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反保密法规,泄露国家重要机密,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国刑法中渎职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
(2)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保密法规,泄露国家重要机密,情节严重的行为。泄露国家重要机密是指泄露国家密级中机密和绝密两个密级的内容。
(3)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的,也可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二罪的区别:
1.二者犯罪明知的内容不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要求行为人明知对方是境外机构、组织或个人,不是间谍机构或个人;而间谍罪则要求行为人明知对方是间谍组织、间谍组织代理人或者战时状态下的敌人。
2.犯罪的得益主体性质不同。所谓犯罪得益主体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中国家秘密和情报等犯罪利益的追求和获得主体。在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得益主体表现为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在间谍罪中得益主体表现为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敌人等。
3.二者的犯罪客观方面有所不同。间谍罪的客观方面不仅包括加入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的行为,而且应该包括此后的具体实施的行为,这些行为危害了国家安全。
如果行为人并不知道服务对象为间谍组织代理人,不具备间谍罪的故意认识内容,但客观上实施了为境外个人窃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文件的行为,且该犯罪利益归于其主观上认为是非间谍性质的境外个人,则应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为境外窃取情报罪的判刑,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均可构成,外国人、无国籍人不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非法窃取公司财务信息是一种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可能涉及到以下罪名:
1. 侵犯商业秘密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9条规定,盗窃、抢夺、毁灭商业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侵犯个人信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3条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提供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侵犯商业秘密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9条规定,盗窃、抢夺、毁灭商业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此,非法窃取公司财务信息可能涉及到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个人信息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罪名,具体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做为购买方,是否知情直接影响定性。判断是否知情最直接有效的证据就是销售价格。如果矿产品销售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且已完成了交易,基本上可以认定为购买方为知情者,但还需要从运输等其他环节调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这样就排除了购买方善意取得的可能性。
二,合同中有无约定待交易矿产资源来源必须合法。如没有这样的约束条款,也可以认定购买方明知销售的矿产资源属于非法而购买。
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可以认定为非法买卖。符合条件一,需要其他的证据证明。
答:与非法采矿罪同等。一、非法采矿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
第三百四十三条 【非法采矿罪】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破坏性采矿罪】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盗取国家资源罪量刑标准如下: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一千至三千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为起点。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盗取国家资源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在客体上,盗取国家资源罪侵犯的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矿产资源和矿业生产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盗取国家资源罪表现为犯罪嫌疑人违反矿产资源保护法的相关规定,非法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行为;
3、在主体上,盗取国家资源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盗取国家资源罪主观上要求犯罪嫌疑人是出于故意。
非法采矿罪中的矿产资源范围包括所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铁、铅、锌、锡、石墨、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玉石等,以及矿物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任何未经国家批准或未经合法手续的采矿行为都属于非法采矿罪,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需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1、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客体为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及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监督权。本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证,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或者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情节严重的情形。
非法盗采矿产资源罪的犯罪标准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犯罪标准:
构成要件的内容为,违反矿产资源管理法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非法开采”,是指违反国家关于矿产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擅自开采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内的矿产资源和非易受国家保护的国有矿山企业矿区内的矿产资源的行为。
责任形式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反法律的规定,并且明知自己行为的危害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本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责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