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传动的特点有哪些?

时间:2024-12-13 03:43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螺旋传动的特点有哪些?

1.传动比大,结构紧凑。蜗杆头数用Z1表示(一般Z1=1~4),蜗轮齿数用Z2表示。从传动比公式I=Z2/Z1可以看出,当Z1=1,即蜗杆为单头,蜗杆须转Z2转蜗轮才转一转,因而可得到很大传动比,一般在动力传动中,取传动比I=10-80;在分度机构中,I可达1000。这样大的传动比如用齿轮传动,则需要采取多级传动才行,所以蜗杆传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2.传动平稳,无噪音。因为蜗杆齿是连续不间断的螺旋齿,它与蜗轮齿啮合时是连续不断的,蜗杆齿没有进入和退出啮合的过程,因此工作平稳,冲击、震动、噪音都比较小。

3. 具有自锁性。蜗杆的螺旋升角很小时,蜗杆只能带动蜗轮传动,而蜗轮不能带动蜗杆转动。

4.蜗杆传动效率低,一般认为蜗杆传动效率比齿轮传动低。尤其是具有自锁性的蜗杆传动,其效率在0.5以下,一般效率只有0.7~0.9。

5. 发热量大,齿面容易磨损,成本高。

二、螺旋传动常用的类型有普通螺旋传动和?

有普通螺旋传动和多头螺旋传动。多头传动速度更快。

三、螺旋传动的扭矩?

螺杆所受的扭矩T=F·tan(螺纹升角+当量摩擦角)·d/2

其中,螺纹升角=arctan(nP/3.14·d) ;n为转速,P为导程

d为螺纹中径

当量摩擦角=arctan fv ;fv为螺纹副的当量摩擦因素

四、螺旋传动原理?

螺旋输送机工作原理

螺旋叶片为螺旋形空间曲面,它是由一直线绕轴同时作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形成的。所以螺旋输送机输送物料时就是利用固定的螺旋体旋转运动伴随的直线运动推动物料向前输送。物料呈螺旋线状向前运动,也就是在向前输送的同时伴随着圆周方向的翻滚运动。

所以,水平慢速螺旋输送机的转速不能太大,而垂直快速螺旋输送机必须利用螺旋体的高速旋转使物料与料槽间形成足够的摩擦力,以克服叶片对物料的摩擦阻力及物料自身的重力,保证物料向上输送。

五、螺旋传动的方向判别?

判断左右旋螺纹的方法有3种;

1.看旋向,螺纹有左旋和右旋之分。顺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称为右旋螺纹,反之,逆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称为左旋螺纹。

2.将螺纹或螺杆垂直于水平面,可以看到每一条螺纹都是斜的,如果右边高,则螺纹属右旋。如果左边高,则螺纹属左旋。

3.手拧法逆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称为左旋螺纹,反之,顺时针旋转时旋入的螺纹称为右旋螺纹

六、螺旋传动的效率公式?

螺螺旋传动的效率=螺旋传动的实际效益÷螺旋传动的计划效益

七、滚动螺旋传动原理?

用滚动体在螺纹工作面间实现滚动摩擦的螺旋传动,又称滚珠丝杠传动.滚动体通常为滚珠,也有用滚子的。滚动螺旋传动的摩擦系数、效率、磨损、寿命、抗爬行性能、传动精度和轴向刚度等虽比静压螺旋传动稍差,但远比滑动螺旋传动为好。

滚动螺旋传动的效率一般在90%以上。它不自锁,具有传动的可逆性;但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抗冲击性能差。

它已广泛地应用于机床、飞机、船舶和汽车等要求高精度或高效率的场合。滚动螺旋传动的结构型式,按滚珠循环方式分外循环和内循环。外循环的导路为一导管,将螺母中几圈滚珠联成一个封闭循环。

内循环用反向器,一个螺母上通常有2~4个反向器,将螺母中滚珠分别联成2~4个封闭循环,每圈滚珠只在本圈内运动。

外循环的螺母加工方便,但径向尺寸较大。

为提高传动精度和轴向刚度,除采用滚珠与螺纹选配外,常用各种调整方法以实现预紧。

在JB/T3162-1991中,将滚动螺旋传动称为滚珠丝杆副。

该标准规定,滚珠丝杆副分为定位滚珠丝杆副(称P类)和传动滚珠丝杆副(称T类)。

前者是通过旋转角度和导程控制轴向位移量的滚珠丝杆副,后者是与旋转角度无关用于传递动力的滚珠丝杆副。

八、螺旋传动包括什么?

螺旋传动(screw drive),利用螺杆和螺母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械传动。主要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将转矩转换成推力。按工作特点,螺旋传动用的螺旋分为传力螺旋、传导螺旋和调整螺旋。

①传力螺旋:以传递动力为主,它用较小的转矩产生较大的轴向推力,一般为间歇工作,工作速度不高,而且通常要求自锁,例如螺旋压力机和螺旋千斤顶上的螺旋。

②传导螺旋:以传递运动为主,常要求具有高的运动精度,一般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工作,工作速度也较高,如机床的进给螺旋(丝杠)。

③调整螺旋:用于调整并固定零件或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一般不经常转动,要求自锁,有时也要求很高精度,如机器和精密仪表微调机构的螺旋。按螺纹间摩擦性质,螺旋传动可分为滑动螺旋传动和滚动螺旋传动。滑动螺旋传动又可分为普通滑动螺旋传动和静压螺旋传动。

九、差动螺旋传动,解释?

由两个螺旋副组成的使活动的螺母与螺杆产生差动的螺旋传动称为差动螺旋传动。

十、螺旋传动转矩计算?

螺杆所受的扭矩T=F·tan(螺纹升角+当量摩擦角)·d/2其中,螺纹升角=arctan(nP/3.14·d) ;n为转速,P为导程d为螺纹中径当量摩擦角=arctan fv ;fv为螺纹副的当量摩擦因素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