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兰乌鸡;
2、东兰墨米酒;
3、东兰墨米;
4、武篆油团;
5、墨米火麻养生鸡;
6、东兰香煎猪肝肉;
7、武篆酸粉;
8、东兰米酒;
9、东兰豆腐圆;
10、东兰板栗。
1.刘三姐故里旅游区
2.丹炉山
3.百鸟岩
4.壮乡将军纪念园
5.密洛陀文化公园
6.成龙湖公园
7.东兰红色旅游区
8.巴马长寿村
9.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10.凤山世界地质公园
四大地院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
。1、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
2、中国矿业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世界著名的矿业学府。
3、成都理工大学是由国家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共建高校,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地学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4、长安大学,简称长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
1.《后天》讲述的是因为温室效应引起冰山融化,龙卷风、海啸、地震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世纪的故事。
2.《海啸奇迹》(2012)这是一部非常催泪的灾难片,讲述了一家人去海边度假,爆发了海啸,度假村被洪水淹没,一家人被冲散后,相互寻找对方的故事。
3.《2012》(2009)《2012》的电影特效做得非常好,各大灾难场面让人震撼,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灾难电影。
4.《泰坦尼克号》(1997)《泰坦尼克号》想必不用我过多介绍了,谁心里还没有个Rose呢。
5.《天劫余生》(1993)《天劫余生》讲述了空难幸存者在没有信号,没有食物的雪山挣扎求生的过程。
6.《世界末日》(1998)一颗巨大的陨石将在18日后撞上地球,人类该如何阻止呢?
7.《海云台》(2009)这是一部韩国灾难片,旅游胜地海云台突然发生巨大的海啸。
8.《完美风暴》(2000)《完美风暴》讲述了五位船员在茫茫大海中和狂风巨浪搏斗的故事。
9.《龙卷风》(1996)龙卷风的特效做得很好,狂风肆虐,掀翻地皮,虽然当年的特效没有现在这么先进,但是现在去看,依旧能给人带来窒息感,让人震撼。
10.《极限逃生》(2019)电影节奏很紧凑,紧张的气氛营造得很好。男主和女主攀岩、跑酷,拼命逃生的时候,非常刺激,让人不由地为他们捏把汗。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长安大学
4、成都理工大学
5、吉林大学
6、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7、山东科技大学
8、西安科技大学
9、西南交通大学
地质时期三次大冰期,温暖期长的原因如下:
一、震旦纪大冰期
在距今6—7亿年间,也就是地质史上的元古代的末期,地球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寒冷气候。在加拿大、美国和我国江南地区的古地层中都有那个时期的冰碛层遗迹,这就是地球史上的第一次大冰期,称之为“震旦纪大冰期”。
冰川影响所及,几乎是寸草不生,自然界呈现一派空寂冷漠的景象。但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却发现了大量只有在气候温暖干燥的环境下才能形成的石膏层。这表明,在世界规模的震旦纪大冰川时期,也存在小范围的温暖地区,在持久的寒冷时期也有相对短暂的温暖时期。
在这次大冰期之后,一个新的地质时期——古生代开始了。古生代前期是海生藻类时代,中期是陆生孢子植物(如蕨类)时代,后期则出现了地球史上最早的原始森林。
在距今大约5亿多年前,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时3亿年以上的范围广阔的大间冰期,即寒武纪——石炭纪间冰期。间冰期就是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在这个大间冰期内,地球气候显著变暖,冰川向极地和高山退缩,而石炭纪则是这次大间冰期的极盛阶段。
二、石炭——二迭纪大冰期
在距今二亿至三亿年,地球又发生了第二次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始于石炭纪末期,止于二迭纪中期,大约延续了一亿年。根据动植物化石和冰碛层的分析发现,这次大冰期主要影响南半球,被称为“南半球的冰期”。
在这次大冰期的后期——二迭纪,我国南部地区非但不冷,反而相当炎热潮湿。比如已发现的大量二迭纪珊瑚礁就是明证。此外,在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欧洲南部等地区,同样是炎热而潮湿的气候,在这些地区还发现了二迭纪煤层。
石炭——二迭纪大冰期过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最后形成了地球前半生中最为炎热的地质时代——中生代。这个时代从距今二亿三千万到七千万年为止,经历了大约一亿六千万年的历史。
在这个时代,即使在地球南、北极地区的气候也是相当温暖湿润,呈现着森林密布的亚热带景象,地质学家称之为中生代“三迭纪——第三纪大间冰期”。在这次大间冰期的早期,大陆性气候显著,干燥带迅速扩大。北美、欧洲和我国的红土沉积范围广阔,说明当时气候炎热、氧化剧烈。
三、第四纪大冰期
从距今七千多万年前开始,地球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生代。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地质历史阶段。
新生代中期是地球气候由温暖走向寒冷的过渡阶段,温带地区开始草原化和荒漠化。在新生代第三纪后期,气温急剧下降,到距今三百万年的第四纪,终于出现了一直持续至今的大冰川期——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地球史上已知的第三次大冰期。
在两个亚冰川期之间的亚间冰期,气候变得温暖而干燥,北极气温比现代高出10℃以上,低纬度地区气温也比现代气温高5—6℃.热带和温带气候带向北扩展,动植物群也随之向高纬度迁移。极地附近的冰盖逐渐融化并消失,引起了海平面上升。
第四纪的地球气候有着极为显著的冷暖变化和干湿变化。一些科学家认为,现在距第四纪大冰期开始的时间长度,还没有达到地球气候史上大冰期的时间长度。
前两次大冰期都有几千万年的时间长度,而第四纪大冰期只有200多万年的时间长度。因此,现在仍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一个阶段。与整个地球气候史比较,现代气候仍然处于比较寒冷的时期。
是张倬元教授、孔德坊教授、王士天教授、王兰生教授;工程地质界“四大金刚”(张倬元教授、孔德坊教授、王士天教授、王兰生教授)在该专业任教,后有以黄润秋教授为代表的一批资深教授组成的优质教学团队,现有主要以教授,博士为主的强大的师资队伍,地质工程专业可谓是成理的“宠儿”。
1、八大自然灾害分别是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海啸、台风、龙卷风、雷击和暴雪。
2、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QS于近日发布了世界大学地质学排名,牛津大学此次位列今年世界大学地质学排名第1, 在今年世界大学地质学排名与去年排名持平,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位列第2, 剑桥大学位居第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位居第4, 榜单第5为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地质学的三大工具如下。
过去地质学的研究工具老三件是罗盘、铁锤、放大镜。
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
作为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地质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并列为自然科学五大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