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琼剧基本概况?

时间:2025-01-01 06:19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介绍琼剧基本概况?

琼剧,又称琼州剧、海南戏,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是中国海南省的汉族民间戏曲艺术。琼剧是南方戏剧的其中一个支系,主要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因此流行地域亦仅限于海南岛及两广之间。2008年,琼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琼剧的音乐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前期为“曲牌体”,并有帮唱。如《琵琶记》《槐荫记》《蟠桃宴》《八仙贺寿》等一些剧目,唱词均有牌子,有的还采用一些大字牌子和小曲。后期则演化为“板腔体”。原有的曲牌体和帮腔逐渐淘汰,现在只在某些戏或“程途”、中板等板腔中能够找到痕迹。板腔体分中板、程途、苦叹板、腔类、专腔专用类五种板式。还有一种专门操台(即闹台)的锣鼓谱。此外,还吸收海南道坛乐曲如〔芙蓉〕、〔志高〕、〔金线〕、〔金字科〕、〔灵宝科〕等曲调以及其他民间音乐、歌舞音乐。唱腔以中板为核心(包括三七中板),这种唱腔系由帮腔的七字板(又叫“七平板”)演变而成,有中、慢、快、散、正线、反线、外线、内线等不同板式。有较大的适应性。不论生、末、净、丑、杂各行当,在表演喜怒哀乐的不同感情变化时都可以使用,是琼剧较为古老的唱腔。

琼剧武功属南派,拳宗少林,曾使用真刀真枪,也有杂技表演。清未有不少名武师,能使用十几件武器,并有飞剑穿柱、穿刀圈、舞火架等特技,建国后,兼学北派武打。布景最早年大小班均在台中挂一白布,画乐工图案(锣、鼓、唢呐三乐师和乐器)。文、武场乐工分置于左右侧。清末改为黑色或花布幕,两侧挂观众赠送的彩幅。“五四”运动后,开始用彩色和绣绒幕布,进而用各种绘画布景(如厅坐、宫廷、楼阁、山水等),并按剧本场序起落。服装原来只用汉、明两朝冠服。官服蟒袍全是绒绣,书生、村姑、强盗只用白、黑、蓝、红等色的市衫、裙、袍套。靴鞋均是薄底;兵皂、强盗穿草履。建国前后始作改革,按剧本需要设计冠服。

琼剧的伴奏乐器原来只有锣、鼓、笛(即唢呐),称“锣鼓吹打”。现在有竹胡(高调弦)、二弦、二胡、椰胡、提琴、三弦、月琴、秦琴、琵琶、扬琴、大唢呐、小唢呐、横箫、洞箫、大喉管、长管、短管、花鼓、战鼓、群子鼓、子鼓、双面子鼓、梆板、高边锣、文锣、苏锣、乒乓锣、小圈锣、京锣、钟、铙钹、京钹等三十多种。以竹胡、二胡、二弦、大唢呐、小唢呐、大喉管、短管为主奏乐器。

琼剧的角色行当分为五大行。即生、旦、净、末、丑。

生行包括正生、贴生、武生、小孩生;旦行有正旦、贴旦、花旦、老旦(婆角)、彩旦、梅香旦、武旦;净行有大花脸、二、三花脸;未行(杂仔)有黑须未,白须未;丑行有杂角、花生。另外,琼剧角色行当中尚有已消失的杂经头和四大金刚。旦净唱假嗓,其余行当唱真嗓。文戏重唱不重做,许多艺人都以唱闻名。

琼剧的艺术遗产丰富,它的传统剧目分三部分:

一是文戏(以唱功为主),源于弋阳腔,杂以四平、青阳二腔,属曲牌体制,滚唱发达,带帮腔。如《槐荫记》、《琵琶记》等八百多出;二是武戏(以做功、武打为主),剧目有《八仙庆寿》、《六国封相》、《古城会》、《单刀会》以及《三国》、《水浒》、《薛家传》、《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历史、神话小说戏等四百多出;三是文明戏,又称时装旗袍戏,剧目有《救国运动》、《省港大1》、《空谷兰》、《断肠草》、《秋瑾殉国》、《啼笑因缘》等一百三十多出。

