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计算方法:减速比=输入转速±输出转速,链接的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的比值,如输入转速为1500r/min,输出转速为25r/min,其转速比则为:i=60:1
理论没一级减速比3-12,实际每级3.5-7.5比较常见,超出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受结构影响,速比太小,太阳轮就很大,速比小于3后太阳轮和和外齿圈一样大了,行星轮没有位置放;同理速比太大,太阳轮会变得很小,根本无法使用。
一级行星减速机的减速比一般都是一样的,这里以艾伺顿尔行星减速机一级减速比为例。一级行星减速机速比是:3、4、5、7、10。
选减速机,一般第一个参数就是说速比,而速比的表示方式为如: 10:1 简称 速比10 , 电机输出10转,经过减速机后为1转。
同时:输出力矩=(电机功率*损耗系数)*10 (损耗系数 如0.8,主要是看减速机输入轴的阻力)
速比=电机输出转数÷减速机输出转数
("速比"也称"传动比")
1.知道电机功率和速比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扭矩如下公式:
减速机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2.知道扭矩和减速机输出转数及使用系数,求减速机所需配电机功率如下公式:
电机功率=扭矩÷9550×电机功率输入转数÷速比÷使用系数
电动机扭距计算
电机的“扭矩”,单位是
n•m(牛米)
计算公式是
t=9549
*
p
/
n
。
p是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千瓦(kw)
分母
是额定转速
n
单位是转每分
(r/min)
p和
n可从
电机铭牌中直接查到。
设:电机额定功率为p
(kw),转速为n1
(r/min),减速器总传动比i,传动效率u。
则:输出转矩=9550*p*u*i/n1
(n.m)
减速机的速比分为一级、二级和多级传动
我们一般说的减速机的减速比是10、12.5、16、20、25、31.5、40、50、63等等。 10以下的小减速比一般很少。
所配用电机的转速,除以减速机的输出转速,就是减速机的速比。
摆线针轮减速机单级摆线BLBLY,BLD传动比9111723293543597187 双级摆线,BLEBLEY,BLED传动比121。
行星减速机的速比计算公式为:
i = (Z1 + Z2) / Z1 × Z3
其中,i为速比,Z1为太阳轮的齿数,Z2为行星轮的齿数,Z3为内齿轮的齿数。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计算行星轮的齿数:Z2 = Z1 × (1 - ε) / (1 + ε),其中ε为行星轮的偏心率,通常取0.1。
2. 计算速比:i = (Z1 + Z2) / Z1 × Z3
例如,太阳轮的齿数为50,内齿轮的齿数为100,偏心率为0.1,则行星轮的齿数为:
Z2 = 50 × (1 - 0.1) / (1 + 0.1) = 41.67
速比为:
i = (50 + 41.67) / 50 × 100 = 183.34%
因此,这个行星减速机的速比为1:1.8334。
减速机速比的意思:
1、减速比,即减速装置的传动比,是传动比的一种,是指减速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用符号“i”表示;
2、减速机速比就是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比,例如输入轴2000转,输出轴100转,速比等于20;
3、一般减速比的表示方法是以1为分母,用“:”连接的输入转速和输出转速的比值,如输入转速为1500r\/min,输出转速为25r\/min,那么其减速比则为:i=60:1。
开航WPDX60蜗轮蜗杆减速机速比为10-60
产品特点:
1、WP系列蜗轮蜗杆减速机箱体结构为整体,外形美观大方、刚性好。
2、箱体型式有基本型(箱体为带有底脚板的立式或卧式两种结构)和型(箱体为长方体,多面设有固定螺孔,不带底脚板或另装底脚板等多种结构型式)
3、输入轴联接方式有基本型(单输入轴及双输入轴)、带电机法兰两种。
4、输出轴结构有基本型(单输出轴、双输出轴)和中空输出轴两种。
5、输出、输入轴位置方向有输入轴在下及在上;输出轴向上及向下;输入轴向上及向下。
6、可用2台或3台减速机组成多级减速机,以获得大的传动比。安装型式和输出方式:底座式,法兰式和扭力臂式安装,实心轴和空心轴输出及蜗杆直接输出。
速比也叫作传动比,它指的是减速机输入轴的转速与输出轴的转速之比。
等于所有被动齿轮的齿数除以所有主动齿轮的齿数。
打个比方啊,只是比方,1000的转数输入,100的转数输出,速比就是10,输入轴转10圈,输出轴转1圈,是不是容易理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