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繁峙改名了吗?

时间:2024-10-17 08:28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山西繁峙改名了吗?

没改名呢,只是在2019年发布拟命名政策,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推动全省双拥工作深入持续发展,根据《山西省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经各市党委、政府、军分区(警备区)评选推荐、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定,将拟命名的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名单进行公示,包含繁峙县。

二、山西繁峙的正确读音?

山西的繁峙的正确读音是【fán shì】。

繁峙一般指繁峙县。

繁峙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山西省忻州市。北靠“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与应县、浑源县相接,南依“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东邻灵丘县及河北省阜平县,西界代县

三、山西繁峙是山区吗?

是山区,繁峙县地处山西省东北部,东西长68公里,南北宽34.82公里,总面积2368平方公里。其中石山区约占总面积的48.75%,是典型的山区县。繁峙县山多、坡广、滩大,土地资源、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有耕地面积76.9万亩,人均耕地3.3亩;有森林面积21.7万亩,天然牧坡140万亩。铜矿、金矿储量均居全省首位。现辖3镇18乡,401个行政村,1998年全县总人口2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万人,农业人口20.3万人,劳动力6.9万人。

繁峙,春秋属晋,为霍人邑,战国属赵称藿人。秦属代郡,西汉建莜人县(汉晋之繁峙在今浑源境),东汉废。晋复称莜人县属雁门郡,后废,繁峙来治,北周废。隋开皇十八年复设繁峙县。金贞佑三年改称坚州,元因之。明洪武二年废州,改称繁峙县。抗战时期属晋察冀边区一专署。解放战争时期属察哈尔省浑源专署。1949年划归山西省属忻专署。1958年11月代县与繁峙合并,属晋北专署。1961年繁代二县重分,繁峙属忻县地区。

繁峙形成拥有冶炼、开采、机械修理、汽车配件、化工、塑料、建材、印刷、服装、食品、酿造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冶炼是是全县的支柱产业。现已基本形成了以铁矿、金矿业全面发展的一条龙生产体系。全县建有铁矿4座,年产精矿粉60966吨。农副产品加工业以粉丝为主,全县有粉丝蛋白厂30多座,年产粉丝2500万斤,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成为全国颇有影响的粉丝生产基地和粉丝专业市场。

四、山西秧歌的繁峙秧歌?

繁峙秧歌,也叫奋地秧歌、大秧歌,是山西独有的地方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繁峙县境内及其附近地区。繁峙秧歌气氛热烈、曲调浑厚,为当地人民群众所喜爱。

五、山西,秧歌,的,繁峙,秧歌?

山西秧歌种类较多,较为出名的为祁太秧歌、祁县过街秧歌、泌源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原平“凤秧歌”、繁峙秧歌、地秧歌、灯歌等。 大谷秧歌不出名,所以没有资料

六、山西繁峙养牛:探究繁峙县牛业发展现状

山西繁峙养牛:探究繁峙县牛业发展现状

繁峙县位于山西省,素有“牛乡”之称,一直以来牛业发展蓬勃。牛业是繁峙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繁峙县牛业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繁峙县牛业的背景

作为山西省的农业大县,繁峙县的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县气候适宜,土地肥沃,草原资源丰富,适宜养殖牛群。同时,繁峙县具有悠久的养牛传统,当地农民对养牛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繁峙县牛业的现状

目前,繁峙县的牛业规模逐年扩大,养牛户数量增加,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县内主要养殖的是优质肉牛,以提供肉类为主要出口方向。牛肉产业链完整,包括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环节。

繁峙县注重品种改良,引进了优质种牛,并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同时,政府积极支持养牛产业,提供财政补贴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养殖过程中的难题。

繁峙县牛业的发展策略

为了推动繁峙县牛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策略。首先,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加强培训和指导,提升养牛生产效益。其次,加大对牛饲料、兽药等农资的供应和管理力度,确保养牛的质量和安全。此外,积极发展牛肉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繁峙县牛业的未来展望

繁峙县牛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繁峙县的牛业将进一步现代化,推动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民收入增加。

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通过了解山西繁峙养牛的现状和发展策略,您可以更加了解当地牛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山西繁峙憨山的海拔?

