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确实很漂亮,是我回家的必经之地。
然后铁山每年都会下雪,但没有从达县城里没有直达铁山的客车。可以坐车租车,包车,最好是自己开车上去肯定会玩得更尽兴!达州市铁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依托川东生态旅游圈辐射,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底蕴,通过经济、生态、社会共融的发展模式,和谐共生的文化传承,多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体验,将四川铁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域打造成森林康体、山地休闲与巴文化体验一体化、复合型国际知名健康旅游圣地。
规划用地布局。整体规划空间结构为:一轴、一带、一核、四组团。一轴即核心旅游轴线,串联铁山、岩峰湖并延伸至城区其他旅游区;一带即铁山山脊绿色纽带;一核即巴国天寨、大圣岩为中心的核心游赏区;四组团即岩峰湖生态文旅区、巴国天寨- 大圣岩核心游赏区、森林康养文化聚合区3大功能板块。规划用地均避开基本农田和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区域。规划总建设用地面积约23.7公顷。
对外交通:项目区域通过第二绕城快速路、金南大道西延线(铁山大道)、汇通大道、中坝大桥及西延线等城市主干道与达州城区相连。建设项目情况。规划形成旅游接待综合服务区、生态科普走廊区、山林特色体验区、森林康养文化聚合区、文化遗址游览区、进山综合服务区、民俗文化体验及生态教育区、岩峰湖生态文旅区和公园入口服务区等九大功能区,包含巴国天寨、主游客接待中心和次入口游客接待中心等三十余个重点子项目(主游客接待中心和次入口游客接待中心位于森林公园范围外)。重点子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316.5亩(森林公园范围内项目占地约216.9亩,森林公园范围外项目占地约99.6亩),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
从达州汽车西站买一张到金窝或金坛的车票,坐到铁山隧道口的检查站下车,然后只能徒步或乘坐摩托上铁山哈!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达县渡市火车站
可到西外火车站坐火车,也可到西客站坐汽车。
南客站坐汽车
2-3趟车,上午7点、9点多,下午1趟
具体时间还不确定,不过他是从21年开始修的,一般说的四到五年之内,也就是说25年或者是到26左右,这个时候只有耐心的等待了,希望能变得更好
铁山森林公园距达城23公里,面积4万余亩,于1992年经四川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地处华莹山北段,北聚大巴山磅礴之灵气,南凝华莹山峭拔之雄姿,地跨管村、大堰、新兴、么塘等乡镇,纵贯达县中部,将达县分隔为东西两大部分,峰峦叠嶂,-茫茫,铁山山岭南北伸延,出露三叠系硅质褐色硬砂岩,石色如铁,故名铁山,平均海拔900米,最高峰塔峰海拔1063米,主要的山峰有塔峰、大崖角、刀背山、二尖山、仙人帽、小尖山等,峰体陡直,需开辟石梯才能攀沿上顶,会登峰顶,向东俯瞰,百里山川尽收眼底;向西极度目,川中丘陵此起彼伏,延绵千里,览云海,观日出,赏雪景是铁山三大奇观。
在中国四川省的达州市,有一个被誉为“黄金果”的特产,它就是达州铁山刺梨。作为当地的传统名产,铁山刺梨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铁山刺梨逐渐成为了达州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铁山刺梨的种植历史、特点以及发展前景究竟如何?本文将为您一一揭开谜底。
铁山刺梨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而其正式品种的培育更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最初,铁山刺梨是在达州市区附近的铁山上种植,因此得名。随着品质的逐渐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铁山刺梨的种植范围也逐渐扩大至周边的各个县市。如今,铁山刺梨已成为了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并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广阔的销售前景。
铁山刺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铁山刺梨作为一种高营养、高品质的水果,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此外,铁山刺梨在国内外市场上也有着广阔的销售前景。据统计,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铁山刺梨。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品尝到这特色的水果,铁山刺梨的市场需求势必会进一步增加。
达州铁山刺梨作为当地的特产,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是一门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了解铁山刺梨的种植历史、特点和发展前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凝聚着农民智慧和汗水的果实。愿我们共同努力,让达州铁山刺梨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此文对达州铁山刺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有机会品尝到这美味的水果,相信您会被它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所折服。同时,通过铁山刺梨的发展和宣传,我们也可以为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有环城路。
达州市铁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规划依托川东生态旅游圈辐射,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底蕴,通过经济、生态、社会共融的发展模式,和谐共生的文化传承,多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体验,将四川铁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域打造成森林康体、山地休闲与巴文化体验一体化、复合型国际知名健康旅游圣地。
488米
铁山 ,又名铁尖山、铁嶂;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普宁县志》载:铁山,以崖石俱作铁色,故名”。铁山属孤立山脉,东、西、南三面是练江流域平原,北面绵延与广太镇大坪山紧接,方圆62平方公里,是广东省普宁市中部平原地区的一座小山脉,位于普宁市区北侧7.4公里处,与市区南部的大南山相望,练江北畔,洪阳镇南部,平地崛起,最高海拔488米。由流沙、燎原镇、大坝镇、麒麟镇、南径镇共同管理。
铁山寺因山得名,始建于东汉末年,公元前117年。汉武帝刘彻在位的第六年,设置了临淮郡,盱眙为临淮郡都尉治所。据《出三藏记集》上记载,严佛调为临淮郡,也就是盱眙。东汉桓帝(刘志)时,洛阳已成为汉地翻译佛经的中心,并在洛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作为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严佛调有才无报国之门,深感苦恼。
他从临淮郡辗转去了洛阳,在鸿濡寺结识了安息僧安世高。
安息僧欣赏他的博学多才,严佛调也受佛教思想的影响,遂出家修道潜心研究佛学并参与了译经,成为我国第一个(最早)的汉族僧侣,公元182年,严佛调回到了家乡临淮郡,主持修建了以铁山禅寺为主的几座寺庙,为其开山之道场。
他希望自己的开山道场像香火一直延续下去,能够铁打江山般牢固,因此取名为“铁山寺”。
他研究佛学数十载,第一部汉僧佛教著作《沙弥十慧章句》就是他所著。据《出三藏记集》记载,他译著有《法镜经》等。铁山寺历代扩建,到明万历年间,寺庙规模达到鼎盛,形成以铁山寺为中心,汪姑寺、清凉寺、龙山寺等十四座寺庙群落,被称为苏北、皖东地区的“小九华”,僧尼达到千人。清末铁山寺被山匪所占,最终毁于战火。为了满足当地佛教文化的需要,铁山禅寺于2001年10月3日举行大雄宝殿奠基仪式,现已完成大雄宝殿、山门殿建设,在建的工程是天王殿。大雄宝殿高度为24.8米,占地880平方米,比扬州的平山堂还要高大,为苏北第一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