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脐橙产地之一,然而该地区的种植环境却并不十分优越。赣南脐橙种植面临许多不利的自然条件,这对种植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将探讨赣南脐橙种植的不利自然条件,并提供一些应对之道。
高温高湿:赣南地区夏季气温普遍较高,湿度也相对较大。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对脐橙的生长发育不利。高温容易导致果实脱水和营养流失,高湿则容易造成果实发霉和病虫害滋生。因此,种植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灌溉和多次喷洒防病虫害药剂,以保证脐橙的产量和质量。
陡峭山地:赣南的山地地形十分陡峭,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水分保持能力差。这对脐橙的生长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土壤贫瘠,种植者需要通过施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来改善土壤的肥力。另外,对于陡峭的山地地形,种植者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如建设梯田和搭建护坡网,以防止水土流失。
多雨多雾:赣南地区年降雨量较多,雨季较长,雾气也比较大。这种多雨多雾的气候条件对脐橙的种植来说既有利又不利。雨水可以满足脐橙的灌溉需求,但长期高湿环境容易导致果实病虫害的滋生。因此,种植者需要合理安排排水系统,以充分利用雨水并避免过多积水。此外,及时喷洒杀虫剂和防霉剂也是必要的。
昼夜温差大:赣南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秋季。这种大温差对脐橙的果实颜色和口感有很大影响。过大的温差可能导致果实变色不均匀或提前成熟。种植者需要密切关注温度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如遮阳网覆盖或调节灌溉水温,以保证脐橙的品质。
虫害病害:赣南地区脐橙种植受到各种虫害和病害的威胁。常见的脐橙害虫有柑桔蚧、红蜘蛛和脐橙象等,常见的病害有黑斑病、黄龙病等。这些虫害和病害会严重影响脐橙的产量和质量。种植者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定期巡视,发现害虫和病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和剪除病残枝。
总结:赣南脐橙种植面临诸多不利的自然条件,但只要种植者采取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就能克服这些困难,获得丰收。高温高湿、陡峭山地、多雨多雾、昼夜温差大以及虫害病害,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合理的灌溉、施肥、排水、防治以及温控管理来解决。赣南地区的脐橙种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在种植者的努力下,赣南脐橙必将茁壮成长,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好的收益。
适合玫瑰花种植的环境条件
1、光照
玫瑰花比较喜欢光照充足、地势高燥的环境。尤其是食用玫瑰,每天至少需要6个小时以上的日照,才能长出高品质的花朵。如果缺乏阳光照射,植株就不容易开花,但不能在白色墙体等反射建筑物下种植,因为日光反射特别容易灼伤叶片,对玫瑰花花芽的形成十分不利。
2、温度
食用玫瑰喜温暖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25度,如果温度过高,也不适合玫瑰花的生长。当温度高于35度时,整个植株发育不良,叶子容易变黄。玫瑰花植株的耐寒性较强,在零下10度的极端天气中,仍旧可以安全越冬。在昼夜温差大的种植环境中,开花数量会随气温升高而增加。食用玫瑰一般在2月中旬芽萌动,3月上旬展叶,4月上旬现花蕾,5月盛花,11月下旬开始落叶,随后进入冬季休眠期。
主要就是封冻期长达3-5个月.河流补给以春季融雪为主,占55%.
所以春季流量大,占总流量的60%,此时水位最高.此外沿河建有多座水利枢纽.因为伏尔加河水深,水势平稳,沿途经过的城市也多,两岸比较富饶,所以水上航运发达。地形-地势起伏要小,河流落差不能太大
径流-河流要有一定的径流量
气候-降水要相对均匀
东北平原耕种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短。应该采取措施:种植耐寒农作物;大城市周围发展温室农业;夏季种植生长期短的农作物,例如玉米。
东北平原种植业不利条件: 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不能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仅能种植如: 春小麦、甜菜、大豆,并且只能作到一年一熟,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有利因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产口的品质较佳; 2气候寒冷,病虫害少,不需施农药; 3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土壤肥沃;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
答案B
地下采矿活动形成的采空区,不仅会造成地面沉降,还会破坏地下水的自流循环。废矿石的堆积,不仅侵占农田,破坏土地资源,还会造成大气和水体污染。地下采矿活动深入地下的深度相对较小,不可能诱发岩浆活动。
有风浪。
平台的成本高。油井一旦出事故不易处理。泄漏事故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交通不便: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耕地不足:贵州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2002年底,贵州省实有耕地面积176.94万公顷,比2001年减少6.29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5公顷,远低于全中国平均水平。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
①芦苇被大规模地开发加工利用,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③气候恶化,最终造成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差。
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各要素作为整体部分在发展,反映整体的特征;某一个要素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季风水田农业多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但是该地区又会受同时期的集中降水而导致洪涝灾害,另外,不同地区其情况各不相同,长江中下游地区还会受到伏旱天气影响。
江汉平原,人多地少,水旱灾害频发。汉江谷地为冷空气南下的重要通道,江汉平原首当其冲,春、秋季节常发生低湿阴雨,使旱稻烂秧机率及二季晚稻空壳率较高;若遇梅雨过长、暴雨多的年份,初夏易遭洪涝;盛夏常为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秋季又多晴朗天气,故伏、秋干旱频次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