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储户控制存款的金额不超过50万元,哪怕银行倒闭破产了,我们这些钱和收益都能得到保险公司的全额赔偿。
当初海南发展银行宣布倒闭破产,而相应的存款和债务由当地的工商银行以及其他银行分别接管,储户只需要带着存款凭证,存折,存单等等到当地的工商银行就能办理取款手续。
海南发展银行是第1个倒闭的银行,但是在当时所有在银行内存有钱的储户,存款都得到了100%的赔偿。
1 购房人需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2 破产清算导致房企倒闭,购房人的权益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购房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通过法院起诉追回损失或者参与破产清算程序等。3 另外,购房人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应该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同时,购房人可以购买房屋买卖风险保险等产品,以规避风险,保障自己的利益。
第一,企业破产清算时,是用资产负债表左侧资产部分清偿右侧上方债务。
因为资不抵债,所以破产。资产负债表右下方的股东权益不是企业资产,不能简单的与资产划等号进行对应,全部资产用于偿还债务都不够用,哪里还会有剩余资产给你去对应资本公积金呢?因此不存在提出资本公积金对应的资产的问题。第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解释中的“其所认缴的出资额”指的就是注册资本中所认缴的部分。五矿集团在央企中地位,战略储备,生产资料重要地位。
公司在不破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的形式来处置公司的全部财产。
1、企业破产程序终结以后,如果原职工要求将其居住的公有房屋使用权买断为所有权,可要求尚未撤销的破产清算组或原企业上级主管单位办理公有房屋出售手续,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
2、房地产交易部门对原企业主管单位出售房屋主体资格提出异议的,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可以法院名义出具证明,表明原企业上级主管单位有合法资格处理破产企业职工福利性公有住房的出售事宜。
3、破产企业为全民所有企业的,根据《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规定,破产清算时破产企业职工的福利性公有住房不计入破产财产。4、企业破产程序终结后,如果原职工要求将其居住的公有房屋使用权买断为所有权,可要求尚未撤销的破产清算组或原企业上级主管单位办理公有房屋出售手续。
5、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房地产交易部门对原企业主管单位出售房屋主体资格提出异议的,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可以法院名义出具证明,表明原企业上级主管单位有合法资格处理破产企业职工福利性公有住房的出售事宜。
国有企业福利房拆迁补偿标准
1、主要是看你是否取得了房屋所有权。被拆迁人是指房屋的所有权人,如果福利分房如仅指你与单位之间为承租的关系,一直没有办理购买或产权变更手续,则你不能作为被拆迁人而享有拆迁补偿,但你可以作为承租人要求单位给予你一定的经济补偿或继续承租其新取得的房屋;
2、如果已购买了单位的公房,则你作为被拆迁人享有包括面积补偿在内拆迁补偿。如果没有购买单位公房,也可以与单位协商,现在购买单位公房,然后做为被拆迁人享有拆迁补偿的权利。
3、拆迁已购公有住房,拆迁人应当按照被拆迁房屋的房地产市场评估价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政府对被拆迁人不再提供经济适用住房。被拆迁人住房超过房改政策规定的标准的,拆迁人应当扣除超标部分的补偿款中属于应当上缴财政或者返还原售房单位的部分,并分别上缴或者返还。
以上就是国企改革解散福利房应如何处理?国有企业福利房拆迁补偿标准的相关内容,现代商品住房推向市场化是很好的抉择,已有住房保障问题解决不好,归根结底不是住房市场化造成的,恰恰相反,而是市场化不深入造成的。
幼儿园申请破产后,破产前教育局给到幼儿园的补贴款通常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以下是一般的处理流程:
