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矿山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 目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 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的有关要求,防止灾情和事态的进一步漫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制定本矿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
(一)优先原则 1、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2、防止事故扩大优先。3、保护环境优先。二、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 (一)、矿山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黄锡良 副组长:赵洪光 成员: 石新弟、谢宝华、乔富民、金路铭 (二)矿山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的主要职责: 1、负责应急救援的协调指挥工作; 2、负责警戒保卫和交通紧急疏通工作; 3、负责协调专业组的工作; 4、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向调查组提供事故有关情况和资料;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应该具备强健的体魄和熟练专业的救援知识,其次救援人员要勇敢,要能够熟练救援流程,熟悉各种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应急救援人员首先应该具备强健的体魄和熟练专业的救援知识,其次救援人员要勇敢,要能够熟练救援流程,熟悉各种救援设备的使用方法。
职业守则
(1)遵纪守法,服务社会。
(2)爱岗敬业,一丝不苟。
(3)精通业务,操作规范。
(4)反应迅速,冷静沉着。
(5)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奉献。 2.2.1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础知识
(1)突发事件的含义与特征。
(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内容。
(3)控制突发事件的一般原则、程序和措施。
(4)我国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
(5)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体制和政策。
紧急救助员职业基础知识
(1)紧急救助员职业的性质、任务及工作程序。
(2)紧急救助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规范。
(3)紧急救助员的权利与义务。
(4)紧急救助职业与相关职业的联系与区别。
火灾紧急救助基础知识
(1)消防基础知识和火灾紧急救助原则。
(2)火灾的特征及其危害性。
(3)火场初期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常见危险化学品紧急救助基础知识
(1)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特点及其危害性。
(2)常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一般特点、处置程序和方法。
(3)常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紧急救助的注意事项。
自然灾害紧急救助基础知识
(1)自然灾害的分类、特点及其危害性。
(2)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
(3)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中的注意事项。
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紧急救助基础知识
(1)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分类、特点及其危害性。
(2)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方法。
(3)公众聚集场所突发事件中紧急救助的注意事项。
安全疏散与逃生基础知识
(1)火灾烟气的危害及流动特点。
(2)各类突发事件中人员避难和逃生的原则和方法。
(3)救人和自救的基本知识。
医疗救护基础知识
(1)突发事件中对人员救助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常见类型事件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和救护方法。
(3)现场急救的实施程序。
(4)简单的人体生理解剖和病理知识。
(5)常用医疗救护器材和用品的使用常识。
安全基础知识
(1)突发事件预防的总体原则和一般方法。
(2)防火基础知识。
(3)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4)交通事故处理基础知识。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
(4)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知识
井下水灾要往高处巷道跑,火灾要顺着进风方向撤,瓦斯爆炸时带好自救器往相近巷道撤。
面试,主要是对你正面形像的了解,你对一些基本人权,法规的了解,你对一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和你交流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你应平静,冷静,机智的回答所有的问题!
安全生产法,国家应急管理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都要求矿山进行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处突能力 存在问题有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对突发事件判断能力不足,三是专业技术水平地下。
整改措施有: 一是主动加强学习,补齐能力短板。要全面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等重要论述,增强对应急处突工作极端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要认真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职责要求,不断增强做好应急处突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学习近年来国内外典型重大风险挑战应对的经验教训,深入剖析,换位检视,举一反三,把别人的经历变为自己的宝贵财富。
二是增强风险意识。把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善于预见和预判各种风险挑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三是开展风险评估,摸清风险底数。建立定期重大风险评估制度,分级分类组织开展重大风险专项评估和综合评估,形成科学完整的风险地图。在此基础上,要围绕重大风险构建最坏可信的风险情景,并开展针对性模拟演练,通过压力测试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是完善制度体系,做好充分准备。要构建一套融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预案等于一体的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制度体系,做好应对复杂困难局面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提高应急处突工作的自动式响应、规范化运作水平。
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行政管理职能,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救援时效。健全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机制,建设联动互通的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依托公安消防、大型企业、工业园区等应急救援力量,加强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等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实行区域化应急救援资源共享。
(一)拟订安全生产政策和规划,指导协调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和预测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发布全区安全生产信息,研究、协调和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二)承担全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责任,依法行使综合监督管理职权,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区有关部门、各乡镇政府等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监督考核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执行情况,综合管理全区生产安全伤亡事故和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分析工作。
(三)承担工矿商贸行业(不包括行业监管的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按照分级、属地原则,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安全生产条件和有关设备(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特种设备除外)、材料、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承担非煤矿山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准入管理责任,依法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准入制度;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五)承担工矿商贸作业场所(煤矿作业场所除外)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责任;负责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及竣工验收职责;组织调查处理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
(六)组织实施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规章、标准和规程,依法监督检查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法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
(七)负责组织全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督查;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全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
(八)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全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
(九)依法组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和办理结案工作,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参与重大以上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十)负责监督检查职责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情况。
(十一)组织指导全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负责管理特种作业人员(适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外)和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资格考核发证工作,监督检查工矿商贸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培训工作。
(十二)指导协调全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社会中介机构和安全评价工作。
(十三)组织拟订安全生产科技规划,组织协调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
(十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十五)承担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十六)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应急能力评估的范围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医疗、交通运输、安保、人员救护、通信、避难场所和设施、人员生活条件等各种保障能力。应急能力评估是应急能力建设的前提,国家要求建构一套切实可行的应急能力评估体系,使其既符合应急管理的一般原理。
又适用于当前中国应急体系的现实特点。《“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加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建设”,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
(1)强化应急管理,建立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管理制度,明确应急领导体系和责任职能,搭建快捷有效的协调应急机制,实施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管理机制;
(2)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定期开展应急培训课程,让受培训人员掌握公司应急预案,养成规范处置事件的习惯,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立应急储备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建立健全应急储备体系,把物资储备从应急预案完善到应急储备,以确保应急物资供应,使应急处置活动更加果断有序;
(4)完善应急数据库,构建数字应急管理体系。要建立和完善应急数据库,建立规范的应急档案系统,为应急管理建立科学的分析、评估机制,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