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大名?
2、你的小名?
3、哪个家伙点你名?
4、你想对那家伙做出啥举动?
5、你何月何日降临的?
6、你上一次吹灭了几根蜡烛?
7、你觉得你会多久入土?
8、你会在逝去前对周围的人说什么?
9、你认为你会上去还是下去?
10、你的世界观?
11、如果有来世,你会?
12、你认为你上辈子是啥?
13、你这辈子想做些啥?
14、你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
15、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叱咤这个社会?
16、你过的节日是11.11还是2.14?
17、你希望你的对象是什么样的?
18、你会来往多久看清对方真面目?
19、你是否有自制力?
20、你传统吗?
21、你能否为计划生育做出一份贡献?
22、当外星人绑架了你,你会做啥?
23、当老师来一次突击家访,你会?
24、地球毁灭前1秒,你在哪?
25、地球毁灭后1秒,你在哪?
26、你喜欢以什么姿势睡觉?
27、你睡觉前会做些什么?
28、当芙蓉或如花站在你面前,你会?
29、半夜敲门的会是啥?
30、你会对敲们的说啥做啥?
31、你第一次出的是啥糗?
32、你在什么人的面前出糗?
33、你信奉什么?
34、你最值得怀念的事?
35、你最珍惜的事物?
36、你最伤心的时候?
37、你希望收到的小礼物?
38、你喜欢的颜色?
39、你喜欢喝的饮料?
40、你最不敢相信的事?
41、你最期待的事?
42、你最向往的地方?
43、你内心最恐惧的事物?
44、你时常会有什么感慨?
45、为什么会发出感慨?
46、你时常会有什么冲动?
47、为什么你会冲动?
48、你觉得生命?
49、你认为什么样是充实的?
50、你会像什么植物一样过完这一生?(以物喻人)
51、你是否有心血来潮写过诗词?请贴上(要诚实)
52、你能做到不虚度光阴吗?
53、你是公的还是母的?雄的还是雌的?
(此为原创,翻版必究)
看我这么辛苦,酌情加分吧
1、把手放进大米,大米能很快吸走你手上的热量,让你感觉凉飕飕的。大米还会给你手压迫感,就像给手按摩一样。
2、大米里面有虫,千万不要倒掉。把大米放进冰箱冷冻,等虫都冻死了,再把虫捡出来就好了。
3、南方一般是籼米,细长型,黏性小,所以南方大米煮出来颗粒分明;而北方一般是粳米,椭圆形,黏性大,煮出来的米饭口感软糯。
4、著名的东北大米为啥这么好吃呢?因为东北的黑土地富含各种矿物质,俗称“一两土,二两油”,给水稻充足的营养,而且东北因为纬度高,水稻一年只收一次,生长时间长,能积累更多营养,吃起来更香哦~
一个人出去旅游,最有趣。可以接触当地人。跟他们在老茶馆里聊天。在一条小街上古老的。商铺里闲逛。看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可以在自己觉得美的地方。坐下来慢慢。发呆。
总之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面。漫无目的的闲逛。非常的爽。经常会有神奇的发现。忽然之间就觉得。
世界真美好。世界真奇妙。
大米趣事之汉中大米凉皮。
相传三国战乱,曹操在汉中发兵战蜀国,因军粮大米被雨水浸泡,弃之可惜,食之不能,便在农户家中讨教办法。汉中农妇将浸泡过的大米收装一只大盆中,笫二天大米泡涨,米质未变便在石磨中磨成浆,上锅中蒸熟试吃还真好吃。军卒报曹操并亲口试尝,连连夸赞!农妇如释重负并讨赐食品名称,曹操脱口而出,大米做成面皮,就叫面皮!(汉中志有记载)
随后,汉中人为节省粮食,只将碎米泡涨做面皮。后来又发现面皮可热可凉,可炒可烩,可入各种口味,便成了汉中人一生的钟爱。
大米成就了面皮,曹操成就了汉中面皮,汉中人将面皮吃到极致❗
地质环境问题可以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环境污染两大类。自然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人为地质环境污染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发、城市化建设、工业生产等活动导致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1. 如果你可以成为任何一个动物,你会选择成为什么?为什么?
2. 如果你有一天可以变成超级英雄,你希望拥有什么超能力?为什么?
3. 如果你可以穿越时空,你会选择去哪个时代?为什么?
4. 如果你可以和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你会选择谁?你想问他们什么问题?
5. 如果你可以拥有任何一种超能力,你希望能做什么?为什么?
6. 如果你可以改变世界上的一件事情,你会选择改变什么?为什么?
7. 如果你可以和任何一个名人共进晚餐,你会选择谁?你想和他们聊什么?
8. 如果你可以在一个电影或电视剧中扮演任何一个角色,你会选择扮演谁?为什么?