1. **资产清算**:幼儿园破产后,会进入资产清算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园的所有资产和负债将被详细列出,包括教育局给予的补贴款。
2. **债权申报**:幼儿园的债权人(包括教育局)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教育局作为债权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对幼儿园的债权。
3. **债权确认**:破产管理人会对申报的债权进行审核确认,确保所有债权都得到适当的处理。
4. **资产分配**: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幼儿园的资产将在清偿债务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配。通常,员工的工资和福利、税收、优先受偿的债务等会先行清偿。
5. **剩余资产分配**:如果资产在清偿上述债务后仍有剩余,剩余部分将按照破产法的规定分配给其他债权人,包括教育局。
6. **破产终结**:在完成资产分配和破产程序后,幼儿园的破产将正式终结。
需要注意的是,破产程序中的具体操作和法律规定可能会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中国,破产案件通常由法院指定的破产管理人负责处理,教育局作为债权人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债权申报和债权确认。
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以获取具体法律意见和指导。同时,破产程序中的透明度和正当性对于保护各方权益至关重要。
文/ 金错刀频道
2017年,全网都在寻找贾跃亭。
当时乐视拖欠供应商款项、爆发资金链危机,贾跃亭成了老赖,让别人为他的梦想“窒息”。
最近,一家负债累累的造车企业也在寻找董事长。
在多年拖欠员工工资、生产基地停产的情况下,董事长直接失联,连儿子都说找不到父亲。
比“人在美国”、“下周回国”更为魔幻的是,几天后,董事长直接传出“非法倒卖土地”被捕的消息,还被网友痛骂是“老赖”。
这家企业,就是最早推出SUV车型的造车鼻祖华泰汽车。
但是如今,很多人听都没听过华泰。
因为华泰汽车这个名字,几乎从汽车圈销声匿迹了。
2019年,就有经销商曝出一个月只卖三四辆,如今,更是惨到4s店几乎都没了。
一方面,它被曝出销量造假,上报的数据,中汽协拒绝采纳。
另一方面,负债百亿,还因为拖欠工资,员工直接当街拉横幅控诉。
好好一个车企老字号,怎么就跟老赖扯上了关系?
华泰曾经有着令无数同行眼红的资本。
论时间,华泰2000年创立,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整车企业。
论背景,华泰汽车抱上了大腿——韩国现代。
论资金,华泰老板张秀根是个包工头,早年在房地产赚得盆满钵满。
集结天时地利人和,华泰一出手,就来了个王炸。
与韩国现代合作后,2003年,华泰特拉卡上市首年即卖出1.5万辆,成为“市场增长最快车型”。
而2005年,合作引入的华泰圣达菲,直接成了“CCTV年度SUV车型”。
由于华泰汽车最早生产出第一辆国产SUV,一度被称为“国产SUV鼻祖”。
华泰趁热打铁,又推出了华泰B11、宝利格等车型。
华泰B11,直接赤裸裸山寨宾利。华泰宝利格,则是跟保时捷卡宴来了个“撞脸”。
在2010年以后,虽然与韩国现代分手,但是华泰靠着吃老本,日子过的也不算差。
到了2017年,销量还一度超过了10万辆。
大热的新能源风口,华泰也赶上了先发优势。
在宣布入局新能源不久,华泰就大胆放言,已经掌握核心技术: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
甚至冲出亚洲,到德国慕尼黑建立研发中心。
放眼整个新能源市场,蔚小理还没诞生,吉利、比亚迪也没发力,都不是华泰的对手。
但那时的华泰,似乎还没意识到危机。
有华泰的城市经理回忆,撤掉现代车标后,当时华泰宝利格和新圣达菲都是第一年卖得好,后来销量越来越差。
但关于这一切,董事长张秀根完全不知情。
这是因为,每当新车下线,华泰的员工往往会将调试过千百次、表现最好的产品交给张秀根试乘。
“董事长对自己的产品特别有自信,但他并不知道实际情况。”
张秀根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暂且不提,总之,当时华泰意气风发地喊出“中国自主汽车第一品牌”口号,跟外界承诺2018年销量达20万辆,2020年突破50万辆!
