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 南线:都兰——353km——格尔木——494km——花土沟——总里程为847km; 北线:都兰——212km——德令哈——203km——大柴旦——476km——花土沟————总里程为891km。
5小时1分钟 | 约425.2公里 | 12个红绿灯| 途经:共茶高速、茶格高速西宁从起点出发,沿南气象巷行驶224米,左转进入西关大街沿西关大街向西北行驶238米,右转进入同仁路沿同仁路向东北行驶552米,靠右向东北行驶322米,直行进入西塔高速沿西塔高速向东北行驶828米,直行朝(大通|湟源)方向进入京藏高速沿京藏高速行驶3.2公里,靠右行驶456米,右前转进入京藏高速沿京藏高速行驶17.3公里,直行进入西湟一级公路沿西湟一级公路向西行驶13.2公里,靠左向西行驶602米,直行进入西湟一级公路沿西湟一级公路行驶16.4公里,直行进入湟西一级公路沿湟西一级公路向西行驶413米,右转进入环岛行驶73米,右前转离开环岛沿湟倒公路行驶46.0公里,直行进入共茶高速沿共茶高速行驶196.5公里,直行朝(格尔木)方向进入茶格高速沿茶格高速行驶126.0公里,靠右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新华街沿新华街向西行驶510米,右转进入希望街沿希望街向北行驶133米,右转向东行驶29米,到达目的地都兰县
西宁到都兰 用时最长大概为:5.35小时(始发车站:西宁客运中心站,发车时间:13:00,票价:93元,里程:428公里,车型:大型高一), 用时最短大概为:5.35小时(始发车站:西宁客运中心站,发车时间:13:00,票价:93元,里程:428公里,车型:大型高一)
海西州:
南线:都兰——353km——格尔木——494km——花土沟——总里程为847km;
北线:都兰——212km——德令哈——203km——大柴旦——476km——花土沟————总里程为891km。
;驾车路线:全程约343.9公里;起点:都兰县;
1.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新华街行驶1.6公里,直行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920米,直行进入京藏高速;
3.沿京藏高速行驶323.1公里,在G109/格尔木/大柴旦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2.2公里,左转进入京拉线;
5.沿京拉线行驶11.2公里,直行进入黄河东路;
6.沿黄河东路行驶2.6公里,右转进入察尔汗南路;
7.沿察尔汗南路行驶830米,直行进入察尔汗中路;
8.沿察尔汗中路行驶990米,右转;
9.行驶30米,到达终点;终点:格尔木市
鞍钢集团目前拥有铁矿山:弓长岭、大孤山、齐大山、东鞍山、眼前山等几座,还有锰矿一个、石灰石矿2个。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山钢铁)是鞍钢集团的区域子公司,始建于1916年,前身是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鞍山钢铁成立于1948年12月,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被誉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是“鞍钢宪法”诞生的地方,是英模辈出的沃土,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怀化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视已发现各类矿产60种,已探明储量的有38种。现有各类矿产地415处,其中起大型1处,大型19处,中型42处,小型矿床及矿点353处。全市主要及优势矿产为煤、金、铜、铅、锌、锑、钨、锰、钒、重晶石、磷、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玻璃沙石、饰面花岗岩、金刚石等22种,累计探明各类资源总量28.9亿吨,目前保有资源量24.22亿吨,列全省第四位。
420.8公里
都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南部。都兰(蒙古语意为“温暖”),总面积4.527万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总人口近10万人。以汉族为主,还有藏、蒙古、回、土等少数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察汗乌苏镇,距州府德令哈市205公里,省会西宁市428公里。1都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隅,全境可分为汗布达山区和柴达木盆地平原两种地貌类型。戈壁、沙漠、谷地、河湖、丘陵、高原、山地等地形依次分布。境内有沙柳河、托索河、察汗乌苏河等大小河流40多条。属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2.7℃,最低极端气温为-29.8℃,最高极端温度达33℃。年均降水量179.1毫米。1都兰县辖4个镇、4个乡,是青海省的十大资源县之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
都兰县海拔5536米。都兰县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县,是青海省的十大资源县之一,都兰县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其境内拥有柴达木河流域湿地、热水古墓群、塔温他里哈遗址等旅游景点。久远的历史,深遂的文化不仅极大丰富了都兰县的旅游资源,同时也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青海都兰县香日德农产面积291.2平方千米。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60千米。人口0.9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蒙古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23.6%、藏族占10.8%、蒙古族占2.3%。辖沙珠玉、得胜、查汗毛、上柴开、下柴开、中庄、柴新、上柴源、下柴源、新源、新华、沱海、兴胜、永胜14个村(牧)委会。民国时设香日德局。1950年设香日德区,1955年设香日德乡后仍属香日德区,1958年改为香日德公社,1984年改为香日德乡,1985年改为香日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