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2.35万平方米。阿尔萨斯洛林是法国东北部大区及旧省名,历史上的洛林公国所在地,在东北部,连接德国。包括默兹省、孚日省、摩泽尔省和默尔特一摩译尔省四省,人口约231万,首府梅斯。2016年1月1日起阿尔萨斯、香槟一阿登和洛林三个大区合并为大东部大区。
法德战争和阿尔萨斯洛林阿尔萨斯的历史就是一部奇特的法德恩怨史,30年战争前,阿尔萨斯洛林属于德国版图,30年战争之后属于法国;到了普法战争,阿尔萨斯洛林再次回归德国,但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战胜德国而重新夺回了阿尔萨斯洛林,二战中德国再次将阿尔萨斯洛林并入帝国,二战结束后阿尔萨斯洛林重新作为法国的一个省份并入法国。
俾斯麦之所以要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出于以下5个因素:1、阿尔萨斯-洛林拥有丰富的煤铁等矿藏,这是德国攫取之后的最直接利益;2、混合了各种情绪的19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要求(历史上法国文化的入侵、拿破仑帝国的占领刺激而起,要求报复);3、普鲁士容克军国主义传统的要求,它以掠夺和扩张作为自己的使命和光荣;4、出于德意志领土安全的需要,这是现实军事战略所决定的(夺得这两个地区,莱茵河就成为德国的内河,出入大西洋不必再受法国掣肘);5、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基础的联邦主义结构的要求,这是帝国政治未来运转上的保证(拥有离心倾向的南德意志诸邦与法国同为天主教信仰,而德国主流为新教信仰,夺取阿尔萨斯-洛林可以隔离法国对南德的渗透和影响)。
阿尔萨斯-洛林历史上和德意志有千丝万缕关系:阿尔萨斯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后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领地,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才被法国吞并)。长时期里当地居民不断抵制法国统治者强加于他们的语言与习俗。
现今的洛林相当于公元10世纪上洛林公国的范围。1552年,法国人占领洛林公国的梅斯、凡尔登和图尔。30年战争中,法国于1633年占领洛林全境。1697年洛林转属神圣罗马帝国;1737年成为法国傀儡、原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列辛斯基的终身领地;1766年并入法国。
阿尔萨斯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1870-1871)后割让给普鲁士,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依据《凡尔赛和约》归还给法国属法国领土,二战初期又被纳粹德国兼并,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夺回,(所以,这两个地方的人都会说两种语言,家里备着两面国旗,随时准备换。)阿尔萨斯和洛林都是欧洲西部的钢铁产地。
属于法国。
现在属于法国。阿尔萨斯洛林历史上属于德语区,最早属于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后成为哈布斯堡领地。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
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把洛林和阿尔萨斯割让给普鲁士【后来的德国】,在一战中,法国击败德国,在凡尔赛条约上命令德国交还洛林和阿尔萨斯,于是这两个地方又重回法国的手中
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现归属法国
阿尔萨斯-洛林,法国东部地区,包括今法国上莱茵、下莱茵和摩泽尔省,普法战争后法国于1871年割让给德国的领土。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块土地归还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占领,后又归还法国。
属于法国。
阿尔萨斯-洛林(Alsace-Lorraine) ,是法国东部大区,包括今法国上莱茵、下莱茵和孚日、摩泽尔等省。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后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领地,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才被法国吞并)。普法战争后于1871年割让给德国。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这块土地又割让给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夺回,战后又割让给法国。
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现归属法国 阿尔萨斯-洛林,法国东部地区,包括今法国上莱茵、下莱茵和摩泽尔省,普法战争后法国于1871年割让给德国的领土。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块土地归还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占领,后又归还法国。是德国
阿尔萨斯、洛林本来就是德国的。和真相相反,真正的侵略者是法国,而不是普鲁士(德国前身)。 现在控制阿尔萨斯、洛林的法国
这是《最后一课》的情节,小说不必当真。两地被割让给德国后,德国当然要推广德语教育,德语成为主体语言课,法语就成为外语课了,不是不能学法语了。德国人学法语的多的是,直到1921年为止,法语一直是世界各国承认的最高贵的语言,国际会议都是用法语为主要语言,1921年以后法国地位下降,美国上升,英语才取得和法语相同地位,1940年后法国投降,法国地位更低了,英语成为唯一的国际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