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是什么?

时间:2024-11-12 23:30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北洋政府是什么?

北洋政府,也称北京政府。北洋是指位于渤海、黄海,朝鲜半岛附近的一个地域,因这一地带出现了近代新军——北洋军。1912年起,北洋军开始掌握中国政权,因而北京政府被称为“北洋政府”。北洋政府是指1912—1928年由北洋系军阀控制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通称,这是相对于孙中山领导的改组后的国民党在南方成立的广州军政府的称呼。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3月10 日在北京就职,又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这标志着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1925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成立国民革命政府,并且由蒋介石领军北伐,但北洋政府持续运作,直到1928年张学良同意加入国民政府之后正式结束

二、北洋政府历任总统?

北洋政府历任总统  袁世凯,1912年3月10日就职,1916年6月6日离职。  黎元洪,1916年6月7日就职,1917年7月1日离职。  冯国璋(代理总统),1917年7月12日就职,1918年10月10日离职。  徐世昌,1918年10月10日就职,1922年6月2日离职。  周自齐( 国务总理摄行总统职权),1922年6月2日就职,1922年6月11日离职。  黎元洪,1922年6月11日就职,1923年6月13日离职。  高凌霨(国务总理摄行总统职权),1923年6月14日就职,1923年10月10日离职。  曹 锟 ,1923年10月10日就职,1924年11月2日离职。  黄 郛(国务总理摄行总统职权),1924年11月2日就职,1924年11月23日离职。  段祺瑞(临时执政),1924年11月24日就职,1926年4月20日离职。  胡惟德(国务总理代行职权),1926年4月20日就职,1926年5月13日离职。  颜惠庆(国务总理代行职权),1926年5月13日就职,1926年6月22日离职。  杜钖圭(国务总理代行职权),1926年6月22日就职,1926年10月1日离职。  顾维钧(国务总理代行职权),1926年10月1日就职,1927年6月16日离职。  张作霖 (陆海空大元帅),1927年6月18日就职,1928年6月3日离职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将军和上将军是怎么回事?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军队的军衔制,基本上沿用了晚清的军衔等级体系。但是各级称谓还是有所改变的,比如上等官称“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三级,作为高等军官的军衔。除此之外,一些高级军官还有“将军”和“上将军”的称号。

其实这都是袁世凯当总统的时候搞出来的一套,他在1914年6月下命令:各省都督一律裁撤,于京师建立将军府,并设将军诸名号。也就是各省所有的军事长官都统称为将军。

此外,袁世凯还用冠字的方法把将军分成两种类型:有地盘,有兵权的将军冠以“武”字。比如张勋,“定武上将军”,北洋之犬冯国璋,“宣武上将军”。那么没有兵权和地盘的将领则冠以“威”字。如当时的段祺瑞,虽然名头响亮,但由于没有直接兵权,所以冠“威”字——建威上将军。

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所授的大将军都冠以“威”字,而且是有地盘,有兵权的将领。如吴佩孚“孚威上将军”、张作霖“镇威上将军”。

北洋政府期间获得“将军”称号的不计其数,但是获得“上将军”荣誉的人就是凤毛麟角了,只有25个获得此殊荣。

四、北洋月刊 创刊时期?

《北洋周刊》于1927年6月在天津创刊,由天津国立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学生自治会编辑且出版发行。

五、北洋军阀与北洋政府的区别?

中华民国是从1911年到1949年中国的名称,北洋政府是指1912年至1928年中国政府,是俗称,因为是在袁世凯北洋军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28年被国民党蒋介石推翻,后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新的中华民国政府,也就是你说的南京国民政府。无论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对外都叫中华民国政府。同时现在的台湾对外依然叫中华民国,现马英九政府依然叫中华民国政府。

六、北洋政府是什么意思?

