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基础资料?

时间:2025-02-06 21:05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煤矿地质基础资料?

1.地质调查报告:包括地质勘查情况、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和分布、煤品质、地质灾害等内容。

2.矿区地形地貌图:主要反映地形和地貌特征、矿山开采范围等信息。

3.矿区地质图:主要反映煤层、底板和顶板的地质情况,勘探孔位图、钻孔进尺图、岩层分布图等。

4.地下水文地质图:反映地下水的水位、水流方向、水质等情况。

5.煤炭资源量估算报告:包括煤炭储量、可采储量、煤层厚度、煤质等指标。

6.安全评估报告:包括矿山开采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等综合评估内容。

7.地质勘探资料:包括地质勘查钻孔、采样分析数据、地面测量、地下水勘探等资料。

二、煤矿地质资料不清存在的风险?

煤矿地质资料不清属于重大隐患。煤矿都有自己的矿建区域,其他周边可能有其他煤矿留下的采空区,采空区因常年封闭,里边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也可能有老窑积水,如果地质资料不清,掘进时可能打通采空区,这时就会发生透水或者中毒事件。

三、煤矿地质规程?

地质规程是一套规范和指导煤矿地质工作的技术标准和规定。其主要目的是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环保和高效。煤矿地质规程涵盖了地质勘探、资源评估、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煤矿地质规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地质勘探:煤矿地质规程规定了在勘探阶段需要收集的地质信息,如地质结构、煤层厚度、瓦斯含量等。此外,规程还规定了勘探的方法和技术,如钻探、物探等。

2. 资源评估:煤矿地质规程规定了煤矿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包括煤层厚度、品质、可采储量等参数的计算和评估。资源评估结果将为煤矿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3. 地质环境保护:煤矿地质规程强调了在开采过程中保护地质环境的重要性。规程规定了防止地面塌陷、防止矿井水污染、防止煤矸石污染等措施,以确保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 地质灾害防治:煤矿地质规程针对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矿井水涌、瓦斯爆炸等)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规程要求在开采前对矿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以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5. 监测与管理:煤矿地质规程要求在开采过程中对地质状况进行持续监测,以确保开采活动的安全。规程规定了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如地面沉降监测、瓦斯浓度监测等。同时,规程还强调了对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煤矿地质规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技术规范,对于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环保和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四、煤矿管理制度

煤矿管理制度是指对煤矿企业进行日常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范和制度,旨在确保煤矿生产过程安全高效、环境友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煤矿管理制度的健全与执行直接关系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是煤矿行业必须高度重视和严格遵守的基本要求。

煤矿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1. 安全生产:煤矿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煤矿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执行对于预防事故、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制度的规范性和条理性可以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2. 环境保护:煤矿企业的生产往往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煤矿管理制度可以通过规范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经济效益:煤矿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煤矿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煤矿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1.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等方面的规定。
  2. 环境保护制度:包括环境监测、废物处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规定。
  3. 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产品质量控制、质量追溯、质量监督等方面的规定。
  4. 能源管理制度:包括能源消耗控制、能源利用优化等方面的规定。
  5.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培训发展、福利保障等方面的规定。

通过建立和完善煤矿管理制度,可以使煤矿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做到规范、科学、高效,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进而推动煤矿行业的发展。

煤矿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1. 执行:煤矿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由企业的领导层高度重视,他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注重制度的落实和执行,确保制度能够落地生根。

2. 监督:煤矿管理制度的监督应由相关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共同参与,对煤矿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煤矿管理制度的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煤矿企业的不断壮大,煤矿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

1. 科技创新: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设备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2. 借鉴经验:煤矿企业可以学习借鉴国内外其他煤矿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借鉴其成功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进行适应性改进。

3. 完善培训:加强对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煤矿管理制度的要求。

煤矿管理制度是煤矿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对于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煤矿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煤矿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更好更安全的发展。

五、金矿地质资料?

金矿床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砾岩型、绿岩带型、石英脉型、韧性剪切带型、卡林型、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火山岩型、新生代砂矿等。金矿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地质时期,通过多种来源、地质构造演化和多次成矿作用叠加才可能形成。

六、煤矿地质与测量怎么学好。是煤矿的地质与测量?

地质是井下收集第一手资料、整理成成果资料、上图、分析研究、提供上报地质资料。

测量是由设计给定井下实际位置(给线)、导线测量、计算、成图、提供采掘图。 煤矿离不开地测工作,所以说地测工作是矿山的眼睛。

七、地质资料作用?

地质资料是人类探索地球奥秘、发掘地球宝藏所形成的重要信息资源,是对地质工作的认识积累和客观记载,对于合理利用保护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资料作为支撑社会经济建设、地质调查与找矿、地质科学研究等所需的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社会各界对其需求与日俱增。

八、煤矿掘进管理制度?

答:煤矿掘进管理制度有很多,涉及到掘进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有安全技术审批制度、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掘进巷道中线和腰线管理制度、巷道顶板管理制度、巷道贯通管理制度、掘进地测管理制度、掘进劳动定员管理制度等等制度。

九、煤矿相关资料?

兖州矿区煤炭综合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于1997年获煤炭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兖州矿区自1990年1月至1 996年12月进行了历时6年的科技攻关,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并攻克了长期阻碍综放发展的自然发火、煤尘、瓦斯和回采率、含夹矸等主要技术难题,实现了厚煤层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该项目涉及开采、洗选、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项目的主要创新与突破:

1.在国内外率先研制配套成功年产300万t以上无煤柱综放开采技术;

2.攻克了假顶下硬煤层、无煤柱孤岛工作面和含夹矸煤层综放开采技术难题;

3.研制成功大功率综采支架及排头支架,配套成功国内第一套日产万吨以上大功率综采生产线;

4.首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采煤机负压二次降尘装置,开发应用了极难注水煤层注水降尘技术和五种防灭火新材料、新技术;

5.研制成功低位放顶煤支架,该支架取得中国和澳大利亚发明专利;

6.首次试验成功矿区铁路下综放开采技术、村庄下薄煤层大面积双对拉协调不迂村开采技术;

7.首创选煤厂软杂质及雷管清除技术;

8.应用“异比重流化床”煤泥锅炉新技术,独立完成了煤泥锅炉燃料制备及高位上料系统,配套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最大的煤泥锅炉发电厂。

推广应用情况:

1.兖州矿区1992年对综放技术进行试验,随后在矿区全面推广,目前国内许多矿并推广应用此项技术。

2.大功率开采技术对提高中厚煤层单产极为有利,国内大功率技术应用推进不快,主要原因是造价高、系统不配套。兖州矿区采用引进关键设备和自行研制配套的办法,解决了大功率开采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国内产生了极大影响。

3.洗煤厂软杂质清除装置,首先在兖州矿区鲍店煤矿研制成功,而后在矿区各煤矿推广应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日本不仅要求加大兖州煤的出口量,而且有些商社提出对兖州煤实行免检,维护了中国煤的声誉,提高了中国煤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4.兖州矿区自1991年建成第一座35t/h煤泥锅炉发电厂以来,目前煤泥发电装机容量(包括在建)已发展到222Mw,锅炉已发

十、煤矿班组管理制度?

班组制度可分为: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班组长岗位工作职责、各岗位工作职责、岗位安全管理制度、交接班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巡回检查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工艺管理制度、主控工艺指标、生产报表管理制度、班前及班后会管理制度、班组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