9. 如果你可以拥有任何一种超能力,你希望能解决什么社会问题?为什么?
10. 如果你可以和任何一个虚构的角色成为朋友,你会选择谁?你想和他们做什么?
什么时候的人才是想象力最丰富最有趣的,其实很多的科学家和研究者已经针对这个问题给出过答案,那就是儿童儿童的脑袋里面有各种各样新奇的想法,各种各样有趣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去直接告诉孩子,你有什么有趣的想法可以和我交流吗?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想象一下:你在东非的一个公司工作,该公司向当地农民出售踏板泵(用于农田灌溉)。经过多年的运营,你发现在某些地区踏板泵非常畅销,而在其他地区,它们根本卖不动,你的任务是在那些销售不佳的地区把水泵卖出去。
你该怎么做?
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框架,这个概念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在过去的 5 到 10 年里,设计咨询公司 IDEO 一直把设计思维过程作为纯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替代方案。
IDEO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Tim Brown)这样定义设计思维:“设计思维的使命是将观察转化为洞察,将洞察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从而改善生活。”
以改善生活为目标,是设计思维过程的一个重要终点。事实上,这就是设计思维的全部内容:找到新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切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先。
设计思维拯救了在东非销售踏板泵的公司,他们发现了产品不能在某些地区销售的原因,并找到了解决方案,接下来本文将会讲到。
那么,究竟什么是设计思维?你如何应用它来解决问题?
一、传统问题解决方式 Vs. 设计思维解决方式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创新方法,它从设计师的工作方式中提取灵感,将人们的需求、技术的可行性和商业成功的需求整合在一起。”——蒂姆·布朗(Tim Brown)
“传统”的问题解决往往采取一种有条不紊的、近乎科学的形式,明确问题所在,定义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工具,然后坚持按计划进行,并希望得到预期的结果。
它很简单,但并不总是灵活、创新或有效。如果确定的问题不是问题的真正根源,该怎么办?如果这些步骤不能导致正确的解决方案怎么办?
设计思维不是从一个问题开始,而是从观察开始。它是通过理解文化和问题背景(人们需要什么)而形成,并非只是简单的理解问题。
在东非销售踏板泵的公司,分析了问题本身——销量低——之后,解决方案并没有浮出水面。
在纽约的一幢高楼里,身着西装的人们,对数据图表和经济预测展开了长达 8 个小时的集体讨论,才找到了答案。这个解决方案源于对那些不买水泵的人,以及他们所处文化的深入观察。
二、设计思维的五个原则
本节基于斯坦福大学的“设计思维导论:过程指南”。
大卫·凯利(David Kelley)是 IDEO 公司和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Stanford University’s Institute of Design,又名“d.school”)的创办人,他将设计思维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共情(Empathize):理解你的用户
每个问题都有一个独特的环境,一个由人定义的背景。
在设计思维中,共情涉及到理解那些让你的受众产生共鸣的信念、价值观和需求,它包括观察——观看、倾听和理解你的听众——以及参与——与你的听众、用户或客户互动。
在东非水泵公司的共情分析阶段,我们发现,在那些水泵销量较高的地区,其文化规范与那些泵销量较低地区的标准是不同的。
2. 定义(Define):建立一个观点
接下来要处理你从用户那里学到的东西。将其编译成洞察(insight)、连接(connection)和模式(pattern);定义你面临的挑战;朝着解决方案前进。
你收集到的全部信息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些信息如何描述你的用户和他们的需求?
在设计思维中,这个过程被称为“建立观点(POV, a point of view)”:总结你对用户的了解,阐明他们的需求,你的最终解决方案将由 POV 产生。
在东非的公司,洞察分析显示,在踏板泵销量较低的地区有一种文化规范:女性在公共场合摇摆臀部是不当行为,而这恰好是操作踏板泵的关键动作。
身为母亲,深感带孩子、教育孩子的不易。同时有些时候孩子发问的天真想法也让人贻笑大方。比如孩子会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是不是垃圾桶捡来的?
妈妈,那个警察叔叔为什么要抓蒙头的人呢?
