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铜价日益上涨的今天,中企紫金矿业或成为一大赢家。
经过近三年的不断勘探,紫金矿业在刚果(金)投资的卡莫阿-卡库拉(Kamoa Kakula,以下简称卡库拉)铜矿项目整体资源量增长近一倍,资源价值超过万亿人民币。
而2015年,他们收购卡库拉之时,仅仅花了25亿。
2月27日,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卡库拉的资源量“再一次刷新纪录”。铜资源量整体从收购时的2400万吨,增加到4249万吨,增长了近一倍。其平均品位为2.56%。而矿产铜产量也将从原先的年产15万吨,增加到年产50万吨以上。
据了解,卡库拉项目是紫金矿业与加拿大艾芬豪矿业及刚果(金)政府的合资项目。卡库拉是一个接近地面的巨型层状铜矿床,邻近中非铜矿带内的预期勘探区域,距离科卢韦齐镇以西约25公里、加丹加省首府卢本巴希以西约270公里。
据国际矿业顾问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消息,自此,卡库拉超过印尼的格拉斯贝(Grasberg),成功跻身世界第四大铜矿。
目前,世界前三大的铜矿是:智利埃斯康迪达(Escondida)、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Olympia Dam),和智利科亚瓦西(Collahuasi)。
但上述三座铜矿的平均品位,都远远低于卡库拉的2.56%。换言之,卡库拉也一跃成为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品位、未开发铜矿。
紫金矿业之所以在公告中强调“再一次”,则是因为卡库拉自2015年被收购以来,就不断为他们带来惊喜。
公告中提到,2016年,卡库拉新增了940万吨高品位铜矿。而去年5月,勘探团队又找到1267万吨的铜矿新储量。
地质专家预测,该项目的勘探远没有到达极限,铜矿储量仍有可能继续增加。
“卡库拉是我从事勘探行业35年来,发现的最棒的矿床。”艾芬豪矿业CEO罗伯特·弗里德兰(Robert Friedland)赞道。
比卡库拉本身更值得注意的,则是紫金矿业当初投资项目所花的金额。
公告称,2015年,紫金矿业抓住矿产资源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机会,获得了卡莫阿49.5%的股份,和铜矿一半的权益储量约1200万吨。
而他们仅投入了25.2亿元,平均每吨铜矿210元。
如今,国际铜价已经超过每吨5万元。算上已勘测到的4249万吨储量,紫金矿业权益持有的铜矿资源价值就超过了10000亿元人民币。据金十数据推算,紫金矿业可以实现3000亿元以上的利润总额。凭借卡莫阿一处,他们便足以稳居国内矿产巨头前列。
市盈率9.90
经营性质 一般国有经营性企业
控股股东 闽西兴杭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持有23.11%)实际控制人,上杭县财政局最终控制人,上杭县财政局。
公司资料所属行业:工业金属所属区域: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主营业务:从事金、铜、锌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适度延伸冶炼加工及贸易金融业务等。
可以上紫金矿业官网看发展历程了解一下。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初创于1986年,从1993年紫金山金矿开发至今20多年,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指导和支持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
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国有独资企业——上杭县矿产公司。 1993年8月,上杭县矿产公司改组为上杭县紫金矿业总公司,主要业务转向开发建设上杭县紫金山金矿。1994年10月更名为福建省闽西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2000年9月,由闽西兴杭实业有限公司为主发起人,联合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7家发起人,设立福建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4月,更名为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6月,更名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至2000年为公司第一轮创业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公司业务基本集中于紫金山金矿开发。在资金、人才和技术极度匮乏的条件下,紫金山金矿资源储量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创新技术使紫金山金矿低品位资源实现高效益开发,该矿的成功开发建设使其成为中国产量和效益等多项指标第一的黄金矿山。
公司在这一时期完成了资本积累,培养了充满创新精神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尤其是形成了富有紫金特色的企业文化。公司于2000年完成了具有重大意义的股份制改造。 2001年至2010年为公司第二轮创业发展时期。
在此期间,公司以面向全国大发展为主要特征,后期开始尝试国际化。 公司迅速布局全国,收购和开发建设了吉林曙光金铜矿、贵州水银洞金矿、新疆阿舍勒铜矿、新疆蒙库铁矿、青海德尔尼铜矿、河北东坪金矿、内蒙古乌后锌矿、黑龙江多宝山铜矿、云南麻栗坡钨矿等一批骨干矿山,实现了低成本扩张。
2005年8月公司参股加拿大顶峰矿业公司,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此后,公司先后在蒙古、缅甸、秘鲁、塔吉克斯坦、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澳大利亚等国家投资项目。 在这一时期金属价格持续上升,公司矿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规模和盈利空前增长,2003年和2008年分别在香港H股和在上海A股上市,先后实现了国内黄金行业领先、国内金属矿业领先的战略目标。
目前公司进入第三轮战略发展时期。公司已基本具备向进入国际矿业先进行列目标冲击的实力和条件。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金铜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及工程技术应用研究为主的大型跨国矿业集团。
