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历史纪元?

时间:2025-02-04 13:33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地球历史纪元?

为了涵盖46亿年的悠久历史,又细分各个时期的地球面貌,地质学家们建立了一套地质时代体系,从大到小分为宙、代、纪、世、期等单位。

亩:最大的地质年代单位,有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4个。其中前三个时期又称“隐生宙”,因为当时的生命还很始,直到元古宙晚期才有肉眼明显可见的多细胞生物。而距今5.41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标志着“显生宙”来临。

代:每个“宙”下的各个大时期,时间可达数亿年。经常说的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就是显生宙的三个大时期,从大约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至今,都处于新生代。

纪:每个“代”的进一步细分,时间一般为数千年到1亿多年。如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酱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大约从200万年前地球进入冰期至今,都处于第四纪。由于每个“纪”的生物化石都大不相同,而化石又是识别地层的头号指标,因此“纪”是最常用的一级地质时代单位,尤其是在显生宙。从而地球诞生到寒武纪之前的40多亿年时间,又经常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世:每个“纪”的进一步细分,时间一般为数百万年到上千万年。如古近纪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新近纪分为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从大约距今1万年前最近一次冰期至今,都处于全新世。

期:每个"世"的进一步细分,时间一般为数十万年,通常只有专业研究才分这么细。

二、地球历史纪元时间表?

1、太古代:地球刚形成,没有陆地,一片汪洋。约开始于46(或50)亿年前,结束于24亿年前。发现的化石仅有晚期出现的菌类和低等的蓝藻。由于经过多次的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所有岩石受到深度的变质,所以化石很难保存下来。

2、元古代:出现陆地的雏形。晚期亚欧板块开始分离。海洋中出现单细胞的浮游生物。从距今25.0亿~8.0亿年的漫长时期内,生物界由原核生物演变为真核生物,占主导地位的是菌类、藻类,因此元古代也称作菌藻时代

3、古生代:亚欧大陆的七大板块基本开成。藻类的产生、低等无脊椎动物的产生,少量植物的产生。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其中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又合称早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

4、中生代: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动植物的大量产生和繁殖,天气开始形成,恐龙经历了产生和灭绝。

5、 新生代: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新生代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四纪。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

扩展资料

150亿年前宇宙的诞生奠定了地球产生的物质基础。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

此后,地球系统由简单到复杂,各个组成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地球系统的运动及运动带来的形貌变迁、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历史。

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主要是星云盘的原始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氢和氦,它们约占总质量的98%。此外,还有固体尘埃和太阳早期收缩演化阶段抛出的物质。在地球的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分化作用,不断有轻物质随氢和氦等挥发性物质分离出来,并被太阳光压和太阳抛出的物质带到太阳系的外部,因此,只有重物质或土物质凝聚起来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地球,并演化为今天的地球。

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发生一些天文与地质事件,将事件的时间段叫做地质时期。

在各地质时期,在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空间及太阳系和地球所发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壳运动、地层、岩石、构造、古生物、古地磁、冰川、古气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记录。

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质作用不同,特征不同。

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地球形成时期、地壳形成时期、进入太阳系前时期、进入太阳系时期、地月系形成时期、新生时期。

三、地球的历史可分划为几个地质时代?

【太古宙】tàigǔ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陆地基础,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复杂,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旧称太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元古宇】yuángǔ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二个宇。元古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旧称元古界,原属隐生宇(隐生宇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宇和元古宇)。

【元古宙】yuángǔ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二个宙。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5.7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继续发生强烈变化,某些部分比较稳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现。藻类和菌类开始繁盛,晚期无脊椎动物偶有出现。地层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旧称元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显生宇】xiǎnshēngyǔ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三个宇。显生宙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系统。显生宇可分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显生宙】xiǎnshēng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三个宙。显生宙可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界】gǔ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一个界。古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

【古生代】gǔ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一个代。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在这个时期里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

【寒武系】hánwǔxì

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寒武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寒武纪】hánwǔjì

