕林,赵文舟等,日本南海海槽发生罕遇地震情况下我国华东沿海的海啸危险性研究
  • 温燕林,于海英等,设定琉球海沟发生罕遇地震评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啸风险

六、海啸是特殊气候吗?

我国特殊的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梅雨是在6月份夏初江淮地区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在气候比较干燥的春季,由于大风引起的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而地震是地质灾害,所以海啸是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结合的一种灾害,是次生灾害。随意海啸不属于特殊气候。

最常见的海啸的形成是因为海底的剧烈运动(如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 等等)引起,而引发地可以是海岸以外的数公里至数千公里,所以海啸地方可以完全没有异常,因引发源有数千公里外。

七、地质灾害是成语吗?

地质灾害,意思是指在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波,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级地震,火山,地热害,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士膨胀,砂土液化等。

地质灾害是成语。

八、火灾是地质灾害吗?

火灾不是地质灾害

就森林火灾而言,有许多森林火灾其实都不属于自然灾害的范畴,比如由于人类野外用火不慎而引发的森林火灾,应该算是人为原因导致的事故。人类在某些区域,也会进行有控制的燃烧,比如在森林中开辟防火带,就经常采用火烧的方式,这种情况那么就连事故也算不上了。如果森林火灾是自然灾害,那么这里导致森林着火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在自然条件下森林也有可能发生自燃,不过往往需要气候条件的配合,高温干燥是森林自燃的理想气候状况,此外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中也有可能引燃森林。

九、什么是海啸,海啸来了怎么躲?

海啸 是由于海底地震、地壳变动、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海中核爆炸等造成的海洋和近岸水域水面巨大涨落现象海啸中如何逃生

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四、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十、1958年海啸利图雅湾海啸是真的吗?

是真的,美国阿拉斯加利图亚湾大海啸,是全世界最大的海啸。 1958年利图亚湾大海啸发生于1958年7月9日,规模达到8.3级的地震引发了一场山崩。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