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1月10日。
2001年11月10日当地时间18时34分,在这里召开的多哈会议上,一记小小的木槌敲开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15年的谈判与等待之后,在世纪之初,WTO终于接纳中国成为它的第143个成员。
敲槌的是会议主席,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大臣卡迈勒。他说,这个晚上很特殊,“中国作为世界的1/5加入WTO,未来许多贸易日程会包括中国在内,再次祝贺中国人民。”
欧盟贸易代表拉米在随后的发言中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WTO历史上的伟大飞跃。”
从1986年7月10日,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钱嘉东代表中国政府,向关贸总协定递交申请,要求恢复中国的缔约方地位,之后,中国复关、入世谈判拉开序幕。15年漫长的复关入世谈判,跨越了两个世纪,中国谈判代表团团长换了4任。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法律文件,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签字后同各国代表一起举杯庆祝。
2001年11月10日当地时间18时34分,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标志着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是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列的现今全球最具广泛性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前身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加入世贸组织,充分展示了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赢得了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力地扩大了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是:
1、必须按章程规定的程序和期限履行接受世贸组织章程和乌拉圭回合各项多边协定的手续;
2、必须按乌拉圭回合各项多边贸易协定作出关税减让表和各种非关税承诺表;
3、必须在服务贸易领域作出具体的市场准入承诺表。
自1986 年7月10日中国正式向WTO前身——关贸总协定(简称GATT)递交复关申请起,中国跨入WTO的门槛,整整用了1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感慨地说:“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
在这15年间,中美之间共进行了25轮“马拉松式”谈判,这场“世纪谈判”进程几度跌宕,数次山重水复。期间,中国换了4任团长,美国换了5位贸易谈判代表。
随着多哈的这声槌响,中国长达15年的复关和入世谈判历程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中国敞开臂膀去拥抱世界经济,揭开了改革开放新征程的序幕。
从1986年正式递交“复关”申请算起,中国入世谈判经历了15年的漫长历程。如此跌宕起伏、艰苦卓绝的谈判,在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上,绝无仅有。为什么一定要入世呢?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复关及入世谈判代表团第四任团长、首席代表龙永图说,一开始就是为了“平等”,要“争口气”。
龙永图:我们当年为什么用那么大的精力、耐力去坚持15年的谈判,就是我们有这样一种信念,中国必须成为全世界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当时的关贸总协定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100多个国家都是成员,为什么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被排斥在外?我耿耿于怀,坚持了很多年就是要争取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平等的地位。
1. 东坡吟
傲世世间无天险,
大江东去去不还。
诗情弛骋大江北,
画意纵横大江南。
大气大势大手笔,
大仁大义大风范。
梦里两人常相见,
醒来只隔数百年。
2. 昆 仑
欲往何处觅雅训?
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
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
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
一泻君子千古恨。
2001年11月10日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 2001年11月11日 中国在多哈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2001年12月11日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成员被批准加入世贸组织一个月后方能生效,才正式成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关于中国入世,当时有许多人诗兴大发,写了好多诗词。这里举一例。
“七律 入世
丝绸故通三千载,肇始发根源我家。
汉帝好乘西域马,大秦爱饮禹方茶。
郑和船队下非海,马可游踪遍夏华。
今日源流归故道,喜闻商旅满天涯。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年,坎坷行进,逐渐繁荣,现在已是“出口进口通天下,华夏家园处处春”。诗词更是数不胜数,如百花争艳。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过程中,展现了其卓越的谈判技巧。本文将探讨中国在世贸谈判中的技巧和策略,探索其背后的成功秘诀。
1. 维护国家利益
在世贸谈判中,中国始终坚守维护国家利益的原则。中国深知自身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因此能够根据自身利益制定合适的谈判策略。中国通过坚决捍卫自身利益,保护本国产业,确保在谈判中取得有利条件。
2. 坚持双赢原则
中国在世贸谈判中始终坚持双赢原则,即通过与其他成员国达成互利共赢的协议。中国深谙合作的重要性,注重寻找各方共同利益的交汇点。通过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开放,中国在世贸体系中成为了受益者和贡献者。
3. 直面挑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中国通过积极应对挑战,主动解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中国秉持着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各方进行积极的对话和合作,使得世贸谈判不再是一纸空文。
4. 强大的谈判团队
中国在世贸谈判中拥有一支庞大而强大的谈判团队。这支团队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中国谈判团队能够通过充分研究和分析,制定出全面而有力的谈判策略,使中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
5. 高效的沟通
沟通是世贸谈判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国谈判团队擅长通过高效的沟通与其他成员国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中国注重倾听各方意见,积极回应关切,通过平等互信的交流,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6. 外交手段的灵活运用
在世贸谈判中,中国善于运用外交手段,与其他成员国展开广泛合作。中国通过外交渠道,积极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争取更多支持和合作。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7. 长远规划与耐心
世贸谈判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中国在谈判中始终保持着长远规划和耐心。中国谈判团队始终与时俱进,坚持原则与灵活并行。他们深知谈判的复杂性,因此能够以耐心对待每一个谈判环节,确保最终达成符合中国利益的协议。
总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成功不仅归功于其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更得益于其出色的谈判技巧和策略。中国通过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双赢原则、直面挑战、强大的谈判团队、高效的沟通、外交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长远规划与耐心,成为世贸谈判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15年。
中国政府于1986年7月申请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并开始同缔约各方进行谈判。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开始与世贸组织成员国逐一进行拉锯式双边谈判,其过程跌宕起伏,中美之间的谈判尤为复杂艰难。从“复关”到“入世”,中国进行了长达15年的谈判。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