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检测包括的内容如下:
1、水平位移监测,目的是监测基坑边壁的水平变形量、变形速率信息
2、竖向位移监测,目的是监测基坑围护墙顶、墙后地表与立柱的竖向位移信息
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目的是监测围护墙体或基坑周围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信息
4、倾斜监测,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倾斜度、倾斜方向和倾斜速率信息
5、裂缝监测,目的是监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及变化程度
此外还有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土压力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锚杆拉力监测。
扩展资料:
1、合理布置基坑平面监测方案,确定基坑监测项目
根据基坑的具体条件,包括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围护设计与施工方案确定好的监测方案,达到技术合理,突出施工重点,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为企业在最大限度上盈利。
2、及时做好监测仪器的检校
只有监测仪器能够适应各种气象条件的精密监测,才能满足数据监测的要求。
3、注重监测数据的时效性
基坑的施工条件复杂且是在不断变化中,基坑监测应该针对监测对象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新并上报数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尽快处理。
根据本基坑的围护形式,基坑开挖深度以及周边环境等,基坑监测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①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在土钉墙范围内沿土体深度设置水平位移监测点,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深度各点的水平位移进行观测。
②围护桩水平位移围护桩的水平位移通过预埋于围护桩中的测斜孔进行。
③支撑体系内力监测:在主要受力支撑主筋上埋设钢筋应力计,观测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的内力变化。
④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的测孔用有滤水孔的塑料护垫,在基坑内外共布置水位监测孔19口。
⑤基坑临近建筑物、立柱及市政设施沉降观测点
工厂里的电能能耗监测系统主要监测不同机器设备的用电情况,统计每一台设备能耗数据,具体功能如下:1、能耗监测系统可以监测不同机型,在每一个出厂测试位置,每一个测试环节的用电情况(持续时间,电流、功率数值,消耗电能)。
2、统计每一台设备,在生产测试环节的总用电情况(持续时间,总消耗电能,最大功率)。
3、统计每一个出厂测试位置,周、月、年的用电情况(总工作时间,总电能消耗,最大功率)。
4 、统计工厂出厂测试位置总的用电情况(总工作时间,总电能消耗,最大功率)。
5、统计、监测工厂其它用电设备,以及工厂车间照明的用电情况(周、月、年的总电能消耗,以及最大功率)。
1)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查明地下水位(最高、最低水位)、水位变化幅度范围;查明地下水位与地表水体(江、河、湖等)、大气降水的联系;
(2)水质监测:查明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成分变化;查明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程度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等级。
(3)水压监测:开挖深基坑、洞室、隧道工程;评价岸边、斜坡稳定性工程;软土地基加固处理工程等,都应对岩土的孔隙或裂隙水压力进行监测。当地下水可能对岩土产生潜蚀作用、管涌现象,引起基坑坍塌、矿井突涌时,也应对地下水进行监测。
1) 《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2006年3月国家防汛防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2)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L/Z720-2015)
3) 《水库降等与报废标准》(SL650-2013)
4) 《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SL706-2015)
5) 《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水建管〔2016〕361号)
6) 《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14年9月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正)
7) 《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通知》(粤水运管[2019]10号)
8) 《广州市小型水库管理办法》(2017年7月12日广州市水务局)
本次标准化建设的水库均为小(2)型水库,主要承担防洪、供水、灌溉、景观旅游等任务。按照《广州市水务局关于转发进一步完善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0年底以前南沙区小型水库100%达到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二级或以上标准。本次工程实施后,各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到达二级标准。
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工程主要是通过基础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四类管理能力的软硬件提升建设,最终达到二级标准,包含以下内容:
