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餐厅实际情况,原材料类:米、面、油、肉、水产品、干菜等由综合办公室、采购组负责统一采购。蔬菜、调料等由托管方负责人(厨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采购。
2按照采购计划对采购产品数量、质量、价格进行核实验收后填写《餐厅物质入库单》,并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人、采购人、厨师共同签字确认,办理入库手续。综合办公室负责对采购产品的质量进行定期抽查验收,如有质量问题应及时退回。
货架上应对每类每批食品严格标明采购日期、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及最终保质时限,做到帐、卡、物相符,挂牌存放,并做到先进先出。便于食品原料的安全储存和减少损耗,方便存货和取货,易于查找,出入库快。
4.3.2经常检查所存放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霉变或包装破损、锈蚀、鼓袋、胖听等感官异常、变质时做到及时清出,清出后在专用区域内落地另放并标明
填写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现场检查记录内容如下:
一、劳动防护1.未按规定穿戴好本岗位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
2.下井时,不按规定携带照明灯具。
二、定位管理违章行为1.工具摆放凌乱。
2.行车路线上有大块矸石、铁件等。
3.风、水、电、电缆敷设不符合安全要求。
三、违反劳动纪律1.擅自更改或不执行指令。
2.不遵守乘罐制度。
3.损坏安全设施。
4.在易燃易爆场所、罐笼内、设备检修场吸烟。
5.损坏通风设施。
6.上岗前及班中饮酒。
7.脱岗、串岗、提前离岗。
8.井下睡觉或在不安全场所休息;
四、顶板检撬作业违章行为1.作业面无顶钎。
2.作业前未敲顶问帮;
3.撬碴时,无人监护。
4.用台车、铲运机进行撬碴。
五、溜井管理违章行为1.溜井未及时安装格筛。
2.溜井内倒放杂物(泥浆、砂浆、铁器、毛石、水)等。
3.运矿时,放空溜井。
4.溜井口无照明,或照明损坏后未及时修复。
5.溜井口无警示标志牌,或标志牌损坏后未及时修复。
六、电耙作业违章行为1.电耙开动前没有确认电耙道内是否有人的,未空载运转三十秒后就开始作业的。
2.电耙绳接头超过25厘米。
3.电耙启动时,先按启动按钮,后用铁壳闸刀送(断)电的。
4.电耙阻力过大而强制运行的。
5.电耙两个刹把同时按下的。
6.电耙立柱不稳而开车的。
7.漏斗口上方有浮石,未及时处理。
8.开动电耙前未检查顶柱及电器设备。
9.电耙安全设施不全。
10.电耙周围杂物太多。11.下班后,闸刀手柄未拉下来。
七、电气设备违章行为1.开关无盖。
2.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的。
3.开关板设置不合要求的。
4.电缆和照明线的悬挂或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5.电缆与铁质风(水)管交叉敷设,或平行敷设安全距离不足。
八、人行道违章行为1.人行道照明未使用36v安全电源。
2.人行道上摆放工具、大块千石等九、采场管理违章行为1.采空区边界区域无明显标识。
2.采空区边界区域无安全防护网。
3.在采场底部结构放置杂物。十、凿岩作业违章行为1.打眼工进入工作面未先做好四件事:检查通风、检查和处理顶帮浮石、洒水(冲洗工作面15米)、检查处理盲炮。
2.打干眼、老眼。
3.开风、水前未先检查好,风、水管接头是否牢固。
4.跨骑在凿岩机上进行打眼。
5.打眼时未随时注意帮板的岩石变化情况,发现问题未及时停机处理。
1、 采购计划
采购员应根据请购单和公司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制订采购计划。
2、 供应商的选择和考核
考察供应商是否达到自己的要求。
3、询价、比价、议价
4、合同的签订
买卖双方经过询价、报价、议价、比价及其它过程,最后双方签订有关协议,合约即告成立。
5、交货验收
交货验收,采购员必须确定货物品种、数量、质量、交货期的正确无误。
6、质检
货物质检合格则入库,不合格的,需安排补救和退货。
7、财务结算
货物入库后,财务结算。
严格意义上来讲,采购的基本流程有七步,包括采购计划 、 供应商的选择和考核、询价和议价、合同的签订 、交货验收 、质检 、财务结算。
原材料在采购时,计入”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科目,验收入库后,计入”原材料“科目,委托加工时,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科目。
原材料消耗时,按领用原材料的部门,分别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
原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外购半成品等。
原材料可分为: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原材料按其存放地点可分三类:在途物资,库存材料,委托加工物资。
原材料盘点表是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方式将公司的原材料进行统计和汇总,一般包括原材料名称、单位、数量、进货时间、出库时间等信息。
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确定盘点的原材料范围和具体分类方式,例如按照类别、用途、采购渠道等方式进行分类编号。
2.然后逐一盘点每个原材料品种,记录其名称、单位及数量,同时记录相应的采购、入库和出库时间,以及当前库存量。
3.逐一对比盘点数据和原材料进销存记录,检查是否存在差异和问题,确保盘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最后汇总各类原材料的盘点数据,生成原材料盘点表,并根据需要进行汇总、比较、分析和调整,以便于企业做好后续的采购和库存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做原材料盘点表需要系统调查、仔细核对、认真汇总,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是的。
钢筋原材料报审表是一份用于报审钢筋原材料质量和数量的表格,通常由施工单位填写,然后提交给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在审核过程中,监理单位需要对钢筋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进行检查,并在表格上签字确认。
监理单位在审核钢筋原材料报审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检查钢筋原材料的质量。监理单位需要检查钢筋原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包括钢筋的强度、硬度、延伸率等指标。
2. 检查钢筋原材料的数量。监理单位需要检查钢筋原材料的数量是否与报审表上的数量一致,并对数量进行核实。
