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早期的历史。在相对于我国秦汉时期的时候,根据古籍记载,大约是在公元前至公元初年的一段时间,现柬埔寨境内出现了第一个王国,既真腊。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汉朝称之为"究不事",隋朝叫它做"真腊",唐朝又叫它"吉蔑、阁蔑",元宋明称呼各不同,直到明朝万历年后我们才音译其为"柬埔寨",但它历史中的身份我们习惯称之为"真腊"。
大约是在真腊成立的百年之后,在其南方,现在柬埔寨波罗勉省附近,出现了另一个国家—扶南。随后扶南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至公元3世纪中期进入鼎盛阶段,并向四周兼并,其疆土包括现在柬埔寨全境,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地区,为当时东南亚第一强国。当然了,这个时候真腊也成为了强大的扶南附属国之一。
热带季风气候
东南半岛在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岛区气候属大陆性热带季风气侯,向南伸出的马来半岛为赤道多雨气候。全年多雨的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的多雨海岸为热带雨林景观,雨量较小的内部平原和河谷为热带草原景观。
东南亚岛屿区又称为马来群岛区,包拨大巽他群岛,努沙登加拉群岛、马鲁古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等。气候多为海洋性赤道多雨气候,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景观多为热带雨林。
东南半岛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其地势北边高南边低,河流向南流,山河相间;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上游山高谷深,森林茂密,含沙量小,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下切强烈,呈v型谷地;中游呈u型;下游地势小,流速减慢,水位高,含沙量变大。。
气候属大陆性热带季风气候,向南伸出的马来半岛为赤道多雨气候。全年多雨的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的多雨海岸为热带雨林景观,有干、湿季的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林景观,雨量较少的内部平原和河谷为热带草原景观,中南半岛基部为山地混合林,北部湾和暹罗湾等沿岸分布着红树林
半岛绝大部分位于北纬10°~20°之间,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每年3~5月为热季,冬夏季风均消退,气候炎热,月均温达25~30℃;6~10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充沛;11月~翌年2月为凉季,盛行东北季风,天气干燥少雨
东南半岛的主要河流、山脉当时弥臣图(今伊洛瓦底江口)、弥诺国(今迈立开江两岸)、骠国(今缅甸)、昆仑国(印度支那半岛南部和南海诸岛,这里记载的昆仑国在今泰国境内)、大秦婆罗门国(印度)、小婆罗门国(东印度阿萨密南部一带)、水真腊国(今柬埔寨和越南南部)、陆真腊国(老挝一带)距南诏日程、邻国以及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物产气候、宗教信仰、珍稀产品等。世界上有关东南半岛历史地理的古文献缺乏,本书的记载可补这一阶段世界文献的缺失。
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五国以及马来西亚西部、中国云南南部,是世界上国家第二多的半岛。面积206.5万平方千米,占东南亚面积的46%。
中南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平洋的南海,为东亚与群岛之间的桥梁。
亚洲东南最大的半岛是中南半岛,中南半岛共有个国家,分别是越南,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五个国家。中南半岛还包括马来西亚西部、中国云南南部。中南半岛是东南亚的一个半岛,因处于中国南方,中国译为中南半岛。古代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影响,国际上称为印度支那。
矿产资源较丰富,已发现矿产
20种,主要有:地下热水、
铁、钛铁矿、独居石、磷钇矿、锆英石、金红石、铝、砖瓦用粘、玄武岩、玻璃用砂、硅藻土、膨润土、泥炭、火山灰、建筑用砂、水泥配料粘土、水泥用凝灰岩、矿泉水、地下水等。现
已查明储量主要矿种有:玄武岩可采储量549.77万立方米,砖瓦用粘土可采储量620.447万立方米,玻璃用砂资源储量3109.65万吨,硅藻土资源储量10536.57万吨,锆英石砂矿资源储量200万吨,膨润土评价储量1200万吨。
黔东南座落贵州省东南部而得名,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有苗族,侗族。黔东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矿,重晶石,金矿,锰矿等矿产资源,其中天柱县境内的重晶石储量占全国60%,天柱县的金矿储量也相当丰收,有高原黄金城之美名,欢迎您到黔东南投资经商。
中南半岛的总体地形特征,可以概括为“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地区山河相间,呈南北纵列分布,南部沿海地区多为平原地形”。
中南半岛西侧沿海,刚好是呈南北走向的消亡边界经过,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强烈碰撞挤压形成巨大的一系列褶皱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