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化型钛铁砂矿用途?

时间:2025-04-03 01:01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风化型钛铁砂矿用途?

用于提取钛、制造钛合金。

风化型钛铁砂矿,其主产品为钛精矿,是生产高钛渣、钛白粉等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钛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被美誉为“太空金属”。钛具备这么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储量丰富为钛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资源基础。所以钛必然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能源、化工、冶金、建筑和交通等领域前景广阔

二、风化型钛铁砂矿的用途?

风化型钛铁砂矿,其主产品为钛精矿,是生产高钛渣、钛白粉等产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其有利成矿条件为:含钛铁矿、钛磁铁矿的基性岩体、亚热带的气候以及相对平缓的地貌条件。

其中钛的用途十分广泛,钛及其氧化物、合金产品是重要的涂料、新型结构材料、防腐材料,被誉为“继铁、铝之后处于发展中的第三大金属”和“战略金属”。

三、风化型钛铁砂矿有什么优点?

优点

(1)钛铁矿多,金红石矿少。相比于Ti02含量53%的钛铁矿,金红石就是较纯的Ti02,Ti02的含量在95%以上,可利用性更高。中国钛铁矿型资源占到国内总量的97.34%,金红石型钛矿资源则严重不足,仅占2.66%。

(2)原生矿多,砂矿少。砂矿由于是松散堆积、埋藏浅、不需破碎加工而具有更大的经济意义。在中国已探明的钛资源中,金红石砂矿仅占金红石资源的14%,钛铁矿砂矿在钛铁矿资源中的占比更是少到3%。

缺点

贫矿多,富矿少。与国外相比,中国钛矿资源的品位普遍偏低。乌尔宾钛矿床,Ti02的品位达35%,其含钛低的钒钛磁铁矿的平均品位也达10%;钛磁铁矿的品位为9.5%~30%,

四、花岗岩风化特征?

岩石表面风化较严重,呈土黄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长石、石英、高岭土。

海南花岗岩的风化特征主要包括卤水风化和氧化风化。

五、风化石特征?

风化石又名龟纹石,由各种碎石聚合而成,色彩相杂,沟纹纵横。

主要由石炭岩组成,其中的钙会慢慢涂人水中,使水质变硬。因此不宜在水族箱中使用。但可用于非洲水草造景中。

产于四川重庆歌乐山、涂山。

扩展资料:

形态特征:

有些龟纹石形态奇特,状似风云人物、飞禽走兽、山峦缩景等,皆呈象生动,天然成趣。龟纹石可配上底座欣赏其自然形态,也可制成不同风格的山水、树石盆景,颇为赏心悦目。

龟纹石在莒县洛河镇洛山、鸡山东坡等地亦有分布,产出于奥陶系厚层白云岩中,表面有深浅不一的龟裂纹理,体态多浑圆状。

例如:重庆龟纹石

重庆龟纹石又名风化石,产于重庆市的歌乐山、涂山。此石主要成份为石炭岩,由各种碎石聚合而成,色彩相杂,沟纹纵横,因纹理呈龟背状而得名。

石质坚硬,颜色灰白、深灰或褐黄,石面纹理饱满,龟裂清晰。重庆地区龟纹石蕴藏量丰富,体量较大,主要用于景观石欣赏。龟纹石也是营造岩壑意境的佳石,用该石制作盆景,能展现出峭峻拔雄、悬崖陡壁和粗犷雄姿的磅礴之势。

六、强风化花岗岩地质描述?

强风化花岗岩首先经过崩解阶段(即物理风化),使矿物颗粒的比表面积逐步增大,加强了与水、氧、二氧化碳和生物的接触,经受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氧化作用及生物风化等作用,由于不同深度风化条件的差异,使花岗岩不同深度的风化方式与程度有所不同,形成具有不同组分与结构特性的风化层,构成具有垂直分带性(即多层结构)的风化剖面,但这种风化剖面是在原地风化渐渐形成的,是一个有次序、连续的地质建筑,在风化剖面上一般没有阶坎式的突变和跳动式的风化,每层均具各自特性,层间是渐渐过渡的,故层间界面一般很难精确确定。

七、强风化粉砂岩地质描述?

