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好一概而论,许多地方标准不同,一般而言,农村硬化道路分单双道,单道不得宽小于3.5米,双向道路不得低于6米。国家有专门的建设标准。各个地方一般也有自己的地方性规定。比如: 农村公路的建设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自然地理条件和公路功能需求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技术标准。
新建、改建县道、乡道应当执行国家、交通运输部和省有关标准。新建、改建村道路面宽度不少于4.5米,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限制的路段,路面宽度不得少于3.5米,并按照规定设置错车道
国家标准对村水泥路的规定:通村水泥路路面宽一般不小于4.5米,特殊地段不小于3.5米。路面3.5米应按规定设置会车道,路面厚度不小于18厘米,路面基层厚度不小于12厘米,路面抗折强度不小于4.0mpa(兆帕)。
道路硬化是农村生产生活的头等大事。之前修建的土路, 地形起伏不平,道路弯弯曲曲,宽窄不一,崎岖难行,尤其排水不畅,一旦下雨或降雪后村中长期积水,道路泥泞,给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严重的阻碍农村的经济发展。而水凝混凝土路面以其特有的适用性和造价低廉性,将非常适应农村的道路建设,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大家都看的见、摸得着的事实。
农村道路硬化还可以改善村容村貌。村庄里纵横交错的道路全部铺上了水泥以后,干净而平坦,全村环境整洁美丽,改变了以往脏、乱、差的旧面貌,极大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但因农村生产文化相对落后, 对已建成的道路养护和维修意识较淡薄, 已建道路没有 很好的发挥其预期的作用, 为避免今后道路排水不畅, 重车作用, 当作秋季打麦、晒麦的场所等,致使道路的使用状况不良,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道路建成后可设置固定的养护资金,建立固定的养护队伍,开创农村公路“有建设、有管理”的良好局面,保证乡村公路建成后,发挥长效作用。
硬化道路也叫沥青道路
硬化道路(沥青路面)是指掺有沥青铺装材料的矿质路面。沥青材料提高了铺装微粒抵御交通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破坏的能力,使路面形成,粉尘少,不透水,经久耐用。
沥青路面结构层由面层、基层、基层和垫层组成。沥青路面结构层本身属于柔性路面的范畴,但其基层除柔性材料外,还可采用刚性水泥混凝土或半刚性液压材料。
1、基面处理:要求干燥(含水率<8%)、干净、坚实、平整、无尘土、无油污。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节点部位要预先处理。
2、打底涂层:为便于施工和保证涂膜质量,用专用基层处理剂,对基层进行均匀涂布,待其干后(约6-8h),方 可进行涂料施工。
3、涂料施工:用橡胶刮板或棕刷均匀地将涂料涂刮在基面上,本产品涂覆通常分三遍进行,每遍涂层约为0.5mm厚;涂覆时必须等上一涂 层干透以后(约6-8h)方可进行下一涂层施工。
4、做隔离层:涂层实干后(约3d),在其面上铺一层无纺布或玻纤布作隔离层(30-50g/m )。
5、参考用量:涂料:2.3-2.5kg/m (厚度为1.5mm)基层处理剂:0.2kg/m。
回答:要想富,先修路!
农村以前的道路都是根据地形自然形成的乡间小道,弯弯曲曲,到下雨天泥泞不堪,人都难以行走,车子根本过不去,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
规划好农村道路,硬化路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更是农民致富的金光大道!
有幸走进宁夏泾源县的一个村庄,靠近老龙潭的地方,搞农家乐的那种。村子不大,全部统一规划,道路不仅宽敞而且四通八达,房前屋后全部都种植着风景树间以花草,葱韭。
他们的生活是殷实的,自然也很好客,晚上一群人聚拢在路灯下下着象棋,打打扑克,其乐无穷。村庄不在大小,而在于和谐和努力的发展!
