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货物是没有退税的,进口要缴关税和增值税,而且增值税可以抵扣。
但是并不是完全不可以退税,据《财预字[1994]第42号》的通知,对部分进口商品予以退税。
进口货物准预退税的受理范围:经国家批准计划内进口的小麦、棉花、钾肥、磷肥、尿素、复合比肥、农药及农药中间体和农膜原料,以及去年计划内进口结转今年到货的粮食。
申请步骤如下:
进口货物退税的申报审批程序:
(一)进口上述货物的企业应在货物报关进口并且已经缴纳进口增值税后,如实填写“进口货物退税申请表”(格式附后),经纳税地海关审核后。由海关上报财政部并抄报海关总署。财政部会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审核确认无误后,由财政部批复有关海关,并抄送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中央总金库和当地中央金库。
有关海关根据财政部的批复,开具《收入退还书》并注明财政部的批件文号,从当地中央金库中退付。无财政部批件的,金库有权拒绝办理退税。
(二)进口上述货物的企业在申请办理退税时,必须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1、经海关、国库(银行)盖章齐全的“海关专用缴款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进口货物报关单”(复印件)。当地中央金库根据财政部批复退税后,在“海关专用缴款书”原件上盖“已退税”章,并退还给申请退税的企业,复印件留存备查。
2、进口合同复印件。
3、进口配额证明或登记证明(复印件)。
4、进口货物单位提出申请退税的书面报告。
上述证明材料,经有关海关审核后一并上报财政部。
汇算清缴制度下的个人所得税退税制度如果有少交个税的话当然要补交税款,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申请退税的个人所得税应退或应补税额,有法定计算。
退税流程如下:
1.有关证件的送验及登记表的领取
企业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其经营出口产品业务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工商登记证明后,应于30日内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
2. 退税登记的申报和受理
企业领到“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后,即按登记表及有关要求填写,加盖企业公章和有关人员印章后,连同出口产品经营权批准文件、工商登记证明等证明资料一起报送税务机关,税务机关经审核无误后,即受理登记。
3. 填发出口退税登记证
税务机关接到企业的正式申请,经审核无误并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核发给企业“出口退税登记”。
4. 出口退税登记的变更或注销
当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或某些退税政策发生变动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变更或注销退税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七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多缴税款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10日内办理退还手续;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要求退还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接到纳税人退还申请之日起30日内查实并办理退还手续。
在出国旅游购物时,经常会遇到退税的问题。无论是前往新西兰还是澳洲,退税额度都是引人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新西兰退税和澳洲退税的相关信息,让您全面了解退税政策和申请流程。
对于前往新西兰购物的游客来说,退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利益。新西兰免税店众多,价格吸引力有目共睹。那么,新西兰退税多少呢?
根据新西兰海关的规定,购买总额超过300纽币的商品,可以申请退税。退税率为商品总价值的15%,即购物总额的15%将以退税的形式返还给游客。
该退税额度仅适用于非新西兰居民,持有短期访问签证(Visitor Visa)的游客也可以享受退税。游客需要在离境前的12个月内购买货物,并在出境前的30天内离开新西兰,方可申请退税。
想要申请新西兰退税,游客需要使用Electronically Submitted Customs Entry(ESCE)系统进行申报。填写完相关表格并缴纳相应的费用后,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或信用卡方式收取退税金额。
澳洲作为一个购物天堂,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澳洲退税是否同样具有吸引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澳洲的退税政策对于全球游客是开放的。无论您是澳洲居民还是非澳洲居民,只要您购买的商品满足条件,就可以申请退税。
澳洲退税额度取决于您购买商品的总额以及您所选择的退税服务提供商。通常,当您离开澳洲时,携带的商品总额超过300澳元,您就有资格申请退税。
退税率为商品总价值的10%,即您可以获得购物总额的10%作为退税金额。这对于购买昂贵奢侈品的游客来说,可谓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于那些想要申请退税的游客来说,了解退税申请的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新西兰和澳洲退税申请的流程:
新西兰:
澳洲: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购物中心或商铺提供即时退税服务,您可以在购买商品时直接享受退税优惠,无需后续申请。这种方式非常方便,节省了很多时间。
无论是前往新西兰还是澳洲,退税政策都是为了吸引海外游客,促进旅游购物消费的发展。了解退税额度、申请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非常重要,可帮助游客合理规划购物行程并最大限度地享受退税优惠。