古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5.7亿年前,结束于5.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陆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没。生物群以无脊椎动物尤其是三叶虫、低等腕足类为主,植物中红藻、绿藻等开始繁盛。寒武是英国威尔士的拉丁语名称,这个纪的地层首先在那里发现。

【奥陶系】àotáoxì

古生界的第二个系。奥陶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奥陶纪】àotáojì

古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5.1亿年前,结束于4.38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岩石由石灰岩和页岩构成。生物群以三叶虫、笔石、腕足类为主,出现板足鲞类,也有珊瑚。藻类繁盛。奥陶纪由英国威尔士北部古代的奥陶族而得名。

【志留系】zhìliúxì

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志留纪】zhìliújì

古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4.38亿年前,结束于4.1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相当稳定,但末期有强烈的造山运动。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繁荣,三叶虫和笔石仍繁盛,无颌类发育,到晚期出现原始鱼类,末期出现原始陆生植物裸蕨。志留纪由古代住在英国威尔士西南部的志留人得名。

【泥盆系】nípénxì

古生界的第四个系。泥盆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泥盆纪】nípénjì

古生代的第四个纪,约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55亿年前。这个时期的初期各处海水退去,积聚后层沉积物。后期海水又淹没陆地并形成含大量有机物质的沉积物,因此岩石多为砂岩、页岩等。生物群中腕足类和珊瑚发育,除原始菊虫外,昆虫和原始两栖类也有发现,鱼类发展,蕨类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现。泥盆纪由英国的泥盆郡而得名。

【石炭系】shítànxì

古生界的第五个系。石炭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石炭纪】shítànjì

古生代的第五个纪,约开始于3.55亿年前,结束于2.9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气候温暖而湿润,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经炭化和变质而形成煤层,故名。岩石多为石灰岩、页岩、砂岩等。动物中出现了两栖类,植物中出现了羊齿植物和松柏。

【二叠系】èrdiéxì

古生界的第六个系。二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二叠纪】èrdiéjì

古生代的第六个纪,即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2.9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壳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在德国,本纪地层二分性明显,故名。动物中的菊石类、原始爬虫动物,植物中的松柏、苏铁等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

【中生界】zhōng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二个界。中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

【中生代】zhōng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二个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这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箭石类。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

【三叠系】sāndiéxì

中生界的第一个系。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三叠纪】sāndiéjì

中生代的第一个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2.0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质构造变化比较小,岩石多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纪的地层最初在德国划分时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动物多为头足类、甲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植物主要是苏铁、松柏、银杏、木贼和蕨类。

【侏罗系】zhūluóxì

中生界的第二个系。侏罗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侏罗纪】zhūluójì

中生代的第二个纪,约开始于2.05亿年前,结束于1.3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有造山运动和剧烈的火山活动。由法国、瑞士边境的侏罗山而得名。爬行动物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恐龙、空中飞龙和始祖鸟,植物中苏铁、银杏最繁盛。

【白垩系】bái’èxì

中生界的第三个系。白垩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

【白垩纪】bái’èjì

中生代的第三个纪,约开始于1.3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因欧洲西部本纪的地层主要为白垩岩而得名。这个时期里,造山运动非常剧烈,我国许多山脉都在这时形成。动物中以恐龙为最盛,但在末期逐渐灭绝。鱼类和鸟类很发达,哺乳动物开始出现。被子植物出现。植物中显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现了热带植物和阔叶树。

【新生界】xīnshēngjiè

显生宇的第三个界。新生代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分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新生代】xīnshēngdài

显生宙的第三个代。分为古近纪(老第三纪)、新近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约从6500万年前至今。在这个时期地壳有强烈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爬行动物绝迹,哺乳动物繁盛,生物达到高度发展阶段,和现代接近。后期有人类出现。

【古近系】gǔjìnxì

新生界的第一个系。古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古近纪】gǔjìnjì

新生代的第一个纪(旧称老第三纪、早第三纪)。约开始于6500万年前,结束于230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除陆地生活的以外,还有空中飞的蝙蝠、水里游的鲸类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纪可分为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

【新近系】xīnjìnxì

新生界的第二个系。新近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可分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新近纪】xīnjìnjì