解放后经过整理、改编、创作和移植其他剧种的古装、现代剧目共有一千五百多出。还出现了一批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如《红叶题诗》《张文秀》《搜书院》《狗衔金钗》等。这些剧目,故事动人,唱词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

琼剧历史悠久,是在海南流行的杂剧(源于弋阳腔)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潮剧)、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琼剧曾流行于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

琼剧有一段颇长的历史,但实际起源时期却难以考知,关于琼剧的历史渊源,有四种观点:

一、“模仿说”,其代表为《海南岛志》。其志曰:“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之演唱,来自潮州。明之初中叶,土人仿之,而土剧遂兴。”也就是说,琼剧是明初的海南人对流行于元代的木偶戏的模仿。

二、“外来说”,其坚持者多为琼剧老艺人。崖城老艺人范景乐说:“琼州土戏的前身是杂剧,来源于福建。崖州人过去称琼剧为闽南杂剧、琼州杂剧。”琼东老艺人李斗光说:“琼剧渊源于潮州的正音戏,后1剧才文戏唱琼音,武戏含官话。”在中国戏曲的起源问题上,也曾有人认为中国本无戏曲,是在汉代受到来自印度的梵剧的影响后,才有产生了中国戏曲。

三、“土著说”,此说在琼剧界颇有影响。明确提出此说者,是著有《海南汉人戏剧概论》一文的岑家梧。他认为,琼剧起源于海南当地民间歌谣,是一种土生土长的艺术。拥护此说的较多,认为琼剧界流传的“无中板,即无琼剧”,就是此说的佐证。他们认为,作为琼剧的核心——“中板”先于琼剧,其源头为海南的民间歌谣。陈之也《琼剧史略》认为:“海南土戏产生后,根据海南语音的特点,对梨园戏音乐唱腔加以发行吸收了本地民歌小调、歌舞八音,甚至抛弃了曲牌,仅留滚调部分,由此逐渐显出地方色彩。”这就是说,先有海南土戏,然后才有土戏对梨园戏等弋阳腔诸剧的吸收改造。

四、“宗教说”。众多琼剧爱好者调都认为:“琼剧来源于道教”。这种观点其实是王国维的“巫觋说”。在《宋元戏曲考》中,王国维指出:“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巫与优之别:巫以乐神,而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而优以调谑为主;巫为女为之,而优以男为之。”他还认为,戏曲与“巫”的关系要比与“优”的关系更密切:“巫觋之兴,虽在上皇之世,然俳优则远在其后。”“巫”,在《说文解字》中,被解为“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琼剧源于道教的观点虽然缺乏有力的论证,但决不可忽视。

琼剧的发生与形成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一要素,而应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诸种要素的影响和作用。

二、文殊乡基本概况的介绍?

文殊乡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南部,由佛教文殊菩萨在此食禄香火而得名,是全县最早建制的乡(镇)之一。全区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10.1公里,总面积约8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万亩,林地面积5.9万亩,山多地少,是文殊的特色,优势在山,发展在山已成为全乡上下的共识。总人口30000人,其中农业人口28000人,辖14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农民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大豆,经济作物有茶叶、花生、芝麻等。民风兼有南北之风情,集古今大成,楚风吴韵在此交融,造就了人文景观和自然山水交相辉映。

三、梅塘镇基本概况的介绍?

普宁市梅塘镇普宁市辖镇。1957年建乡,1958年并入里湖公社,1960年析建公社,1983年改设区,1986年设镇。位于市境西北部,面积73.1平方公里,人口9.3万。省道安(流)前(埔)公路横贯镇的中部,县道梅(塘)棉(湖)公路连结榕江水运。辖梅塘居民管理区和泗坑、石鸟、涂洋、高埔、双湖、大宅、溪桥、西山、远光、新民、瓜园、景光、田丰、新光、桥光、长美、内光、内丰、内联、溪南、社山、安仁、大东山23个农村管理区。工业有服装、食品、美术工艺等。溪南竹帽遐迩闻名,长美陶瓷业有100多年历史。

四、欧洲城17#楼工程概况介绍?