3. 签字确认。监理单位需要在钢筋原材料报审表上签字确认,表示已经审核过该表格,并对钢筋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进行了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监理单位在签字确认前,应仔细检查表格上的各项内容,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同时,签字确认后,监理单位应将签字盖章的表格交还给施工单位,作为钢筋原材料质量和数量的证明文件。
7.4 混凝土施工
主 控 项 目
7.4.1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7.4.2 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7.4.3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表7.4.3的规定。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2%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2%
注:1 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 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复称。
7.4.4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一 般 项 目
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第 32 页
3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 1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2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 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4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矿山企业财务会计涉及的科目有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成本类、损益类。
各单位由于经济业务活动的具体内容、规模大小与业务繁简程度等情况不尽相同,在具体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其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会计科目作为向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
扩展资料:
财务会计作用
第一,财务会计有助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规范企业行为。
企业财务会计通过其反映职能。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是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内的各方面进行决策的依据。
第二,财务会计有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成果、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第三,财务会计有助于考核企业管理层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企业接受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就有责任按照其预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接受考核和评价。
在木材加工行业中,了解木材原材料的计算明细表是非常重要的。木材原材料计算明细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计算木材的种类、数量和成本,从而更好地管理木材资源。下面是一个关于木材原材料计算明细表的详细介绍。
木材原材料计算明细表是一种用于记录和计算木材原材料的表格。它包含了木材的种类、规格、数量、单位和成本等信息。通过填写和更新木材原材料计算明细表,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我们所拥有的木材资源,以及其对应的成本和用途。
木材原材料计算明细表对于木材加工行业来说非常重要。以下是几个需要木材原材料计算明细表的理由:
填写木材原材料计算明细表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下是填写木材原材料计算明细表的一般步骤:
在填写木材原材料计算明细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总结起来,木材原材料计算明细表是木材加工行业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通过合理填写和使用木材原材料计算明细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木材资源,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火锅作为中国人喜爱的美食之一,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也逐渐走红。火锅店作为提供火锅服务的商家,不仅需要提供优质的食材和服务,还需要合理管理原材料的进出。本文将介绍火锅店原材料进出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管理。
原材料进出表是火锅店中用来记录原材料采购和使用情况的表格。该表格可以记录每种原材料的名称、规格、供应商、采购日期、进货数量、使用日期、使用数量等信息。通过记录和分析这些数据,火锅店可以了解原材料的消耗情况,优化采购计划,提高成本控制和食品安全性。
火锅店作为一个需要大量原材料的餐饮业态,合理管理原材料的进出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重要原因:
建立和管理原材料进出表需要以下步骤:
通过以上步骤,火锅店可以建立和管理一份高效的原材料进出表,更加科学、规范地管理原材料的进出。同时,建议火锅店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政策变化,确保在管控原材料进出的同时,也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
火锅店原材料进出表的建立和管理对于提高成本控制、食品安全和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火锅店应该重视原材料进出表的建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记录和分析。只有通过科学管理,火锅店才能更好地提供优质的火锅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希望本文对火锅店的原材料进出管理有所帮助,并希望火锅店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原材料进出表,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