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表结构基本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影响】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③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泾河,渭河第1大支流。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泾源县境,流经平凉、彬县,于陕西高陵县南入渭河,全长455公里,流域面积4.5421万平方公里。河出崆峒峡至彬县河谷较宽,其中平凉—泾川间右岸滩地平坦,为泾河最大的川区。山间河流穿行于峡谷中,坡陡流急,水力较丰。张家山以下,两岸为黄土阶地,属关中盆地。泾河水系呈树枝状,右岸来自六盘山、干山的汭河、黑河等支流含沙量较小;左岸来自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区的洪河、蒲河、马莲河等支流含沙量大。泾河下游是中国水利开发最早的地区。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凿泾水,兴建著名的郑国渠。1930年修建现代泾惠渠。1949年后又加整修扩建,灌溉面积达9万公顷。截至1982年流域内已建成巴家咀等大中型水库5座。20世纪50年代初期设立西峰水土保持试验站,在南小河沟进行流域综合治理,为流域水土保持起着典范作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泾河 所在洲: 亚洲 流经区域: 甘肃、陕西 流域面积: 45421 长度: 55 源头: 宁夏六盘山东麓泾源县境 主要支流: 汭河、黑河、洪河、蒲河、马莲河 水利建设: 1930年修建现代泾惠渠,截至1982年流域内已建成巴家咀等大中型水库5座,装机容量3500千瓦。20世纪50年代初期设立西峰水土保持试验站。 旅游景点: 大佛寺石窟、崆峒山
?
沈阳采油厂位于新民市兴隆堡镇,地质构造属大民屯凹陷,整个凹陷的构造面积为8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3亿吨,可开采储量2.4亿吨,油品性质为高凝点、高含蜡、低硫、低胶质的石蜡基原油,原油凝固点最高为67℃ ,最低为37℃ ,在常温下即成固态,是国内外开发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高凝油油田。
重庆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重庆主城区海拔高度多在168~400米之间。市内最高峰为巫溪县东部边缘的界梁山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最低为巫山县长江水面,海拔73.1米。全市海拔高差2723.7米。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面积占76%,丘陵占22%,河谷平坝仅占2%。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面积3.18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38.61%;海拔500~800米的2.09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25.41%;海拔800~1200米的1.68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20.42%;海拔1200米以上的1.28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5.56%。[25-26]
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坡地较多,有“山城”之称。总的地势是东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
地质构造从三方面看,一是地质人员根据地表裸露的地质剖面和山体断裂初步了解构造,二是打浅井放炸药爆炸的同时通过地震反映到仪器上的曲线,判断地质构造。
三是钻井队打井捞砂样看岩性和地层,在钻井中途电测绘制地质构造图,还可钻井取岩心。直观地看岩石证实地质构造,找到油气层。判别地质体的边界条件!例如岩体与岩体,地层与地层,岩体与地层的接触关系,小尺度如面理,线理和褶皱的关系,进而识别构造期次。
西双版纳横跨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和贡山-腾冲两个褶皱系,以澜沧江断裂为分界线。前者为半坡复背斜和德化复向斜,后者占有临沧-勐海褶皱系东南端。
西双版纳地处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褶皱系的末端,山地丘陵约占95%,山间盆地(坝子)和河流谷底约占5%。全州周围高,中间低,西北高,东南低。以澜沧江为界,分中、西、东3个地貌区域。
西双版纳境内河流属于澜沧江水系。有大小河流2761条,河网总长达12177公里,河网密度0.633平方公里。全区水资源丰富,总量达145亿立方米。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北有哀牢山、无量山为屏障,阻挡了南下的寒流;南面东西两侧靠近印度洋和孟加拉湾,夏季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气流的影响,造成了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
一、地形: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
分类: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除此之外还有山谷、山脊、鞍部、山顶、洼地、陡崖、三角洲、冲积扇等。
二、地势:就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比如总体较高,总体较低;或者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等。以我国为例就是西高东低,大致成三级阶梯;亚洲则是中间高,四周低。
三、地貌:又称地形。但是实际比地形的范围更广泛一些。是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它是内动力物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对地壳作用的产物。
分类:按其形态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地貌单元。
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气候地貌等类型。
按动力作用的性质可分为河流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海成地貌、风成地貌、重力地貌等类型。
四、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包含内容基本等同于地貌。
五、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的变形和变位。是内力作用下形成。
类型: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断层(包括地垒和地堑)等。
1·外力作用:风化(雅丹地貌—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城堡、风蚀蘑菇)、
侵蚀(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V形谷、U形谷、冰斗和角峰)
搬运
堆积(黄土高原深厚黄土层的来源)
固结成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间的转换)
注:流水的搬运和沉积形成泥石流、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山前冲积扇
2·内力作用: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表面,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水平运动:褶皱山系、裂谷、海洋
垂直运动:高低起伏的海陆变化
3·地质构造的分类:
褶皱:①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岩层中间老,两冀新(找油、气)
②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岩层中间新,两冀老(找水)
断层:①地堑:断层中岩层相对下沉部分,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②地垒:断层中岩层相对上升部分,形成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泰山、庐山
从地质构造上来说,青海玉树属于巴颜喀拉块体,这个块体的地震是比较活跃的。 张晓东说,1996年喀喇昆仑山发生过7级地震,1997年西藏玛尼发生过7.5级地震,2001年青海昆仑山口西发生过8.1级地震,2008年3月新疆于田发生过7.3级地震,加上后来汶川地震和这次玉树地震,都是围绕巴颜喀拉块体的边界发生的。
云南省地貌以元江河谷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山地、髙原多,1平方千米以上的坝子1400多个,面积占6%,占到全省的94%。坝子分布广泛,垂直髙度差大,相差达6660多米。北高南低,呈阶梯状下降。最山地髙点位于西北部滇藏交界处的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西部属于反“S”形构造,其北部在青-地区,南部进入中南半岛I中段位于滇西西北,多为山地,称横断山系纵谷区,由髙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髙大陡峭的山脉和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深切峡谷相间组成东部地质构造体系复杂,分别属于通海山字型和文山山字型构造,是组成云南髙原的骨架。其地貌成因以喀斯特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