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分布特点?

时间:2025-04-05 19:56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中国耕地分布特点?

从气候和地形两个方面分析我国耕地分布的特点是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平原和盆地。因为这些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热量充足,地形多平原、盆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因南北方干湿程度不同,形成了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的耕地类型。

二、云贵耕地特点?

耕地比重小,旱地比重大 原因: 地处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地表水下渗严重,地表干旱,地面坡度大,不利于水田灌溉。

云贵高原最大的特色之一,是显著的喀斯特地形。它是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被水溶解和侵蚀而逐渐形成的。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厚度大,分布广,经地表和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落水洞、漏斗、溶湿洼地、伏流、岩洞、峡谷、天生桥、溶洞、暗河、石芽、石笋、峰林、盆地等稀奇古怪的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

三、俄罗斯耕地特点?

俄罗斯拥有17亿公顷的国土上,适于发展大农业的土地有5亿多公顷,约占国土的1/3.

但目前已利用的农业用地仅为2.28亿公顷,其中耕地占60%,割草地占15%,牧场占25%.说明农业用地潜力很大.气候与土壤条件适合于发展综合性大农业,不同农业自然带为发展不同农业部门提供了有利条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众多的人口劳动力资源也都是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但是水热资源分布不平衡且两者矛盾突出,北部低温过湿,南部温度较高少水以及周期性干旱,为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管理体制的弊端和经营管理不善也是造成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四、我国耕地资源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少。

 

     (1)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

面积的7.1%,排在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占有量的1/3,人均耕地面积(1.4亩)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占有量的40%。

 

    (2)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水平低。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类型多,土地分布是山地多,平地少,海拔小于500米的土地面积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7.1%。特别是水资源充沛、热量充足的优质耕地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90%以上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南部地区。在全部的耕地中,高产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20%,中产田占40%,低产占32%。

 

    (3)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潜力约为2亿亩,真正可以开发为耕地的只有1亿亩左右。

五、中国可用耕地?

回答目前我国有效耕地总面积为18.51亿亩。耕地包括水田、旱地等,秦岭—淮河线以南以水田为主,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秦岭—淮河线以北以旱地为主,约占全国旱耕地总量的85%。耕地主要分布在广大的丘陵地区以及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地区。

一、中国现有耕地多少亩

1、2020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印发实施,调整后,到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6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15.46亿亩,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4071.93万公顷(61079万亩)之内。耕地包括水田、旱地等,秦岭—淮河线以南以水田为主,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秦岭—淮河线以北以旱地为主,约占全国旱耕地总量的85%。耕地主要分布在广大的丘陵地区以及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地区。

2、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分为常用耕地和临时耕地,常用耕地是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能够正常收获的土地,是中国基本的、宝贵土地资源,受到中国《土地法》严格保护,未经批准,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得占用;临时耕地是常用耕地以外临时开垦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收获的土地。

二、耕地的条件

1、水浇地,是旱地中有一定水源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由于雨水充足所以在当年暂时没有进行灌溉的水浇地,也应当包括在内。

2、水田是指筑有田埂(坎),能够蓄水,用来种植莲藕、水稻、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因天旱暂时没有蓄水,而改种旱地作物的,或实行旱地和水稻作物轮种的(如水稻和油菜、小麦、蚕豆等轮种),仍计为水田。

3、旱地是指除水田以外的耕地,包括水浇地和无水浇条件的旱地。

4、无水浇条件的旱地,是指没有固定灌溉设施和水源的,不能进行正常灌溉的旱地。

六、非洲耕地有中国耕地肥沃吗?

个人认为没有适合的气候还有适应气候的植物造成。非洲的土地不能直观的说肥沃或者是贫瘠,不同地区造成。 比方说高地风吹雨打的,养分冲没了。河口三角洲就是沉积了大量肥沃的土壤。说非洲土地贫瘠,那尼罗河的子民呢,繁盛的埃及文化也是肥沃的尼罗河定期泛滥的河水导致的肥沃土壤养育出来的。

七、农业生产耕地质量

农业生产耕地质量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良好的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是指土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土壤肥力以及水分保持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它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保护和提高农业生产耕地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生产耕地质量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农作物产量

良好的耕地质量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适宜的水分,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土壤肥沃度高的耕地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供应,促进农作物的根系发育和生长,从而增加产量。同时,耕地质量好的土壤还可以保持水分、提供良好的排水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2. 提高农产品质量

良好的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品质。充足的养分供应能够使农作物的营养成分更为丰富,提高农产品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而土壤肥沃度高的耕地种植出的农作物往往味道更好、口感更佳,能够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3. 保障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满足国内市场对粮食的需求,降低对进口粮食的依赖。耕地质量差、土壤肥沃度低的地区往往难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容易导致粮食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

4.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良好的耕地质量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高产的耕地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农业生产耕地质量的保障,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5. 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好农业生产耕地质量,还能够起到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良好的耕地质量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化肥农药残留等问题,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耕地质量对于农业发展、粮食安全、农民收入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高,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需要政府、农民和农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推动耕地质量的持续改善,以满足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我国耕地机的特点?

我国耕地机在设计时按照本国的耕地需求设计的农民用起来很方便

九、世界耕地分布特点?

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 故答案为: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东部草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

十、中国的平原耕地占总耕地多少?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季风区,即年降雨量400㎜等高线以东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集中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三角洲等平原、山地盆地和广大丘陵地区,占全国较低地区的90%以上,而西部耕地面积小且分散。

我国的耕地类型包括水田、旱地和灌溉地。其中,水田主要分布在秦淮河以南,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即年降水量800㎜等高线以南的广大南方丰水区。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