是世界500强企业,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都非常不错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紫金矿业)成立于1993年8月,是中国最大金矿企业、中国第三大矿产铜和六大锌生产企业之一。
其主要业务是从事黄金及其他金属的勘探、开采、生产、冶炼及销售。2020年11月3日,《财富》发布2020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全明星榜,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4。
公司矿产金、铜、锌、银产量位居国内前三甲,在全国14个省(区)和海外12个国家拥有重要矿业投资项目,包括国内的福建紫金山金铜矿、黑龙江多宝山铜矿、西藏驱龙铜矿等一批重点矿山,海外的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刚果(金)卡莫阿铜矿、塞尔维亚佩吉铜金矿、紫金波尔铜矿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矿山,其中卡莫阿铜矿铜金属资源储量高达4369万吨,是全球第四大铜矿。截至2020年底,公司拥有2,334吨金、6,206万吨铜和1,186万吨锌(铅),其中公司海外金铜矿产资源储量和产量、利润贡献率额均超过或接近集团总量的一半。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铜、金、锌、锂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研究的大型跨国矿业集团,在香港H股(HKEX : 2899)和上海A股(SSE : 601899)整体上市。
紫金矿业的老板是紫金矿业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陈景河。陈景河先生于1957年10月11日出生,福建省龙岩市人,毕业于福州大学地质专业,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MBA,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福建省第十、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席团主席;自2000年起任紫金矿业董事长;其中2006年8月至2009年11月兼任紫金矿业总裁;黄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紫金矿业是中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之一,致力于黄金开采和加工,成为全球黄金行业的领军企业。然而,除了黄金开采,紫金矿业还在积极推动下游珠宝产业的发展。通过合作,紫金矿业与下游珠宝产业相互促进,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下游珠宝产业是指对紫金矿业的黄金提供商,主要通过使用黄金来制作珠宝首饰。这个产业伴随着紫金矿业的黄金生产而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角色。下游珠宝产业通过将黄金转化为高端珠宝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珍贵的财富和美丽的艺术品。
紫金矿业与下游珠宝产业之间的合作始于黄金供应链的紧密配合。作为黄金生产商,紫金矿业通过提供高品质的黄金原料,为下游珠宝产业提供稳定的供应。这为珠宝生产商提供了可靠的物资来源,确保了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紫金矿业还通过与下游珠宝产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性。这种长期合作关系不仅为双方带来经济利益,也促进了技术和知识的交流。紫金矿业通过与下游珠宝产业的沟通和合作,不断优化黄金提取和加工过程,提高黄金品质,以满足珠宝生产商对高质量材料的需求。
紫金矿业和下游珠宝产业的合作不仅限于黄金供应链的密切配合,还包括产品创新的共同推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紫金矿业和下游珠宝产业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黄金珠宝产品。
紫金矿业通过与下游珠宝产业的紧密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并根据这些信息开发新的设计和款式。下游珠宝产业借助紫金矿业的黄金资源,创造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珠宝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而紫金矿业的黄金则因为下游珠宝产业的精湛工艺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通过下游珠宝产业的加工和设计,紫金矿业的黄金转化为璀璨夺目的首饰,给消费者带来无尽的美感和价值。
紫金矿业和下游珠宝产业合作的最大意义在于促进了产业链的持续发展。双方的合作既产生了经济效益,又对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紫金矿业的黄金开采为下游珠宝产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支持,确保了珠宝生产的连续性和市场供应的稳定。下游珠宝产业的发展又为紫金矿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了黄金消费和销售额的增长。
另外,紫金矿业和下游珠宝产业的合作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黄金首饰加工设备制造、珠宝设计师和工匠的培养等。这些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珠宝产业链,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紫金矿业和下游珠宝产业的合作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案例。紫金矿业通过与下游珠宝产业的合作,实现了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同时为黄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下游珠宝产业则依靠紫金矿业的优质黄金资源,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了自身的发展。
通过紫金矿业和下游珠宝产业合作的不断深化,我们相信这个合作模式将在未来继续取得更大的成果,为中国珠宝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