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技术方面和知识层面扩展自己 《地质学基础》是必须要看的。然后就都是专门的讲解钻探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事故的处理方法。当然现在有很多的书
地质保密知识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例如,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的信息可能被视为敏感信息,需要保密以防止非法开采和资源争夺。
地质调查和地震监测数据也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因为它们可以用于军事目的。
此外,地质信息还可以影响市场和投资决策,因此可能需要保密以防止市场操纵和不公平竞争。综上所述,地质保密知识对于国家安全、经济利益和公平竞争至关重要。
煤矿总工程师技术手册
地质类主要包括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质工程、地球化学等专业,地质类的基本理论知识有结晶学与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等,这类专业目前就业不好
地质锤是地质工作的基本工具之一,选用优质钢材制成,其式样随工作地区岩石的性质而定,用于,火成岩地区的地质锤多数一端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另一端呈尖端装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唐代〕
何事居穷道不穷,
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
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译文
为什么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
故乡虽然饱受战乱之苦,可是弟侄仍然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
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远处泉水潺潺,流入砚池。
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注释
何事:为什么。
居穷道不穷:处于穷困之境仍要注重修养。
乱时:战乱时期。静时:和平时期。
家山:家乡的山,这里代指故乡。
干戈:干和戈本是古代打仗时常用的两种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礼乐(yuè):这里指儒家思想。礼,泛指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体系。乐,音乐。儒家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案:几案。
惰:懈怠。
赏析
全诗前句谆谆教诲,年轻时不要怕经历辛苦磨难,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事业打下基础;后句是危言警示,不要在怠惰中浪费光阴,说明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道理。这首诗语言上通俗浅近,平易自然,通读全诗,没有一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从诗人心中自然流出,毫无半点雕琢痕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为侄子的书堂所题的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目的是勉励侄儿为了终身的事业,要珍惜光阴,勤奋学习。
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地质学博物馆,在中外博物馆界久负盛名。
该馆以历史悠久、典藏量大、珍品率高、陈列精美、科研成果丰硕称雄于亚洲地学博物馆。不仅具备典藏、科学研究、社会教育三大传统功能,而且富有时代特色,融科普、教学、学术交流、观赏、休闲于一体,社会影响日益广泛。
该馆前身为原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矿产博物馆,现馆大楼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1958年竣工,为这一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大楼6层,总高约36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70米,建筑面积近11000平方米,建筑风格稳重大方。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放悔读书迟。——颜真卿
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5、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6、书籍陶冶情操——博维
7、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8、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遭遇和寿命。有的书毁于一旦,有的书却能流芳百世。——马尔夏克
9、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兽性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本书。——高尔基
10、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蒙田
11、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动力学》(The Interior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Earth), by Donald L. Turcotte and Gerald Schubert,这是一本地质学领域的经典教科书,详细介绍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动力学。
《地球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arth Sciences), by Michael Edwardson,这本书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入门教材,涵盖了地球的构成、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质历史和生命演化等方面。
《地质学原理》(Principles of Geology), by Charles Lyell,这是19世纪地质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介绍了地球历史的长期演变过程。
《岩石学》(Petrology), by Igneous,Metamorphic and Sedimentary,这是关于不同类型岩石的形成和演变的经典教科书。
《地球科学中的数学方法》(Mathematical Methods in Earth Sciences), by Wallace H. Campbell,这本书介绍了地球科学研究中用到的各种数学方法,如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
《全球大地构造学》(Global Tectonics), by Philip Kearey and Keith A. Klepeis,这本书介绍了地球的板块构造和板块漂移等领域的知识。
《地球化学》(Geochemistry), by William M. White,这本书涵盖了地球化学的各个方面,如元素的分布、地球化学过程和环境地球化学等。
《地质学史》(A History of Geology), by Kieran D. O'Hara,这本书介绍了地质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人物,是了解地质学的历史和演变过程的好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中国地质学》李四光(扩编版)
1915年出版的魏格纳的著作《大陆和海洋的起源》
鲍威尔(John Wesley Powell)地质学家,美国原住民权威,他所著作的《西部科罗拉多河及其去流之探险》
丁文江主编杂志《中国古生物志》
暂时就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