欧洲城17#楼工程是一项规模较大的住宅工程,整个工程占地面积数千平方米,由多名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合作完成。在此次工程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力求将建筑的品质和安全性都提升到最高水平。工程建设现已进入尾声阶段,整个建筑基本外观已初步呈现出来。不仅外观造型别致,更重要的是在建筑结构方面也进行了多方优化,确保了建筑的稳固性和抗震能力。目前,还在进行内外装修工作,包括地板、墙壁、天花板等等,以及供暖、水电等各种管道安装。相信项目的完美完成将会为整个区域带来无限亮点和未来发展动力。

五、道路绿化工程概况介绍模板

### 道路绿化工程概况介绍模板

引言

道路绿化工程是城市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绿化工程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为您介绍道路绿化工程的基本概况,包括定义、目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过程和要点。

定义

道路绿化工程,简称绿化工程,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为道路、街道、广场、公园等城市空间进行植物配置和景观布局,使城市空间更为美观、舒适、宜居的一项工程。

目的

道路绿化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在城市中引入更多的植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空气净化和生态平衡,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还能够发挥降温、减少噪音、保护土壤等多种功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另外,道路绿化工程还能起到美化城市形象、增加城市景观吸引力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的绿化带和景观特色,可以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宜人的视觉享受,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重要性

道路绿化工程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善环境质量: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氧气,净化空气。适当的绿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2. 调节温度:通过树荫的遮挡作用,道路绿化工程能够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夏季的气温,提供清凉的休憩场所。
  3. 降低噪音污染:植物可以吸收和分散声波,减少城市中车辆和交通引起的噪音,提供一个安静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4. 保护生态系统:绿化带和植物可以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

实施过程和要点

道路绿化工程的实施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以下要点:

  1. 规划设计:在道路、街道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绿化带的布局和设计。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合理进行绿化带划分和植物配置。
  2. 植物选择:在进行道路绿化工程时,应选择适应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的植物。同时要兼顾植物的观赏性和生长特点,打造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特色的绿化景观。
  3. 养护管理:道路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是保证绿化效果的关键。要定期进行浇水、修剪、施肥等养护工作,及时处理病虫害,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4. 科学施工:在进行道路绿化工程时,要注重施工技术和工艺,确保绿化带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合理选择绿化材料和施工方法,做到科学施工、质量可靠。

总结

道路绿化工程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以及科学的施工和养护管理,道路绿化工程能够为城市带来诸多好处,包括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温度、降低噪音污染等。同时,道路绿化工程还能够美化城市形象、增加城市景观吸引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我们应当重视道路绿化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市。

六、遥感的基本概况?

遥感是无接触的地物观测手段,可以快速实时大范围对实体进行监测

七、乡村治理基本概况?

乡村治理是通过对村镇布局、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生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状况的改善。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改变“脏乱差”的农村现状,不断加强基层治理。乡村治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建构思路: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引导他们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美丽村镇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试点工作重点围绕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开展,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发展情况,试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制。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探索加强乡村治理制度建设,实现多方参与的有效途径。落实县乡党委领导责任,明确党委和政府部门职责,健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探索乡村治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将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与发展乡村产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塑造文明乡风、脱贫攻坚等方面有机结合。探索理顺乡村产权与治权关系、促进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多元化解农村矛盾纠纷、激发乡村发展活力等方面的有效途径。

八、表土剥离基本概况?

表土剥离再利用,是指将建设所占土地约30Cm 厚的表土搬运到固定场地存储,然后搬运到废弃土地上完成造地复垦的技术。

九、泰国的基本概况?

泰国,首都曼谷,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太平洋泰国湾,西南临印度洋安达曼海。西部及西北部与缅甸交界,东北部与老挝毗邻,东连柬埔寨,南接马来西亚。属热带季风气候,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总面积513000平方千米,海岸线2705千米。截至2020年末,泰国总人口为6617万人。

十、工程概况描述?

工程概况是指在施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业主单位、工程名称、规模、性质、用途;

二、对于资金来源、投资额、开竣工日期、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地点、工程总造价、施工条件、开竣工日期、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图纸设计完成情况、承包合同等。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