如果您计划出国旅游购物,务必提前了解目的地国家的退税政策,并在购买时妥善保存购物发票。退税不仅可以为您节省一部分开支,更是为您的购物体验增添了一份愉悦。
留抵退税没有退税证明,只有一張银行流水帐中国库退税的的到款的凭证,留抵退税是国家退给企业在某一时期内进项税大于销项税而形成的留抵税额。
这样做,大大缓解了企业的支出的压力,改善了企业的现金流,企业就敢扩大再生产,多上些投资,多进些原材料。
这个问题不需要太多思考吧,矿产资源枯竭的根本原因是不可再生,一直在开采,不管多少存量都会有枯竭的一天。
至于循环利用这个问题不需要太准确的数据,看看我们生活中,金属能回收多少?建筑、商品、锈蚀,回收利用率还是太低了。
下面是找到的一些文章资料:
“欧洲在生产新的铝制品时,回收铝的使用率达到了七成;废钢的利用率则是四到五成。在美国,生产新的钢铁制品时,废钢的利用率达到七成”,而在中国,废钢比只有22%,废旧铝的使用率只占铝产业的17%。”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废钢利用率仅为19.9%,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8.3%。究其根源,一方面,大部分废钢铁资源被中频炉"地条钢"占用,主流钢铁企业在采购社会废钢铁资源上竞争不过"地条钢"企业;另一方面则是废钢价格相较低价进口铁矿石并没有优势,在退税政策补贴难以到位的情况下,企业使用废钢的积极性有限。
此外,中国钢铁工艺流程的结构性矛盾也是废钢循环利用的一大阻碍。作为废钢消化主力的短流程电炉,其钢产量在中国占比仅为7.3%,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高炉-转炉长流程(从铁矿石和焦炭到生铁再到钢材)则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2019年,我国铜、铝、铅、锌、锡、镍、锑、汞、镁和 海绵钛等10种有色金属产量为5866.0万吨,同比增长2.2%。其中,精炼铜产量为978.4万吨,同比增长5.5%;原铝产量 为3504.4万吨,同比下降2.2%。
2019 年,国内废铜、废铝、废铅和废锌的回收量约1199万吨,其中废铜回收量约 215 万吨,废铝回收量约607万吨, 废铅回收量约237万吨,废锌回收量约140万吨。”
简单的说,入不敷出,损耗太多,分拣效率低,回收成本等等……
不过我国金属回收利用率一直在提高,这几年也有了不少文件,未来几年内数据会大幅改善。
但无论到什么时候,回收率都不会达到100%。
退税额=(增值税发票金额)/(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 例如:货值100万人民币,增值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则: 1000000/1.17*0.13=111111.11元人民币 出口退税详细资料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59245.htm?fr=ala0_1_1
新西兰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国游客前往。在旅行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遇到退税的问题。那么,几月退税新西兰币怎么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西兰的退税政策和具体的退税流程。
新西兰实行的是GST退税制度,即游客在新西兰购买商品时需要支付商品价格加上15%的商品及服务税(GST)。在离开新西兰时,游客可以申请退回这15%的GST税费。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单笔消费金额达到NZ$300(含)以上的商品,才能申请退税。同时,退税申请必须在离境前的60天内完成。
新西兰的退税金额是根据您的消费金额和当时的汇率来计算的。一般情况下,您在新西兰的消费金额越高,退税金额也就越多。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例如,您在新西兰消费了NZ$500,那么不含税的消费金额为NZ$435.65(500/1.15)。按15%的GST税率计算,您的退税金额为NZ$65.35(435.65*0.15)。如果当时的汇率为1:4.5,那么您最终可以获得人民币294.08元的退税。
在离开新西兰之前,您需要先到机场的退税柜台办理退税手续。具体步骤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退税柜台通常在候机楼的出境区,所以您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办理退税手续。
总的来说,新西兰的退税政策相对简单明了,只要您在旅行中注意保管好发票,并在离境前及时办理退税手续,就能顺利拿到应得的退税款。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新西兰之行有
上海地区自2014年起实施了出境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旨在鼓励外国游客在上海购物消费。根据该政策,外国游客在境内购买适用税率商品并离境时,可以申请退还部分消费税。退税政策执行机构为中国海关。
为了符合上海退税的资格和条件,您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以下是在上海申请退税的一般流程:
以下是一些关于上海退税的常见问题及答案: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上述内容对您在上海申请退税时有所帮助。退税政策可能会因法规变化而有所调整,请在申请前确认最新政策。
可以。但需在税收征管法规定的期限内重新申请退税。个人所得税放弃退税后还是可以再次申请退税的,只要符合退税的标准就可以了。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条件是:
1、上年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2、上年度符合享受条件的专项附加扣除,但预缴税款时没有扣除的。
3、因上年终就业、退职或者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导致前后税收优惠政策不一样。
4、没有任职受雇单位,仅取得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需通过年度汇算半个各种税前扣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