北洋政府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北洋政府指的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派系把持的民国政府,如果要彻底说清楚北洋政府,那么我认为就得和南京国民政府对比着去说。

在清朝灭亡后,因为袁世凯的势力过于强大,并且好多清朝遗留下来的实力派都听袁世凯的话,所以袁世凯当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而孙文先生那个大总统则是临时的。

此后,民国政府定都于北京,并且形成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政团体,这些人要不是袁世凯小站练兵的骨干,就是他的门生故吏,因此南方的革命党人以及外国人称北京政府为北洋政府。但是北洋政府在袁世凯死后,就陷入了混战之中,直系不服皖系,皖系不服直系,奉系直皖都不服,在这种情况下,奉直皖三系连年混战。

所以,为了结束这种军阀统治你局面,革命党成立了黄埔军校,开始组建北伐军开始北伐。之后北伐成功,北洋政府最后一位实权人物张作霖被炸死于皇姑屯,而他的继承者也就是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从此没有了北洋政府,成为了南京国民政府。

当然这里面又分分合合,因为国民党里面又出现了新军阀,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时不时打仗。不过之后宁汉合流,蒋汪勾结,这也就是南京国民政府。总得来说,无论是南京政府还是北洋政府,最终都成为了新中国的过客。

不知道各位是否赞同的的观点呢?

七、北洋时期有多少军阀?

皖系:主要有段祺瑞、徐树铮,地方有倪元冲、卢永祥督军。

直系:主要有冯国璋和长江三督;在冯国璋死后,主要是曹锟、吴佩孚。

奉系:凝聚力最高的军阀之一。主要有张作霖、张学良、杨雨霆、张作相等等。

国民军:主要有冯玉祥、鹿钟麟、石友三、韩复榘等。

孙传芳的五省联军。

晋系:山西的阎锡山。

滇系:唐继尧

小军阀更多了。

八、北洋水师巅峰时期有多强?

北洋水师巅峰时期的实力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它不仅拥有数量众多、装备先进、战术高超的战舰,而且还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北洋水师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部队之一。

北洋水师巅峰时期,拥有各类战舰近200艘,其中包括铁甲舰、巡洋舰、炮艇等。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虽然战败,但是它的实力仍然不容小觑。

九、煤矿循环产量公式?

采煤机械化程度(

) 回采工作面机械化程度,是指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产量占回采产量的百分比。 采煤机械化程度(%)=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产量合计(吨)/回采产量(吨)×100% 综采机械化程度(%)=综采面产量(吨)/回采产量(吨)×100% 2.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

是指掘进装载机械工作面进尺占掘进总进尺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1)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掘进装载机械工作面进尺(米)/掘进总进尺(米)×100% 在分别计算各种机械工作面的装载机械化程度时,子项应用各自的装载进尺;母项则均为掘进总进尺。 在按上列公式分别计算按煤岩性质分的各类巷道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时,子、母项应相适应。 (2)煤巷装载机械化程度(%) =煤巷掘进装载机械工作面进尺(米)/煤巷掘进进尺(米)×100% (3)半煤岩巷、岩巷的计算类推。 3、综采程度/综掘程度 综采机械化程度(%)=综采面产量(吨)/回采产量(吨)×100% 综掘机械化程度(%)=综掘进尺(米)/掘进总进尺(米)×100% 4、原煤生产人员效率 式中:参与计效的原煤生产人员是指在原煤生产过程中,直接从事原煤生产活动的工人和部分管理人员。包括以下各类人员: (1)井下工人:指以矿井井口为界,凡在井下直接从事原煤生产活动的生产工人均属井下工人。在井下工人中参与计效的工人有:回采工人、掘进工人、井下运输工人、巷道维修工人和井下其它生产工人。 (2)露天工人:是指在露天矿场由剥离到采煤装车外运为止所有从事原煤生产活动的工人。包括采、剥、穿孔、爆破、机电、运输、装运、排土等工人。 (3)直接从事原煤生产活动的部分管理人员。包括:井口或露天坑口直接从事生产管理的正副井、区、段长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局、矿两级机关为原煤生产服务的正副局、矿长,局、矿三总师,局与矿采、掘、机、运、通、地测、调度等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