然而现实狠狠打了华泰一耳光。
2018年,华泰不仅没有实现销量目标,反而被曝出破产、研发人员出走、生产基地停产等负面消息。
此后,华泰的销量数据越来越谜,2021年,中国汽车协会更是直接掀开了华泰的遮羞布:
销量造假。
华泰自称2018年销量为11.99万,但中汽协拒绝采纳华泰的销售数据,并代之以“0”。
官方一表态,让华泰彻底成了造车界的笑柄。
奇怪的是,跟华泰衰落的趋势相反,创始人张秀根的钱包却越来越鼓。
2018年张秀根以138亿的身价位列中国富豪榜第137位,2019年8月,更是登上全球富豪榜: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116名。
张秀根
显然,成为富豪的背后,张秀根不是靠卖车。
这些年,华泰只干了几件事:那就是拿造车项目换土地、换煤矿、换资金。
第一步,包装潜力股人设,大薅政府羊毛。
早年,车企是各地政府的香饽饽。
蔚来在生死存亡之际,曾回到家乡合肥,当地政府掏出70亿,拯救了蔚来,李斌形容政府“就好像是往二级火箭投入燃料”。
早在2005年,华泰也获得过如此待遇。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画出10年大饼:将达到30万辆整车生产产能、年产值600亿元。
当地政府信了华泰所谓的长期价值,投桃报李,直接回了个豪华大礼包:
让华泰低价获得了6000多亩土地、10亿贷款,以及两处煤矿。
第二步,疯狂倒卖,让银行当接盘侠。
华泰拿到土地以后,不是建厂,而是转手就作为抵押物获得银行贷款。
光是两处煤矿的转手交易,就让华泰汽车足足赚了40亿,比苦哈哈卖车来得快多了。
为了获得更高的授信额度,华泰还相继入股多家地方银行,在过去十多年里,向银行频繁质押土地,换取了几百亿现金。
这也导致,沉迷于资本游戏的华泰,重心越来越不放在造车上。
第三步,利用信息差,地方政府连环骗。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华泰的大饼越来越敢吹。
2018年,当时鄂尔多斯政府已经起诉华泰汽车,天津华泰也已经停产,可是华泰依然脸不红心不跳,南下湖南株洲,继续拿着造车项目忽悠当地政府。
湖南政府并不知道华泰的“前科”,一切合作顺利推进,从项目签约到交地完成,只用了41天。
靠夸大公司前景,华泰把“空手套白狼”玩到了极致。
当然,无论换土地、换煤矿还是换钱,对外的说辞都没变过:给自身的造车业务回血。
但钱到手了,至于怎么花,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些钱不仅没用到造车上,也没用到员工身上,甚至也没用来还债。华泰2019年的负债高达294亿元,而账上的存款仅有13万元。
比起张秀根去哪了,人们更关心的,是钱到底去哪了。
这些年像华泰这样造车圈地的车企不在少数。
在汽车成为地方政府的重点补贴对象后,一些企业,一上来就是奔着骗钱去的。
比如最知名的老赖绿驰汽车,曾举办一个极度豪气的发布会,大爷大妈们挤在发布会现场。
创始人站在金碧辉煌的大厅舞台上,激昂宣扬要“成为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换来地方政府1000亩地,又白嫖了长安汽车多年,结果一辆车都没造出来。
再比如,从创立之初,就喊出“要打造中国超跑”的赛麟汽车,将江苏如皋国资拉下水,骗钱骗地坑了国家66亿,最后只造出了几辆“老头乐”。
与这些横空出世的骗子不一样,被央视背书过的老字号华泰,一开始还是想好好造车的。
它还曾喊出“坚持自主研发”、“世界领先变速器”等口号。
但它推出的首款自研车型宝利格技术,以及号称采用德国技术开发的轿车路盛E70,市场并不买账,销量惨淡。
一度被华泰寄予厚望的主力车圣达菲,刚上市后,就被车主投诉换挡、发动机等质量问题。
最终销量惨淡,一个月卖不到3000辆,不及当年现代合作圣达菲的1/3。
失去外资大腿,华泰的实力捉襟见肘。
新品扑街,对于任何车企都是再正常不过,然而华泰不但没有好好反思问题出在哪,反而越来越“摆烂”了。
人们发现,华泰连汽车的核心技术——发动机都是靠外购,并不是自己研发。
特拉卡的2.0L发动机,被人扒出是来自东安三菱,1.8T发动机也来自上汽。
另外,华泰汽车明显的劣质用料、过于山寨的车型,都体现不出造车的真诚,反而越来越凸显其东拼西凑的山寨本质。
华泰汽车前员工直言,“感觉他们已经放弃汽车业务了”。
毕竟当时靠倒卖土地、搞金融来钱更快,而造车,既费时间又费钱,还有可能费力不讨好。
面对造车的挑战,华泰选择了逃避,踏上了捷径。
但是,这也是一条不归路。当初靠夸大公司前景换来资源,当销量下滑以后,华泰只能造假,勉强维持表面的繁荣。
一个车企,不在造车技术上维持竞争力的那一刻,就决定了结局。
2019年,网上流出一份“四家车企申请破产进行供应链风险排查”的消息,其中,就有华泰汽车。
2021年,鄂尔多斯、天津等多地政府发布公告,华泰旗下的未开工土地将无偿收回。
华泰东山再起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
如果当初选择迎难而上,继续死磕造车技术,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这些都是未知。只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它选择摆烂的时候,注定翻盘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