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钙溶解后生成硫酸钙沉淀。
会,实际上分两步反应, 第一步 Ca(OH)2 + FeSO4 = Fe(OH)2 + CaSO4 第二步 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看题目的要求咯,主要反应物的沉淀符号 生成物呈碱性
能反应,生成物溶解度下降是反应动力。或者说,可以近似把硫酸钙看做是不溶物。 强酸制弱酸,强碱制弱碱这个规律不是个足够强的规律,有很多例子是违反这个规律的,因为有更强的规律要遵守。比如硫化氢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和硫酸。 中强碱是个工业概念,不是化学学术概念。碱性强弱与其溶解性也不是严格对应的,比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钙不溶于水但为强碱,氨气(一水合氨)和甲胺溶于水但为弱碱。
亚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
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Ca(OH)2 + Na2SO4 = CaSO4↓ + 2NaOH;
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 H2SO4 == CaSO4↓+ 2H2O;
氢氧化钙固体与稀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当然反应了,酸碱中和
H2S+Ca(OH)2==CaS+2H2O
能
CaSO4+Ba(OH)2=BaSO4沉淀+Ca(OH)2
Ca(OH)2+K2SO4→CaSO4↓+2KOH
反应物浓度高的时候是可以进行的,原理是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不同,CaSO4比反应物要更难容,因此会产生沉淀 。同样原理的,例如在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会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就是碳酸氢钠,虽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可溶,但是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碳酸钠要小。 再比如在氯化银中通入硫化氢,白色沉淀会变黑色,那是硫化银。原理就是由一种难溶物转化为一种更难溶的物质。
2HSO3^- + Ca^2+ +2OH^- =CaSO3↓+SO3^2- +2H2O
氢氧化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a(OH)2,Mr74.10。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是一种白色六方晶系粉末状晶体。
氢氧化钙是一种强碱,具有杀菌与防腐能力,对皮肤,织物有腐蚀作用。
硫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酸式盐,化学式为CaSO4,主要用作吸湿剂、干燥剂、增稠剂、膨松剂、面粉处理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