       山西省繁峙县憨山主峰海拔1900余米。

        繁峙县憨山文化旅游景区在山西省忻州市砂河镇北部,是中国佛教名山五台山的后花园。

        繁峙县憨山文化旅游景区去年年底刚通过验收,成为国家4A级景区。

         憨山文化旅游景区,作为五台山的后花园,它将五台山的佛教文化融入到它的特色景观之中。

         这座山位于五台山北台的东北方向,山形奇秀,很多徒步爱好者曾专程去拜访过。据《广清凉传》记载:传说魏孝文帝到台山避暑,文殊大圣变化为梵僧,向孝文帝请求给一块能放下坐具的地方,以便修行住止。孝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梵僧张开他的坐具,绵延覆盖五百多里。孝文帝发现了他是神圣,于是打马驰跑,回头看那山,巍巍然跟在后面,孝文帝喝叱道:“好你座憨山,为什么老跟着朕呀?”因这一喝,那山才停止下来,所以叫憨山。

一则神奇的传说,与我在九华山听到的金乔觉用袈裟罩住九十九峰的故事有相似之处。无论二位菩萨谁效仿了谁,憨山文化旅游景区与五台山确是有着不解之缘。

八、山西通报矿山瞒报

山西通报矿山瞒报事件

近日,山西省矿山安全监察局通报了一起涉及矿山瞒报事故的严重违法行为。这起事件再次引发了社会对矿山安全监管的关注。

据通报,山西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但矿方却故意瞒报了事故的真实情况。该煤矿是山西省重点监管对象,其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没有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而是采取了掩盖事实、伪造报告等方式来掩盖真相。这种瞒报行为极大地威胁了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作为我国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的地区之一,山西省一直在加大矿山安全监管力度。然而,这起矿山瞒报事件的发生再次暴露出矿山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矿山安全监管形势严峻

矿山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撑,但也是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矿山事故往往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加强矿山安全监管意义重大。

然而,矿山安全监管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一些矿山企业存在安全意识淡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问题,为了规避监管、降低成本,可能采取瞒报事故、不履行安全措施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在矿山安全监管中存在不作为、敷衍了事的问题,导致矿山监管形同虚设。

矿山安全监管形势严峻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监管缺位。矿山安全监管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行动,需要加大对矿山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意识。

严厉打击矿山违法行为

为了遏制矿山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对于瞒报事故等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矿山监管的职责和监管标准,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瞒报事故等违法行为,应当严肃追究责任,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并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矿山事故追责机制,让涉事企业和个人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其次,要加大矿山安全监管的力度和频次。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矿山企业依法依规运营。对于存在安全隐患、违法违规行为的矿山企业,要及时采取行政处罚和整改措施,确保矿山安全风险的控制。

此外,要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教育。矿工是矿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矿山事故的发生。应当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增强他们对安全问题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加强矿山安全监管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实现矿山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矿山事故频发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大对矿山企业的监管力度。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督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要坚决整改或关停。要加大对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的煤矿的整顿力度,推动煤矿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要提高矿工的素质和技能。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让他们成为安全生产的“主力军”。要加强对矿工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矿工的奖惩机制,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此外,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矿山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矿山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和实时预警。要推动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其自动化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

总之,山西通报的矿山瞒报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矿山安全监管形势严峻,严厉打击矿山违法行为势在必行。只有加强矿山安全监管,并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实现矿山安全和稳定生产的目标。

九、世界最大矿山?

1、全球最大的铁矿生产中心是力拓的哈默斯利(Hamersley)铁矿,该矿山包括西澳9座铁矿,中钢集团与力拓合资的恰那铁矿便在其中。这些资产被当做一个独立的业务被皮尔巴拉铁矿公司管理和维护。

2、卡拉加斯铁矿位于巴西北部的帕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也是全球第二大铁矿生产中心。该矿所有权为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拥有。

3、纽曼铁矿位于西澳首府珀斯以北一千二百公里处的纽曼镇,该镇是东皮尔巴拉地区最大的镇,而东皮尔巴拉地区也是澳大利亚最荒凉的区域之一。

十、安徽最大矿山?

最大矿山企业是淮南矿业集团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煤炭企业,淮南矿业集1998年由原淮南矿务局改制而成,是中国企业500强和安徽省13家重点企业之一,全国14个亿吨煤炭基地和6个大型煤电其地之一,到了2020年实现了煤炭产能1亿吨左右。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