水库大坝智能感知系统及通讯管理系统建设,其中大坝只能感知系统建设包括水位、雨量、图像、渗流监测和表面变形监测等监测设备建设,水库通讯管理系统主要是对相关监测设备进行自动化集成,使监测数据自动上报水库管理平台,提升水库管理能力。
水库大坝调度规程和应急预案编制,结合每宗水库的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水库大坝调度规程和应急预案。
水库大坝管理制度编制,健全水库日常运行管理所需的规章制度,确保水库的运行管理有规可循。
水库运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总结及档案整理。
本系统采用“集中为主、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前端设备和资源,具有高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分布式架构,真正实现集中管理。
感知系统:采集水雨情、图像、大坝渗流数据。对于安全监测系统缺乏的水库,可借助手机巡查,上报水情、险情,并通过拍照、录像等功能反馈现场巡查情况。
传输主要通过移动网络方式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数据由统一数据中心统一存储共享,由上层应用分析使用,用于水库日常管理和业务决策分析。
应用服务层:以数据中心为支撑,为水库管理提供服务。根据水库管理工作需要,提供满足对应功能需求的“县水库运行管理平台”和“水库管理手机APP”服务。监测类数据不仅上传到县级平台,同时上传至广东省监管平台;同时县软件信息系统要接口调试,按标准规范上报运维数据到省监管平台。
用户:水库主管部门、三个责任人及水库运维人员,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APP等多种方式访问。
(1)水位、雨量和图像监测(三要素)
实时水位、雨量、图像信息是水利行业最基础最重要的数据信息,对洪水预报调度、防汛抗旱、水环境分析等工作都至关重要。
本系统需求的监测要素包括水位、雨量、图像、渗流监测。
(2)渗流量监测
水库渗流量监测系统建设以先进测报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渗流量测量、数据长期固态存储、自动进行数据传输,提高渗流量测报自动化水平,改善测验人员的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的目的,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实时雨、水情信息,为防汛调度决策和抗洪抢险、救灾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主要设备清单
水雨情、图像监测(三要素)主要由遥测终端、雨量计、水位计、摄像机、蓄电池、太阳能板等设备组成。系统通过数据接收处理软件与硬件的有机结合,实现接收前端各种传输方式传输回来的数据。
渗流监测系统主要由现场检测设备、远程监测设备、通信平台和监测中心四部分组成。
常规监测又称为监视性监测和例行监测,是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包括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的监督监测。
基坑检测包括的内容如下:
1、水平位移监测,目的是监测基坑边壁的水平变形量、变形速率信息
2、竖向位移监测,目的是监测基坑围护墙顶、墙后地表与立柱的竖向位移信息
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目的是监测围护墙体或基坑周围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信息
4、倾斜监测,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倾斜度、倾斜方向和倾斜速率信息
5、裂缝监测,目的是监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及变化程度
此外还有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土压力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锚杆拉力监测。
扩展资料:
1、合理布置基坑平面监测方案,确定基坑监测项目
根据基坑的具体条件,包括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围护设计与施工方案确定好的监测方案,达到技术合理,突出施工重点,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为企业在最大限度上盈利。
2、及时做好监测仪器的检校
只有监测仪器能够适应各种气象条件的精密监测,才能满足数据监测的要求。
3、注重监测数据的时效性
基坑的施工条件复杂且是在不断变化中,基坑监测应该针对监测对象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新并上报数据,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尽快处理。
包括:水位、流量、流速、降雨(雪)、蒸发、泥沙、冰凌、墒情、水质等。
水文监测系统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实时传送监测数据,可以大大提高水文部门的工作效率。
水文监测由监测中心、通信网络、遥测终端和前端监测设备四部分组成。水文信息通过前端监测设备或人工方式获取后,以一定的方式记录和存储,一些需要实时水文信息的测站采取遥测终端以一定的通信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
监测中心:由服务器、公网专线(或移动专线)、水文监测系统软件组成。
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是一套用于连续监测和分析电力设备GIS中局部放电信号的在线监测装置,系统主要包括超高频UHF传感器,本地监测主机,终端监控装置和局放高级在线分析软件组成。监控系统中本地数据处理用于处理从传感器获取的信号并将其数字化,而采用上位机进行局放信号的筛选、分析并完成局放脉冲数值记录、监测局放量发展状况等功能。
河道监测有水质、水量,淤塞状况,河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