再比如说,妈妈,我要去学游泳,为什么会浮起来呢
摘要:本文根据公路隧道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公路隧道建设中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问题:重视隧道前期地质工作;注意软弱地层隧道设计结构型式;改进施工方法与工艺;应采用先进的隧道质量检测技术与方法等。
希望在今后的公路隧道建设中对这些问题引起重视。引言 近十多年来,随着四川省高速公路和地方高等级公路的建设,隧道工程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二郎山隧道、华蓥山隧道是在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建成的两座长大隧道,鹧鸪山隧道是目前在建的一座高海拔高地应力长大公路隧道,这些公路隧道的建设为四川公路隧道建设积累了经验。目前,在建的西(昌)攀(枝花)高速公路,在路线长度163Km范围内有隧道20座,其中长度2000m以上的3座,1000m以上的有9座;都(江堰)汶(川)高等级公路,在路线长度82.5Km的路线上有隧道12座,总长度14817m,其中长、特长隧道5座。在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曾经出现一些问题,如高速公路的一些短隧道以及地方公路隧道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病害或质量问题,以及特长隧道引道工程出现一些地质病害等。本文根据四川省公路隧道建设的实践并结合国内其它公路隧道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公路隧道建设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希望在今后公路隧道建设中引起重视。1、隧道勘察设计阶段重视的问题 1.1 隧道前期地质勘察的深度问题 隧道工程几乎处处依附于所处的地质环境和围岩工程地质特性,前期工程地质勘察对地质条件的认识的深度,对隧道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前期勘察阶段对地质认识不足或地质勘察深度不足往往造成大量工程变更,有的会导致隧道地质灾害的发生。例如,位于达州市境内的铁山公路隧道(全长2099m),在前期地质勘察中,对煤矿采空区的分布状况认识有误,认为采空区位于隧道顶上方40m以上,据此,隧道设计及施工过程未采取相应的措施,隧道完工后出现衬砌开裂。经过进一步的工程地质勘探,发现隧道底部的多层煤已基本采空或部分采空,采空区的岩体变形导致隧道衬砌开裂。该隧道在刚试通车不久,不得不进行封闭,继后采取注浆和压浆充填采空区架空结构,增强围岩强度,再辅以隧道衬砌补强等措施进行了处置。广(安)邻(水)高速公路冯家垭口隧道是对隧道轴线未进行勘察而出现隧道地质病害隐患的例子。该隧道为全长191m的短隧道,原设计为间距40m的分离式隧道,后进行路线优化设计,将其改为双连拱隧道,并将隧道轴线选在一垭口部位。隧道轴线改变后未对隧道的新轴线进行进一步地质勘察,仅利用旁侧钻孔资料对比推测地质状况。该隧道在施工过程出现严重的坍方直到地面,后经过详细的补充地质勘察,发现隧道通过部位为裂隙极发育的岩溶坍陷带,并且在隧道中墙下部还存在溶洞。对此,不得不采取底部注浆加固,以及隧道顶部、地面注浆的方式进行处治。1.2 隧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认识 隧道工程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高地应力岩爆、围岩大变形、岩溶涌突水、有害气体等。我省公路隧道建设中均不同程度遇到上述问题,对于重大地质问题处理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值得总结教训。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的前期地质勘察阶段,对隧道轴线进行了地质调查、测绘、深孔钻探、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等地质工作,查清了该隧道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为隧道特殊地段防止地质灾害设计提供了依据;国道317线鹧鸪山隧道在勘察阶段对隧道软岩段的大变形问题采取了积极预防措施,使隧道施工得以较为正常的进行。值得总结教训也是深刻的,例如二郎山隧道引道的地质工作重视不够,引道沿线几乎未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有些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未能及早发现,导致引道工程质病害不断。隧道东、西洞口沟谷爆发泥石流,西引道出现了诸如榛子林、别托等多处大滑坡,工程后期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力量和费用进行整治。华蓥山隧道建设中对岩溶涌突水问题认识不足,特别是对岩溶涌突水的水量、危害程度、以及对隧道的长期影响不足,以致在施工过程也未对岩溶水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导致对突然发生的大量涌突水应对不及,岩溶水对隧道防排水体系的影响也造成隧道营运期间的出现的日益增加的渗漏水问题。1.2 关注桥隧衔接处的不良地质问题 桥、隧衔接处往往是桥梁地质勘察、隧道地质勘察的薄弱段,都(江堰)汶(川)路庙子坪大桥与董家山隧道的结合部位新发现的较大型滑坡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大桥先行选址、施工,导致隧道的出口不得不在滑坡部位通过,隧道开工几个月仍然进行滑坡处治,使得增加工程建设投资和工期的延误。因此,在隧道、桥梁的结合部位必须桥隧联合进行选址论证。1.3 关注隧道建设的环境效应问题 隧道建设产生的一系列工程环境效应和问题在我国铁路、公路隧道建设史上屡见不鲜。例如,我国已建成运营的大瑶山双线铁路隧道曾因隧道涌水(Qmax=50000m3/d)在地表斑古坳地区诱导出200多个塌洞和陷坑,泉水断流,农作物枯萎和减产,造成了严重的工程环境问题;我省广(安)临(水)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工程穿越岩溶水发育的石灰岩地层,一方面由于建设过程中大量涌(排)地下水引起地表水源枯竭等严重的环境效应,另一方面由于隧址区岩溶地下水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含水介质的非均质各向异性导致部分隧道防排水系统的失效,产生了严重的隧道渗漏水问题,以致开始危及隧道中的行车安全,在隧道竣工运营后几年就不得不采取大规模渗漏水整治措施进行补救。