设计中常常需要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硬化处理以提高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和疲劳强度。常用的表面硬化方法有:渗碳淬火、氮化、表面淬火等。
1、渗碳淬火
在渗碳炉中将低碳钢表面碳含量增至规定范围然后进行淬火,使表面硬度达到HRc56~62,然后低温回火以消除应力和稳定组织。渗碳采用的是专用渗碳钢,如20Cr、20CrMnTi、320CrNiMo、20Cr2Mn2Mo、17Cr2Ni2Mo等,设计时可根据工件尺寸和心部强度要求来选择材料和渗碳层深度;不应过度使用材料和加大渗碳层深,否则将造成生产成本增加。通常情况下,有效截面尺寸小于50mm的零件,可选用20、20Cr;有效截面尺寸50~150且重量小于50kg的工件,可选用20CrMnTi;有效截面大于200mm,或心部强度要求大于1000MPa的零件可选用17Cr2Ni2Mo。
渗碳层深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以节约成本。层深的增加意味着渗碳时间的延长,齿轮一般是根据经验公式来设计层深,现在,轧机齿轮基本上都采用17Cr2Ni2Mo渗碳淬火工艺,从而废弃了传统的表面淬火工艺。
2、氮化处理
原则上讲任何钢种都可以进行氮化处理。但是最常用的氮化钢是45(HV>300)、40Cr(HV>400)、42CrMo(HV>500)、38CrMoAl(HV>700)。
氮化是在氮化炉中进行,因此变形小。氮化后一般可不加工。氮化硬度要根据材质而定。需要注意的是设计时应尽可能采用整体氮化处理,因为氮化层本身对使用来说只有益处,没必要加工处理掉。
对必须进行局部氮化的零件需要做局部保护,氮化后去掉或加工掉保护层,但是如此一来,需要额外的工作很多,增加了制造的复杂性和成本。此外,氮化前必须进行调质处理,以提高心部的机械性能,为氮化做组织准备。
氮化工艺最大的特点是热处理变形小,硬化层浅,特别适用于与调质工艺相结合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表面耐磨性、耐蚀性和改善零件的摩擦状态,防止胶合。适用于在周期载荷下工作的零件,比如轴等。
3、表面淬火
是成本最低的表面硬化处理方法,工艺简单而灵活,适合局部处理,特别适合于提高耐磨性的场合。由于只加热表面层,心部强度保持着表淬前的状态。表面淬火一般工艺是高频感应加热、中频感应加热或火焰加热,喷水冷却,然后进行低温回火。表面淬火后零件表面将产生很大的残余压应力,因而使材料的疲劳强度大大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表淬区域的起始点和终结点处于残余拉应力状态下,此处的疲劳强度因此大大降低。设计时要考虑残余拉应力不可留在齿根处、轴的过渡圆角处等零件应力集中部位,以免工作应力与残余拉应力叠加造成零件裂纹或断裂。细轴类和薄板类零件本身容易变形,表淬时由于加工应力的释放与表淬应力的不平衡会产生很大变形,而淬硬后的零件矫形时容易发生断裂。因此,设计时应考虑表淬应力的平衡问题。比如将薄板类工件设计成双面对称淬火是一种有效解决表淬变形的方法。表淬前零件需要进行调质处理,一是提高心部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淬火变形和裂纹倾向。
在机械产品的设计工作中,合理选择零件的材料,并采取适当的工艺方法使之能够满足结构要求和使用需要,这是一项非常重要但确常常被设计师们忽视的工作内容,而对于制造厂来讲,产品制造的工艺性和经济性对其生存与发展确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必须引起设计师的高度重视。
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我的知乎~~~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评论三连~~~
对了,插播个小广告,想了解更多非标定制,设计技巧的童鞋可以关注公众号【壹加工】,欢迎行业探讨、找茬吐槽都是可以的。
农村道路硬化的申请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必须是贫困地区的农村道路,已经进行了必要的现场勘察,经过了当地政府的审批同意,且线路确定、设计方案已经报批,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经济能力等。因为我们现在的政策倡导乡村振兴,农村道路硬化的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硬化道路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和组织基础。如果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那么农村道路硬化的申请就能够得到批准,从而得到资金支持,进而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
建筑工程地面验收规范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1 总 则
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不适用于保温、隔热、超净、屏蔽、绝缘、防止放射线以及防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其他工程技术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配套使用。 1.0.5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建筑地面 building ground
建筑物底层地面(地面)和楼层地面(楼面)的总称。
2.0.2 面层 surface course
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
2.0.3 结合层 combined course
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2.0.4 基层 base course
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2.0.5 填充层 filler course
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 2.0.6 隔离层 isolating course
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2.0.7 找平层 troweling course
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 2.0.8 垫层 under layer
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2.0.9 基土 foundation earth layer
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2.0.10 缩缝 shrinkage crack
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2.0.11 伸缝 stretching crack
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2.0.12 纵向缩缝 1engthwiseshrinkage crack
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2.0.13 横向缩缝 crosswise stretching crack
垂直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3 基 本 规 定
3.0.1 建筑地面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按表3.0.1执行。
表3.0.1 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