(4)地面运输工人中的井口推车工、摘挂钩工、翻罐笼工人以及绞车、压风机司机。

以上各类人员中凡属于“生产服务线各种专业队”,即企业实行生产、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三条线分头管理,且由井上、井下工人共同组成,各自内部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专业队(组),由于它们与生产线的各生产队组是经济往来关系,各专业队按采、掘等队组的要求定时定点实行专业承包和专业保障,因此可不统计为原煤生产人员,亦不参与计算原煤生产人员效率。 具体规定: (1)在参与计效的人员中,对招收的新工人(包括为本企业新井投产培训的人员,自进入生产岗位六个月以内不参与计算效率;对为外单位培训人员一律不计效率。 (2)生产矿井中直接从事改扩建工程的所有人员一律不计效率。 (3)井下包工队的计效问题:按照计效产量和计效工数相一致的原则,凡在正规工作面采煤掘进的工人均参加计算效率,其产量统计为计效产量;在非正规面(如采边角煤柱、三角煤等)的工人不参与计算效率,其产量亦不纳入计效产量。 (4)矿井停产期间其工人均不参与计算效率。 (5)计算效率的子母项相适应,统计范围一致。 5、原煤生产期未人数

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实有人数。已经招用但尚未报到的人员和尚未用完的招工指标均不统计为期末人数。 6、原煤生产实际工日 原煤生产人数×年出勤工日(我们一般取261,含11个法定节假日) 7、单产 单产是指矿井全部工作中的回采工作面平均每个面的月产量。它是反映企业矿井生产技术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1)回采工作面平均月产量(吨/个/月) =月回采产量(吨)/月平均个数(个) (2)回采工作面累计平均月产量(吨/个/月) =累计回采产量(吨)/各月的平均个数之和(个) 8、平均月进尺 掘进工作面平均月进度是综合反映矿井各类井巷在一定时期的掘进进度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1)平均月进度(米/个/月) =月掘进进尺(米)/月平均个数(个) (2)累计平均月进度(米/个/月) =累计掘进进尺(米)/各月的平均个数之和(个)

目前煤炭行业生产统计报表分别计算开拓、准备、回采、煤巷、半煤巷、岩巷的月、累计掘进工作面平均月进度。在计算各类巷道的平均月进度时,子母项必须相适应。 9、计效人数 报告期原煤生产人数 10、计效产量 报告期原煤产量 11、计效工数 报告期从事原煤生产人员实际工作日数 12、工作面平均个数 (1)回采工作面期末在籍个数: 是指期末那一天实有的全部工作面个数。包括生产工作面和备用工作面。 备用面指报告期最后一天已经切割好,工作面设备安装齐全并验收合格,符合开采要求,随时可以生产的工作面。 (2)回采工作面平均个数: 回采工作面平均个数是指在报告期内平均每天从事回采工作的工作面个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①月平均个数(个) =月内各回采工作面实际生产日数之和/月日历日数 ②累计平均个数(个) =各月的平均个数之和/累计月数 “累计月数”是指报告期日历月份的累计数。 注:无论是期末工作面个数或平均个数,各级汇总时,一般都是各井相加等于矿,各矿相加等于矿务局,余类推。 13、工作面平均长度 平均每个工作面长度,是反映矿井集中生产程度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在回采工作面平均个数和平均总长度的基础上计算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1)月平均每个工作面长度(米/个) =月平均总长度(米)/月平均个数(个) (2)累计平均每个工作面长度(米/个) =各月平均总长度之和(米)/各月平均个数 14、年末在籍人数 报告期末最后一天实有人数

十、煤矿产量概念?

煤矿产鲨概念就是一个煤矿一年生产多少万吨煤炭(所有的煤矿年产量都是用万吨表示)。目前,煤矿年产量在15万吨以下的矿井都属于关闭矿井,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矿没有达到30万吨也必须要关闭。所以,现在的煤矿年产量都是在几十万吨到几千万吨的不等。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