全风化粉砂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

强风化粉砂岩: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

中风化粉砂岩: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有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干钻不易钻进。

粉砂碎屑的粒径大小在0.0625~0.0039mm。比粉砂更细者称为泥。主要由粉砂碎屑组成的沉积岩是粉砂岩。粉砂岩的碎屑组分一般比较简单,以石英为主,长石和岩屑少见,有时含较多的白云母。填隙物有钙质、铁质及粘土质等。

粉砂岩中常具有薄的水平层理,沉积物含水时易受液化产生变形层理及其它滑动构造。粉砂岩按粒度分为:粗粉砂岩(0.0625~0.0312mm)和细粉砂岩(0.0312~0.0039mm);按混入物成分分为:泥质粉砂岩、铁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等 。

八、贵州地质特征?

中国喀斯特最多的地方,到处都是山,没有平原

九、临安地质特征?

峰海拔1787米,与东部石泉村最低处海拔仅只9米,高低相差达1778米,在省内实属罕见。这是由于天目与昱岭山脉的蜿蜒于西北,西南山区平均海拔千米以上;而临安镇以东,毗接“长江三角洲”平原故大部分的河谷平原仅海拔50米以下。

二、西北南三面环山,向东呈马蹄形开口。这是由于西北的天目山脉,南面的昱岭山脉蜿蜒、怀抱而致;而东面无高山阻当,形成低丘平原,形如畚箕;故而自东南来的暖湿气流,遇山抬升,形成温暖湿润多雨,利于作物生长。

三、地形破碎,类型多样。市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区面积约有25万亩;500—1000米的低山区面积约109万亩;100至500米的丘陵区面积约270万亩;100米以下的平原约50万亩。从而出现了中山,中低山、山原、低山、高丘、低丘、岗地、垄地、盆地、河谷阶地、河漫滩、山前冲击扇,山前坡积洪积地等地貌形态。

四、独突的齐平山顶和河谷阶地。齐平山顶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崇山峻岭的百丈峰至天目山一带;分别出现了1200米左右;800—900米;600米左右;200—300米的四级齐平山顶。诸如龙塘山、千顷塘、千亩田(南)等高山顶巅,均有宽平微凹顶面的“高山草甸”,它们都为高山地表受长期侵蚀,逐渐削平而成淮平面状。后又经地壳拾升幅度差异和山岩坚硬程度不同、而形成多级梯次。这种地壳运动,也表现在河谷两旁和山前地带。因而形成河谷多级阶地和山地峡谷洪积扇①的发育,如南苕溪两岩分别有7—8米,15—20米两级阶地。以及百丈峰北麓有3—4级洪积叠滩等现象。

五、流水作用的影响。因我市自西向东落差大,加上雨量充沛,流水自然湍急。因此对地形塑造影响较大。水系大多呈树枝状或方格状,溪流沿断裂线和坡向切割,所以形成许多峡谷,陡坡。如浙西大峡谷,太湖源等风景区。与此同时由于水的作用形成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如风景区千顷塘、千亩塘(田)。昌化,於潜和临安等三大河谷平原,均处于昌化—杭州东西向断裂带与东北—西南断裂带交错地区。由于受流水的冲刷和堆积往往使溪流两岸谷地,盆地形成畈田耕作区,诸如龙岗娘娘畈、於潜凌口、南门畈、临安横潭畈等,串珠河流谷地(即层层梯田)全市到处可见;呈东西向和东北——西南向延伸

十、侏罗纪地质特征?

三叠纪后期的印支运动使我国大部分地区海水退去,基本上处于大陆环境。中国东部则结束了“南海北陆”状态,华南和华北连成一片,古生代以来南北部的显著差异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东西部的差异却突出起来。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