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国拥有比较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人均少,人均能耗及人均电力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其次,能源分布很不均衡。我国约60.8%煤炭探明储量集中在华北,70%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远离消费中心,数量庞大的石油和液化石油气使铁路运输不堪重负。能源资源、能源生产和经济布局不协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将是长期的格局。加快西部能源资源开发,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战略,是实现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虽然“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西北地区气候恶劣,地质情况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交通、通信基础设施落后,油气开发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
中国能源资源的整体特点是总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不均。煤炭和水能资源较为丰富,但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除台湾地区外,煤炭资源总量为5.9万亿吨。
截至2020年底,中国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技术可采储量达36.19亿吨、62665.78亿立方米。我国累计生产石油73.50亿吨,累计生产天然气2.38万亿立方米。2020年,国内原油消费量约6.50亿吨。
我国水力资源非常丰富,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年发电量为6.6万亿千瓦时。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为7.51万亿千瓦时。
我国风能资源的技术可开发利用总量为7亿至12亿千瓦,其中,陆地实际可开发量可达6亿至10亿千瓦。202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约22亿千瓦。
中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约1.47×108亿千瓦时,相当于4.9万亿吨标准煤。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1、地质条件复杂,矿种齐全,储量丰富
我国地域辽阔,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位于环太平洋活动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活动带的交汇点。在这种条件下,地壳运动剧烈,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广泛而频繁,地壳结构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仅与多种金属矿产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侵入岩分布面积就占全国岩石出露总面积的近1/3。
2、部分矿产贫矿多,富矿少;某些重要矿产资源短缺
在我国已探明的151种矿产资源中,有相当一部分矿种的品位都不高。例如:我国铁矿探明储量300多亿吨,保有储量531亿吨,居世界第三位。但这些铁矿大多是品位仅为25%~30%的贫矿,平均品位不足34%,贫矿约占总量的95%,绝大部分铁矿石需经选矿加工才可入炉冶炼,可供直接用于炼铁、炼铜的富矿十分的少。
3、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我国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成矿的叠加作用比较显著,很多矿床都是由多种矿物共生或伴生组成的综合性矿床,尤以内生金属矿床最为突出。
首先:广泛而集中,区域差异大。
二、 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的煤炭、 石油等能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而西北 地区很少;化工原料的硫和磷矿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黑色冶金矿产资源大 部蕴藏在北方东部地区,而有色金属的70%以上都集中分布在南方。
三、 贫矿多,富矿少
我国的矿产总量是比较丰富,但是矿产资源的质量并不是很高,我国的 矿产资源呈现出贫矿多,富矿少的特点。
四、 中、小型矿多,大型矿少
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比较多,但分布非常零散,因此大型矿比较少,绝 大多数都是中小型矿。
五、 伴生矿床多
我国的矿产资源多数是伴生矿,钒储量居世界第一,但90%以上都伴生 于其他矿种中;攀枝花铁矿石中,含有钒、钦、镍等10多种元素;白云鄂博 铁矿和金昌市的金川镍矿也都伴生有多种金属元素。
资源分布不均,总量大,人均不足。
水资源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能源丰富,利用率低。汽车发展的同时,对我国的环境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汽车尾气排放严重、温室效应日益严苛、对空气污染危害极大。据环保部门的信息提供,随着汽车规模擴大,我国的大多数一线城市,每天都被大雾笼罩,空气质量严重不佳,给我国的环保治理问题造成阻碍。渐渐地环保问题演化首要问题。
党中央又适时提出,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全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掀起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潮,不断进行汽车产业优化、推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方式。从时代的洪流来看,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对新能源汽车有着极大的需求量,新能源汽车或许成为未来汽车产业规范化标杆。但是做好新能源汽车的推进工作,使得使得新能源汽车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落实于消费市场。落实于广大消费者群体。对消费者的消费特性和对新能源汽车的偏好进行精准把握。
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是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太阳能、核能综合利用,互相补充,具体如下:
1、我国人口众多,内陆所能采掘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日益枯竭,人均所能分配的能源份额连年递减,因此,对于内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的开采逐年减少;
2、对于风能、太阳能的利用虽然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各种技术在逐步推广和应用,但限于地理条件,还有大部分地区所能运用的局限性还是比较突出的;
3、而我国大部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储藏量在领海,而对这些海域中的部分地区的能源开采,却有不少国家以各种理由加以干扰,使开采作业难以顺利进行;
4、随着我国核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对于核能的利用也逐年递增,所建成的核电厂安全稳定的运行,为缓解工业和民用电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是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太阳能、核能综合利用,互相补充。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特点:一是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二是优质能源比重上升,石油安全不容忽视;三是工业用能居高不下,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四是生活用能有所改善,用能水平仍然很低。
根据近期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有关数据,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继续优化,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降至57%以内,天然气、水核风光电等清洁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提高到24.4%。一增一减之间,碳减排效应显著。
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是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太阳能、核能综合利用,互相补充,具体如下:
1、我国人口众多,内陆所能采掘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日益枯竭,人均所能分配的能源份额连年递减,因此,对于内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的开采逐年减少;
2、对于风能、太阳能的利用虽然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各种技术在逐步推广和应用,但限于地理条件,还有大部分地区所能运用的局限性还是比较突出的;
3、而我国大部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储藏量在领海,而对这些海域中的部分地区的能源开采,却有不少国家以各种理由加以干扰,使开采作业难以顺利进行;
4、随着我国核工业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对于核能的利用也逐年递增,所建成的核电厂安全稳定的运行,为缓解工业和民用电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匀。如铁主要分布于辽宁、冀东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西南区,其中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最集中,而东南沿海各省则很少。为使分布不均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配使用,就需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