研究隧道工程的环境效应和相应的控制对策,已引起当前国内外隧道工程界的高度关注。然而,迄今为止,隧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运营后出现的工程环境负效应等问题仍很严重,主要表现在:(1)地下水资源大量流失,天然供水水源枯竭;劣质地层水入侵,水污染加剧;水文循环平衡破坏,岩土失稳,诱发诸如地面沉陷、岩溶塌陷、土壤流失等工程环境问题;(2)局部水压力增大,衬砌破坏,渗漏水加剧,危及行车安全等。在岩溶发育地区修建的公路隧道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例如重庆南山隧道地下水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与当地的法律纠纷;成渝高速公路缙云山隧道、广(安)临(水)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等地下水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和隧道严重的渗漏水问题。1.4 施工过程的动态设计 强调重视隧道的前期地质工作,是要在选线阶段查清对工程产生影响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以便选择一个最佳的隧道路线位置,防止出现大的地质病害。但隧道工程的地质状况,不可能在前期工作中全部查清,因此隧道设计称为预设计。在施工过程要根据开挖的地质情况和量测数据,不断地修改设计,选用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法合理的支护形式,这也称为信息化施工。但有的设计人员为了维护原设计的“正确性”,不愿面对变化了的地质情况修改设计,这其中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设计人员传统的观念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思想使得这一理念的实施变得困难,,设计方不愿修改设计,认为设计一贯正确,施工方担心围岩失稳要求变更;二是技术管理部门还没有认识到隧道设计施工是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管理者的一些管理办法不适应这一理念的实现;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质情况与原设计明显不符时,在业主的及时协调下,设计单位施工过程的及时的服务与及时动态设计,业主及时组织的专家咨询论证、监理对现场的认定,从而实现施工过程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2、隧道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 施工方法与工艺 一些公路的中、短隧道建设,一些施工单位投入的技术和设备不足,出现开挖效果差、二次衬砌砼采用人工浇注、衬砌背后回填未按规范要求施作,二次衬砌拱部厚度不足和衬砌背后大量空洞,有的衬砌砼强度不足等问题,留下了质量隐患。因此,隧道建设不论隧道长短,均应选择有实力的承包人保证施工技术力量和设备的投入,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2.2 施工监控量测 隧道施工没有量测信息反馈,常导致围岩松驰,塑性区扩展,给衬砌带来病害。洞室在掘进过程中,由于受到开挖面的约束,使开挖面附近的围岩不能立即释放其全部变形位移。如果这种位移全部释放再支护,围岩就会产一定的塑性变形。所以隧道施工中,围岩的监控量测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2.3 作好初期支护 采用喷锚支护是把围岩和支护作为一个体系,围岩是承载的主体,支护是加固和稳定围岩的手段。由于锚喷支护具有及时、粘贴、柔性、密封的特点,这也是构成锚喷支护的作用原理的基本要素,使围岩内二向应力状态变为三向应力状态。因此,必须重视初期支护,锚杆的方位、喷射混凝土厚度应得到保证。2.4 隧道各结构层之间应密贴 发挥围岩和支护系统的共同作用,只有与围岩同支护系统紧密贴合时才有可能。因此,控制光面爆破的效果,喷射砼后使其表面平整。防水板必须有一定的延展性,二次衬砌背后必须回填密实,从而使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充分密贴,不留贮水空间,防止地下水的积聚并导致衬砌的渗水。3、采用检测技术进行过程控制 由于隧道工程是在复杂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相对恶劣的条件下进行,隧道衬砌厚度不足、衬砌与围岩不密实,出现空洞、衬砌渗水等问题是隧道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地质雷达是一种通过电磁波探测特体介质特性的一种物探检测方法,不同物质有着不同的电磁反射特性。地质雷达在探测衬砌厚度、衬砌层背后存在空洞或回填不密实以及衬砌存在裂缝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进行地质雷达探测、衬砌强度检测,对衬砌厚度不足、拱部衬砌背后存在空洞或不密实或强度不足的隧道段进行及时监控和及时处治,这对控制工程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结语 面对四川省公路隧道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的形势,隧道工程质量控制是隧道建设的核心。目前,四川省在建的公路隧道共10座,总长度6084m。正在施工的西(昌)攀(枝花)高速公路,在路线长度163Km范围内有隧道20座,其中长度2000m以上的3座,1000m以上的有9座。正在施工的都(江堰)汶(川)高等级公路,在路线长度82.5Km的路线上有隧道12座,总长度14817m,其中长、特长隧道5座。因此,加强隧道工程质量控制、防止隧道病害将是隧道建设中的十分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