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消费占全球第一,达到了20%
火71发电仍然是全球发电量的主力,约占63%左右。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2010年,全球已开采的黄金是16.3万吨,未开采的是2.6万吨。16.3万吨中有51%是首饰消费,占比是51%,为8.36万吨,各国央行储备占比是19%,为2.87万吨,工业占比12%,为1.97万吨,投资占比是17%,为2.73万吨。
冰川的储水量占全球淡水总量的68.7%。
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大气降水多为固体状态,形成一定厚度的积雪,经过压实、融冻成为冰川冰。以冰川冰形式储存的固体水资源称为冰川水资源。研究表明,地球的两极和两极至赤道带的高山均有冰川分布,总面积达1622.75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储水量估算为2406�41万立方千米,占世界淡水总量的68.7%。中国是多冰川国家,山岳冰川总面积占亚洲的二分之一,占世界的四分之一,达58?000平方千米,折算成水量约51?300亿立方米。这些冰川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和西南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是中国西部河流和湖泊的重要补给来源。每年的降雪和冰川消融是冰川水资源系统的输入输出形式。在气候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冰川消融量与降雪补给量大体保持平衡,多年平均降雪量(或冰川消融量)可以表征其补给资源量。
日本电子元器件占全球份额仅4% 由于日本电子元器件产量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仅有4%,加上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商在日本地震之前已有相对充足的备货,所以第二季度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并没有出现太大的缺口,未来国内电子元器件市场供应无缺货之忧。
日本大地震事件后,整个电子产品行业都出现电子元器件供应即将短缺的恐慌,但由于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这两年的库存经营模式,让整个业界顺利消化了日本地震对市场的影响。日本奢侈品规模于 1995 年见顶,达到978 亿美元,日本奢侈品消费全球占比达 68%。从人均消费金额来看,1995 年日本人均奢侈品消费 1996 美元,远超其他国家。
随后日本进入理性化、去品牌化消费,日本奢侈品消费占比逐渐回落,2018 年仅为10%。我国在 2012 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市场,2018 年我国奢侈品消费占全球比重达到 33%。
在地球的总水量中,海洋水大约占了96.5%,也就是约为13.317亿立方千米,那么剩下的水量就只有4830万立方千米了,这些水主要位于陆地上,包括冰川水、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等。而这其中冰川水又占了很大一部分,全球的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格陵兰岛和一些高山上面,其总量达到了2406万立方千米。
世界最大咸水湖里海
如果,我们把冰川水除去,那么剩下的水量只有2424万立方千米了,好像总量还是很大的,这些水主要包括湖泊水(咸水湖和淡水湖)、河流水和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而这其中咸水湖中的水资源也是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比如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我国的青海湖、纳木错等都是咸水湖。
自从1894年经济规模超过英国以来,美国在全球第一的宝座上已经坐了120多年。并且目前仍然是稳坐第一。现今排名第二的中国GDP和美国仍有很大的差距。
根据2019年6月底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规模总量约为85.79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的美国GDP总量是20.49万亿美元,占全球的比重是23.88%。下表是去年全球前十大经济体GDP和占全球比重。
通过这个表格可以看出,现在排名第二的中国大陆GDP仍然和美国有接近7万亿美元的差距——相当于日本和意大利GDP的总和。这个差距还是很大的,中国要想追上美国,即使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也还要十几二十年。
总体趋势上,美国经济规模占全球的比重是呈下滑的趋势。但是下滑的速度非常缓慢。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美国能够长期综合国力排名全球第一,而不会像英国那样迅速衰落。
上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在40%以上。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个比重下滑到30%多,再到本世纪初,这个比重跌破30%。60年的时间,美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下滑不到20个百分点。
虽然下滑了那么多,至今美国GDP总量占全球的比重还是接近1/4。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重,一个人口规模只占全球5%的国家,经济产出竟然占了24%。这就说明美国的经济生产效率非常之高。相反,目前排名第二的中国,人口规模占了全球的19%,经济产出只有16%。这意味着我国人均经济产出还没有达到全球平均水平。一个是全球平均经济产出水平的四五倍,一个还不及全球平均水平。这两者的鸿沟有多大,不难想象。
致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以来,那就特别防范其他国家,尤其是排名第二的国家的挑战。美国先后通过战争和非战争手段打压过德国、苏联、日本等对其地位造成挑战的国家。最著名的案例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通过贸易、金融、产业、汇率等一系列政策打压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GDP一度接近美国的70%左右。但是被美国打压之后,日本现在的经济规模仅仅只有美国的1/4。
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686.3亿吨(不包括加拿大油砂油),排名前10位国家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1368.1亿吨,占世界的81.1%。
主要分布在中东、欧洲和前苏联地区、非洲、中南美洲、北美洲及亚太地区(表1.1、表1.2)。其中,中东占61.0%,欧洲和前苏联地区占11.5%,北美洲占5.6%,非洲占9.2%,中南美洲占9.4%,亚太地区占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