新生代的第二个纪(旧称新第三纪、晚第三纪)。约开始于2300万年前,结束于160万年前。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继续发展,形体渐趋变大,一些古老类型灭绝,高等植物与现代区别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较多见。新近纪可分为中新世和上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中新统和上新统。

【第四系】dìsìxì

新生界的第三个系。第四纪时期形成的地层系统。它是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系,也是地层系统的最后一个系。可分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第四纪】dìsìjì

新生代的第三个纪,即新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地质年代分期的最后一个纪。约开始于160万年前,直到今天。在这个时期里,曾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地壳与动植物等已经具有现代的样子,初期开始出现人类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纪可分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对应的地层称为更新统(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附:第四纪名称来历。最初人们把地壳发展的历史分为第一纪(大致相当前寒武纪,即太古宙元古宙)、第二纪(大致相当古生代和中生代)和第三纪3个大阶段。相对应的地层分别称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1829年,法国学者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层时,把第三系上部的松散沉积物划分出来命名为第四系,其时代为第四纪。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第一纪和第二纪因细分成若干个纪被废弃了,仅保留下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名称,这两个时代合称为新生代。现第三纪已分为古近纪和新近纪,故仅留有第四纪的名称

四、地球科学:探索地球的地质

地球科学的重要性

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组成、结构和演化过程的学科。它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地质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学和行星科学等。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地质特征对于我们认识地球的历史、预测自然灾害、保护环境和开展资源勘探都至关重要。

地质学:认识地球的古今

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核心学科,它研究地球的岩石、矿物、地形以及地壳运动等。通过研究岩层的堆积和变形,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到地球的过去,包括大陆漂移和地壳板块运动等。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还为各领域的科学家提供了众多的参考与依据。

探索地球的内部结构

通过地震波传播和地壳钻孔等手段,地球科学家们成功地揭示了地球内部的构造和组成。地球由核心、地幔和地壳三部分组成。地球核心由铁和镍构成,地球地幔由岩石构成,地球地壳则由岩石和矿物构成。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上的地震活动、火山喷发以及山脉和海洋的形成过程。

地球的表面特征:大陆与海洋

地球的表面包括了陆地和海洋。大陆是地球上稳定的陆地区域,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与地壳板块运动密切相关。地球上的大陆板块以构造边界为界分为多个板块,它们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海洋则是地球上覆盖着水的区域,占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海洋中的大洋板块也随着地壳板块运动漂移,并与大陆板块发生相互作用。

地球的演化与自然灾害

地球的演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地球上发生过大量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通过研究地球演化的历史记录以及地球内部和大气层的变化,科学家们可以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地球科学的应用: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

地球科学在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研究地下岩石和矿产资源,地球科学家可以找到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并且帮助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同时,地球科学也研究地球的大气和水文循环等自然过程,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多学科交叉学科,通过深入探索地球的地质特征、内部结构和演化过程,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到我们的家园。了解地球科学的知识不仅能够满足我们对地球的好奇心,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自然灾害,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感谢阅读本文,希望通过内容的介绍,能让你更好地了解地球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五、地球纪元剧情介绍?

深度描述了未来人类文明在人造生命、宇宙灾难、费米悖论、机械危机等种种危机面前挣扎求生的人类未来史。从第一个文字出现在人类文明之中开始,伟大的人类文明就开始了传承,并发展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这个宇宙不是为了人类而生的,人类文明注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挑战,遭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危机。

六、地球各个纪元详解?

、宙:最大的地质年代单位,有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4个。其中前三个时期又称“隐生宙”,因为当时的生命还很原始,直到元古宙晚期才有肉眼明显可见的多细胞生物。而距今5.41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标志着“显生宙”来临。

2、代:每个“宙”下的各个大时期,时间可达数亿年。经常说的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就是显生宙的三个大时期,从大约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至今,都处于新生代。

3、纪:每个“代”的进一步细分,时间一般为数千年到1亿多年。如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大约从200万年前地球进入冰期至今,都处于第四纪。由于每个“纪”的生物化石都大不相同,而化石又是识别地层的头号指标,因此“纪”是最常用的一级地质时代单位,尤其是在显生宙。从而地球诞生到寒武纪之前的40多亿年时间,又经常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4、世:每个“纪”的进一步细分,时间一般为数百万年到上千万年。如古近纪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新近纪分为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从大约距今1万年前最近一次冰期至今,都处于全新世。

5、期:每个“世”的进一步细分,时间一般为数十万年,通常只有专业研究才分这么细。

七、纪元塔历史?

