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水晶矿,而且蕴藏丰富。中国产水晶的地方很多,两广、云贵及川鄂等地均有出产,江苏东海所产水晶质量最好。
河南省平顶山也有储量丰富的水晶矿,属低温热掖石英脉型。水晶品种除无色透明外,还有紫水晶、茶晶和,少量的黄水晶。福建省政和县出产无色透明水晶、茶晶;广东省云洋县出产无色透明水晶、烟晶;广西省凌云县出产无色透明水晶、茶晶;云南省富宁县出产无色透明水晶、茶晶、烟晶。
中国东海水晶矿是由地壳中的矽酸盐矿物在地壳变革过程中形成的。据研究表明,东海水晶矿主要形成于古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约距今3000万年左右。当时的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变动使得地壳中的石英矿物逐渐聚集和晶化,形成了水晶矿床。此后,经过长期的天然作用和地质变化,水晶矿逐渐形成了各种独特的形态和颜色,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宝石和工业原料。
1)首先判断有石英的山上有没有花岗岩,在从花岗岩中找到伟晶岩(巨大晶体的花岗岩).
2)在伟晶岩中找到水晶洞.
3)找到水晶矿源。说不定还能找到绿宝石呢。找到黄水晶矿源就能挖到。
在水晶石的生长环境中寻找。水晶多是在地底下、岩洞中,需要有丰富的地下水来源,地下水又多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矽,同时此中的压力约需在大气压力下的二倍至三倍。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山区郊外山林地,靠近水源的地方人迹罕至树木稀少风景独特意想不到都会发现很多千万年的宝贝
挖到黄金要上交国家,
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适用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八条 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第三百一十九条 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适用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吉地,动物也要选择好地方居住,所以说明这个地方是风水宝地
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0.01%,在个别铜矿床中,铜的含量可以达到3%~5%。自然界中的铜,多数以化合物即铜矿石存在。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同样今天的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铜,以下是整理的六大产铜基地。
古代中国的“金库与兵器库”——山西中条山铜基地
中条山在夏商时期,人们已经聚集在中条山一带,从事采掘铜矿和炼铸生活。战国时期魏国凭借中条山的铜矿,率先崛起于战国七雄之中。中条山被称为古代中国的“金库与兵器库”。
中条山铜矿集中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南缘,北临吕梁、恒山、五台、阜平地区,西邻鄂尔多斯地块,向南紧接纬向巨型秦岭褶皱造山带,大地构造位置独特,是中国重要的铜矿产地之一。区内复杂的地质条件造就了超常富集的多类型成矿系统,如铜矿峪超大型铜矿床、胡家峪-篦子沟型中型铜矿床、落家河中型铜矿床等。
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金、钼、长石、大理石、石英等数十种,储量颇丰。
持续开采时间最长的古铜矿——湖北大冶铜绿山
铜绿山又名“铜录山”。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中最古老的矿井距今3200多年,可上溯至商代晚期,经西周、春秋、战国直到西汉,隋唐以后在早期遗址上继续开采,前后延续了13个世纪之久。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采掘年代最长、冶炼工艺水平最高、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铜矿遗址,推翻了“青铜文化西来说”。
湖北大冶铜基地包括大冶、黄石、阳新地区,该地域铜矿资源丰富,已探明铜储量共计360多万吨。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现拥有“六矿两厂”,即铜录山、丰山洞、铜山口、赤马山、大冶铜厂、新冶等大中型铜矿山和一个铜冶炼厂、一个铜材加工厂。
然而,由于矿山资源的枯竭,2008年大冶被列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转型升级。
中国古铜都——安徽铜陵
安徽铜陵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
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铜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元素。
铜陵区域地处长江中下游,建造条件好,资本丰富。现已探明的铜官山、狮子山、大团山、冬瓜山、凤凰山、新桥、贵池、安庆、琅琊山、沙溪等一批大中型矿床合计铜储量300多万吨,是全国八大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之一。
2009年,铜陵被国务院列入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现在铜陵基本上没矿可挖。
“铜泉之源”——甘肃白银厂铜矿
白银矿产开采据传始于汉朝,因600多年前(明洪武初年)官方在此设立开矿机构“白银厂”而得名,据载:“日出斗金,集销金城”,最盛时达三四千之众。
甘肃白银厂地区是我国铜矿富集区之一,由折腰山、火焰山、铜厂沟、小铁山、四个圈等矿床组成。
经过1957至1959年三年大规模建设,折腰山、火焰山两个露天矿和选矿厂、冶炼厂等高速度、高质量地建成。原设计能力年产铜3万吨,后经技术改造达到5万吨,一度是全国产铜最多的大型采选冶联合企业。
2008年3月,国内12个城市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白银占据一席。
铜都——云南东川铜矿
东川区铜矿,它历史悠久,素有铜都之称。铜矿石的采冶从西汉时期开始,到清光绪年间达到顶峰,年产粗铜8000吨。当时,云南省所铸造的制钱中有80%是用东川铜与个旧锡制造的。
虽然经两千多年的开采冶炼,东川仍是中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铜的地质储量仍占全国第二位,精矿含铜量占全国第三位,在我国有色金属及经济发展中东川铜业仍具有其重要地位。铜矿中伴生金、银、钴、锗、镉等多种稀有金属,此外还有铁、磷、铝、锌、石膏、硫磺等矿。
现有“四矿一厂”组成,即东川、易门、大姚、牟定等四个大中型矿山和云南治炼厂。目前组建的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产铜第二大型铜业基地。
中国最大的露天铜矿———江西德兴铜矿
江西德兴铜矿,从唐、宋年间就已经开始开采了。用湿法炼铜,直到现在已经是中国重点铜矿之一。
德兴铜矿地处江西省上饶德兴市境内。德兴市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处,资源密集,矿业发达。素有"金山"、"银城"、"铜都"之美誉,已探明储量并开发的矿产达30多种,德兴境内现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铜金属储量达1000多万吨,年产铜居中国之首。
德兴铜矿位于怀玉山脉孔雀山下,是中国第一大露天铜矿,也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铜矿。德兴铜矿拥有丰富可靠的资源,铜金属储量占全国第一位,矿藏特点是储量大而集中,埋藏浅,剥采比小,矿石可选性好,综合利用元素多。
德兴铜矿现有铜厂、富家坞等两个采场,主要生产铜精矿、硫精矿、电积铜等。矿山2003年产铜12万余吨,约占全国铜产量的四分之一。
由于长期无节制采挖致使天然的铁皮石斛濒临灭绝,被国际列入《濒危野生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进行保护,属世界二类保护植物。我国也将铁皮石斛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国家法律规定:非法采伐国家保护植物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节严重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请你慎重为好。
赣榆也有不少水晶,中国最大的天然水晶石就出于那儿,灌南原来就是东海的,应该也有
第一个是莱得利基虫,第二个像小宜良虫,都是较常见的云南虫,被研究得很透了,而且也不太完整,没什么研究价值了。
这些都不是保护品种,只要不是在保护区挖的,就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