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成本法?

时间:2024-09-29 10:24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公允价值成本法?

公允价值法,是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变现现值法和现值法等会计准则体系中最重要的资产评估方式之一。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为了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出现利润操纵,准则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即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计量。

对每一项会计要素,基本准则都无例外地强调只有在能够可靠计量条件下才可确认。

二、成本法按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是购买方所支付的公允价值,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公允价值是用来算商誉的,不是用来借长投的。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是被合并方账面价值乘所占份额;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特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权益结合法,即对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按照原账面价值确认,不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不形成商誉。

合并对价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权益项目.在权益结合法下,将企业合并看成是一种企业股权结合而,关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以固定资产作为合并对价,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非货币性资产对价取得时,要以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的,但是你说答案里还要加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由于投资者用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时,就必须对非货币性资产做处置处理的,既然是处置,那就得将属于该资产的减值准备一并转出,你所看到的一定是减值准备的转出。

三、什么是公允价值选择权?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假设A从银行借入一笔款项,但将其用于证券市场上的股票投资,则负债方属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而资产方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

即使两者的初始计量金额相同,但在后续计量过程中,资产方要确认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而负债方只需按摊余成本计量利息支出,不需确认公允价值变动,这样两边后续计量的属性不同,无法真实反映整个主体面临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等金融风险敞口情况。

此时可以选择将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这样通过净资产和净损益的变动可以直观地看出公允价值的净变动头寸的影响。

四、采用成本法评估土地使用权价值时,影响因素包括利息吗?

采用成本法评估土地使用权价值时,影响因素包括利息。

解析:运用成本法评估地价要注重分析地价中的成本因素,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使用土地必须支付地租,由于开发土地投入的资本及利息也是构成地租的费用内容,因此成本法的基本公式可表述为:土地价格=土地取得费+土地开发费+税费+利息+利润+土地增值收益成本法又称为成本逼近法、承包商法、原价法或重置成本法等,是依据开发或建造待估不动产或类型不动产所需要的各项必要费用以及正常的利润、利息和税费各项正常费用,从而确定待评估对象价格的方法,采用成本法估价出的价格称为积算价格。利用成本法评估土地使用权价格,是以开发土地所耗费的各项费用之和为主要依据,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利息和应缴纳的税金及土地使用权收益来确定土地价格。成本法一般适用于新开发土地的估价,特别适用于地产市场不发达,很难找到交易实例,并且无法利用市场比较法等方法进行估价的土地,也比较适用于对一些既无收益又很少有交易情况的学校、公园等公共建筑、公益设施等特殊性土地的估价。

五、请教一个问题,将自用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

现在处置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是转入其他业务成本的,而不是其他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部分在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也是直接转入其他业务成本的。若是自用房地产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或存货跌价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开发产品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对应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若是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是对映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