纪元塔位于大雁山顶端,是为了纪念鹤山撤县建市而建造的。

该塔为八角九层楼阁式攒尖顶仿宋宝塔,由古建筑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邓其生指导设计。纪元塔它借鉴了上海龙华砖塔和山西应县木塔的设计原理,又参考了广州六榕寺和南雄三影塔曲形制,全塔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现了古建筑艺术和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纪元塔该塔高九层53?89米,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底层180平方米,塔内扶梯九段共197级,盘旋而上至塔顶,结顶塔刹为铜铸相轮十三重葫芦,8支圆柱支撑各层内外游廊。纪元塔丹柱黄瓦,斗拱飞檐,气派非凡。

八、历史纪元公式?

以公元元年为界,之前的历史叫公元前某某世纪,之后的历史是公元某某世纪。

九、地球纪元主角是谁?

《地球纪元》一共分为5卷,分别讲述了人类在未来发展道路上面临的5个危机。5个临危受命的主人公凭借自己的智慧、坚持和勇气,在他人的帮助下成功化解了危机。

第一卷太阳危机里,赵华生消灭了太阳上的等离子生命体,让地球重新拥有充足光照。

第二卷星辰之灾里的赵蓝,在李云帆等人的帮助下,利用黑洞爆炸解决了奇异空间将要吞噬地球的危机。

第三卷时间旅者中,卫风乘坐星海号宇宙飞船前往比邻星,代表人类踏出了恒星系的第一步,去寻求知识解决人类面临的发展困境。

第四卷恶魔之巢里,肖云在丁克、萧穆鸿等人的协助下,成功阻止了前来占领地球的机器人军团。

第五卷星辰信使中的韩洛常,帮助元首沈清源智斗了谋权篡位的李承仙,重启人类重返太阳系的计划,让人类后代免受非基因异变综合症的影响。这5卷依次按照时间线展开,读者可以穿越到未来不同的时空里,跟随主人公去经历5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十、地球几个纪元的气候?

①大西洋期(公元前4050~前2650)。亦称气候适宜期。

②亚北方早期(公元前2650~前2050)。气候转寒,以北极海的不冻水面结冰为标志,海平面低于现代约 4米。

③亚北方中期(公元前2050~前1500)。气候转暖,但次于大西洋期。

④亚北方晚期(公元前1500~前750)。寒冷而干燥,北欧连续出现严寒,尼罗河水位下降。

⑤希腊时代(公元前750~前150)。暖而湿润,北欧转暖,出现山毛榉林,南欧也较暖和,黑海水位比现代高 3米。

⑥罗马时代(公元前150~公元350)。凉而干,山岳冰川一度扩展,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古丝绸之路沿线有丰富的井泉灌溉,出现许多繁荣的城镇。

⑦罗马时代后期(350~700)。暖而干,北欧长期干暖,美国西南部干旱,导致河流干涸,黑海水位比现代低3米,古丝绸之路因干旱而衰落,热带多雨潮湿。

⑧8世纪(600~800)。西北欧转冷,热带降雨减少。

⑨次气候适宜期(800~1200)。为近2000年最温暖的时期。西北欧风暴减少,暖而干,墨西哥热而湿,尼罗河由于热带多雨而流量大增,落基山南部的雪线比现代约高366米,北极流冰的边界远比现代偏北。

⑩中世纪寒冷期(1200~1450)。西北欧冷而湿,出现严酷的寒冬,里海水面上升32米,美洲冷而干,温度低于多年平均值,尼罗河洪水水位低于平均值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