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石刻,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敦煌莫高窟,可还有一个地方,不论是艺术还是文化价值,都不输莫高窟,它就是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位于重庆大足区的大型摩崖石刻群,最早为初唐永徽元年间开凿,明、清两代也续有开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其石刻主要分布在南山、石门山、宝顶山、石篆山以及北山这五山,规模非常宏大。
和其他石刻不同的是,大足石刻并不单单雕刻佛像,道教和儒教的思想也渗透其中。具体表现为石篆山的摩崖造像,就是代表了佛、道、儒三教思想合一的造像,这种造像在中国的石窟史中是非常罕见的。
大足石刻作为全重庆唯一的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自然是有很多人想去观摩欣赏的,但是大足火车站距市区较为偏远,不论是从重庆主城出发还是成都出发,都建议乘坐大巴车,到达大足后公交车就可以直达景点。
关于大足石刻还有一个小故事,一九九五年王健林先生携夫人游览宝顶山,参观祈福之后捐了三十万用于修缮古寺,保护文化遗产,在宝顶山圣寿寺的石碑上也有所记载。他后来登上全球华人富豪排行榜的第一位,不知道是不是也和平常与人为善有关。
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足石刻,主要还是位于宝顶山的大佛湾石刻,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千手观音像。这尊千手观音像是中国最大的将雕刻、彩绘和贴金集于一体所建造的摩崖石刻造像,也是国内唯一真正的“千手观音”。
总计共有1007只手臂,每一支手的手掌中间都有只眼睛,以示千眼;手势各有不同,或持法器,或做手印;其姿势有正有侧,有伸有屈,千变万化无一重复,如孔雀开屏一般金光闪闪熠熠生辉,也是大足石刻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
大足石刻作为晚期石刻艺术的代表,极为注重审美,吸收融合了前期石刻艺术的精华,不管是题材选择还是造型技法,较之前代都有所突破。并与当时的人文生活联系紧密,把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相结合,是中国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典范。其质朴的生活气息,在中国其他石窟中所没有的。
大足石刻无论是艺术观赏价值还是历史文化价值,都在中国乃至世界石窟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但是在人文保护方面却远远不够。
以莫高窟作比,自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就标志着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的正式开始,可大足石刻直到2011年才对千手观音像进行较之前相对科学系统的修复工程。
为了防止莫高窟壁画的损伤,窟内讲解员带的手电筒都是特制手电筒,每天对游客人流量的把控也极为严格。反观大足石刻全部裸露在外,砂岩长期风吹日晒加上酸雨侵蚀,很多造像表面都出现了剥落、龟裂的现象,令人惋惜。
好在2019年6月,国家文物局对大足石刻保护及修缮的工程已经正式启动,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大足石刻可以重新绽放自己的光芒。
经济不行啊,在渝西地区排名靠后,而且差距还在不断被拉大,主要是交通不行,县委县府又很是无能。
。。哎,悲哀。。。在大足来说是最好的学校,每年引进一些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来加强师资力量。学生总来的来说基础还比较好。我觉得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环境很好。
大足石刻非常不错,但是景区开发太差劲。核心景区很小,外围设计了大八字形路线,两条商业街,让你从景区出口到停车场需要一个小时 ,特别是雨天来这儿你会给设计者说成千上万个草泥马。
个人感觉,大足的县城生活环境非常好,有南山、北山两座天然的绿色屏障、县城没有生产企业,所以空气质量很不错,加上濑溪河穿城而过,山与水的完美结合……
很好的。
重庆市大足中学位于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海棠香国”、“五金之乡”——重庆市大足区龙岗山下,创建于1927年,直属于大足区教育委员会,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现正在积极争创重庆市及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
大足中学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54个高中教学班,学生3800余人,教职员工292人,
大足迈阿密酒很好喝。修长的玻璃瓶身加上马口铁冲压盖,如果第一次见,一定想不到它是白酒。
以青稞和小麦和原料,青稞的香气细腻,入口先是淡淡的麦芽甜香,往后是躁辣的感觉,虽然在青稞酒里这个度数已属低度,但酒精的烈意依旧不减,余味干净,有明显的酸意,单价在30元左右,性价比较高。
手法一般,服务态度实在是不好,都不够专心。边按摩边聊天,实在是有点受不了他们的态度,按摩时间还少了十分钟。环境还可以
非常不错,很靠谱正规的学校
重庆大足育才中学创建于1998年,是一所以素质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学校注重“生动、形象、实践”教学,开设各类科技课程和特色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建设了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重庆最知名的中学就是传说中的七龙珠,一、三、八、巴蜀、育才、一外和西附中学。其中高中的第一名是三中,别名叫南开中学。二类学校就是主城的各区重点,九龙坡的渝高、杨中,大渡口的95、94等等。所以大足高中没在排名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