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山洪灾害防御预应急预案
XX村
XX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XXXX年XX月
1.山洪灾害区域划分
1.1划分原则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暴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情况,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陂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威胁,地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河口、陡坡、低洼地带。
1.2危险区危险区域的划分,是为了从最大程度上提前预警山洪灾害的暴发,为人民群众提供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而划定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旁;山体地势较陡峭的山区、沟谷;地质不稳定的山脚,主要暴发灾害为洪水、泥石流、滑坡。划定危险区域,缩小了防灾、减灾范围,提高了工作保障力度,便于防灾、减灾以及治理措施的实施,也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重点;
2.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威胁对象、范围;
3.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4.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预警信号;
5.抢险救灾的领导指挥系统、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
6.死伤人员救护处理与受灾人员转移安置;受灾财产转移路线;
7.灾区通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的维护与修复;
8.灾区治安保障;灾区卫生防疫;
9.灾区基本生活保障等。
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保障突发性灾害发生后,能及时有序地进行各项抗灾、救灾工作,维持灾区秩序,尽快恢复各种社会功能,避免瘫痪或严重混乱,减少灾害破坏损失,并为灾后重建创造有利的环境或基础。
一、是群众如果发现地质灾害前兆或险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或国土资源部门报告。
二、是发现地质灾害情况是否搬迁,需要政府部门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确定,已经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县级人民政府在当年的地质灾害年度防治方案中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发生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不宜采取工程治理措施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该地质灾害威胁区域内的学校、村(居)民等组织实施避让搬迁。鼓励村(居)民自行避让搬迁。国家将对各地搬迁避让地质灾害给予补助和支持,责任主体在地方政府。目前国家没有出台统一的搬迁避让标准,具体搬迁方案请咨询当地人民政府。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一般指的是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由县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的,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县级以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目前属于保密文件,一般不对外公布。 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一般指的是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需要制定地质灾害隐患发生时的具体巡查、监测、应急处置、预警信号、逃生路线、避险救险措施,并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预案到位、人员到位。防灾预案应公布于众,并组织进行应急演练。
1.0.1为规范和指导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工作,明确其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级、乡镇级、村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企事业单位、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1.0.3县级、乡镇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应符合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及防汛指挥机构制定的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洪预案的要求。
乡镇级、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应符合上一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要求。
1.0.4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坚持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1.0.5县级防汛指挥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组织辖区内乡镇政府编制乡镇级、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0.6县、乡镇级预案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并报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备案;村级预案由乡镇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1.0.7省级、地市级防汛指挥机构应负责辖区内县级、乡镇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的技术指导工作。
1.0.8县级、乡镇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审批后,应分别由县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乡镇级人民政府及时公布。
1.0.9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应根据区域内山洪灾害灾情、防灾设施和
社会经济等情况的变化,适时修订。
1.0.10县级、乡镇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基本情况;
——危险区、安全区划分;
—组织指挥体系:
—监测预警:
转移安置:
——抢险救灾:——保障措施;—附图附表。
1.0.11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应包括危险区及安全区划分、监测预警、转移安置等内容,可适当简化。
10.12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洪水灾害不是地质灾害,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
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们居住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农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门的破坏。
有区别。山洪灾害点是由暴雨形成,大量洪水冲毁农房、村庄、农田、公路、铁路、厂矿、学校、等等,出现这些损失的地方就是山洪灾害点。
地质灾害点是指山崖出现裂缝、松动、经雨水浸蚀出现的滑坡、垮塌、泥石流等等,这些灾害点就是地质灾害点。
江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2020年6月23日实施的。该应急预案由总则、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预警工作机制、应急处置及救援、应急保障、预案管理、责任与奖惩和附则构成。
江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2020年6月23日由省政府办公厅以文件公开形式向全省发布并实施。
新版江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2020年6月23日实施的。该应急预案由总则、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预警工作机制、应急处置及救援、应急保障、预案管理、责任与奖惩和附则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