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而开启了中国矿业发展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矿业自此进入了现代矿业发展的新时期。
1949年,全国主要矿产品产量:原煤仅3243万吨,原油12万吨,天然气0.07亿立方米,铁矿石59万吨,黄金4.073吨,十种有色金属1.3万吨,原盐298.5万吨,磷矿石1.3万吨。
经过3年的努力,矿业生产的恢复工作和全国其他领域的经济恢复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后来矿业的大发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煤矿方面。经过3年的努力,全国83%的国有煤矿矿山完成了恢复工作。1952年,全国煤炭生产能力增长到7000万吨,原煤产量达6149万吨,约为1949年的两倍。
铁矿方面。1949年~1952年,这3年间全国共生产铁矿石近千万吨,其中1952年生产铁矿石429万吨,为1949年的8.5倍。
石油方面。1952年,全国原油产量达19.55万吨,约为1949年的3.6倍。
有色金属矿产方面。1952年,全国钨、锡、镁、钼、铜、铅、锌、锑等8种有色金属精矿产量达47697吨。
金矿方面。在3年经济恢复时期,黑龙江的漠河金矿、吉林的夹皮沟金矿、辽宁的玉龙金矿、山东的玲珑金矿、河北的马兰峪金矿、湖南的平江金矿、广西的东南金矿等23处金矿均已恢复了生产。1952年,全国产金6.452吨,为1949年的1.6倍。
建材非金属矿产方面。1952年,全国产水泥286万吨,平板玻璃200万箱,分别为1949年的4.3倍和3倍。
化工矿产方面。1952年,全国生产磷矿石3.8万吨,为1949年的3倍;生产硫铁矿石21万吨,为1949年的2倍;生产化肥3.9万吨,为1949年的0.6万吨的6.5倍;生产萤石矿2.1万吨,为1949年的8倍。
巴基斯坦不是中国的,他只是中国的邻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因为英国殖民者的离开留下的民族矛盾造成两国变成敌对国家。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也是因为英国人的关系,中国跟印度也有边境矛盾。这就造成了巴基斯坦和中国变成了友好国家,因为有共同的敌人,印度。
基斯坦和中国的时差是3个小时,中国比巴基斯坦快3小时。
巴基斯坦是在地球的东边,使用东5区的时间。中国使用的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东8区的时间,巴基斯坦与中国的时区相差3个时区,一个时区代表1小时,3个时区就是代表3小时,所以巴基斯坦和中国的时间相差3小时,中国的时间比巴基斯坦的时间快了3个小时。
中国拥有许多矿业学院,这些学院以培养矿业领域的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下面是中国一些知名的矿业学院:
当然,除了上述列举的学校,中国还有其他一些矿业学院,提供矿业相关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这些学校为培养矿业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教育和培训,为中国矿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了解中国矿业学院的情况。
中国矿业没有简称。
《中国矿业》杂志创刊于1992年7月,月刊,是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专业技术性期刊。
据2020年06期《中国矿业》内页显示,该刊编辑部有责任编辑3人。《中国矿业》主要设置矿业综述、矿业管理与经济、绿色矿业、智能矿山、采选工程、矿业纵横、重大专项等栏目。
据2020年7月4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矿业》共出版文献11376篇、总被下载1845426次、总被引7283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117、(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57。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放眼全世界都是国与国之间的楷模和标杆。
双方几乎在各项问题上都是无条件支持对方,这种历经时间洗礼的友谊,甚至已经完全超越了以利益为基础的国家关系。
我们亲热地称呼巴基斯坦为“巴铁”,而巴基斯坦也称呼中国为“兄弟”。
在伊斯兰教义中,这是一种极为亲密的称呼。
由此可见双方关系的紧密。
然而,我们却并非和巴基斯坦最铁的国家,最铁的另有其人,它就是沙特阿拉伯。
巴基斯坦和沙特之间的外交关系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
要知道,1947年印巴才在英国的一手策划下进行的分治。
双方的交往算得上久远。
而且,沙特还是那个主动方。
对此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作为土豪的沙特为何会主动攀上这么一个穷兄弟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
在上个世纪40年代,沙特还没有顶上土豪或者大户的名号。
当时,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还处于旧时代的政治框架中,沙特虽然是一个独立的王国,但是因为实力上的不足,在很多方面需要西方列强的“指导”。
而随着二战的结束,全世界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独立意识开始觉醒,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如火如荼。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格局开始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旧世界被打破,总会有新的力量体系呈现出来。
而沙特一直自视为伊斯兰世界的领袖,在奥斯曼帝国解体前,这个想法也只能是想法。
可随着土耳其革命的成功,奥斯曼帝国被彻底瓦解,土耳其在其国父凯末尔的带领下奔小康,哦不,是去世俗化的道路。
一时间伊斯兰逊尼派宗教领袖的位置出现了空缺。
沙特的这个想法总算有了实现的可能。
除此之外,沙特想要迅速摆脱西方列强的“指导”,那么找到可以依赖的力量就成为了不二之选。
所以,它自然而然地要聚拢起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逊尼派力量。
还有就是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在广袤的国土下,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原本只能躲在部落里过原始生活的酋长们,一下子获得了“钞能力”。
家中有钱心里不慌,以前穷没有当老大的本钱和实力,现在富了,自然要过一把当老大的瘾。
毕竟奥斯曼帝国的辉煌,沙特可是见识了个够。
那可是跺跺脚整个欧洲都要震三震的强悍帝国。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它的一个竞争对手——伊朗,已经率先和巴基斯坦建交。
此举显然触动了沙特敏感的神经。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要知道伊朗和沙特长期互看不顺眼,基本上处于:你瞅啥?瞅你咋地?这种相当不和谐的状态。
一个什叶派大佬,一个逊尼派老大,恨比天高,怨比海深。
最最关键的问题是,虽然巴基斯坦是一个伊斯兰教国家,但是国内的逊尼派和什叶派共存,只是当时的巴基斯坦国父真纳就属于什叶派。
一旦巴基斯坦倒向了伊朗,那么对于沙特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虽然逊尼派作为伊斯兰世界的多数派,大多数中东国家属于逊尼派,但是战斗力真的很感人。
而巴基斯坦则不然,在战斗力方面,巴基斯坦绝对算的上伊斯兰世界的异数,从独立伊始,就和印度成天怼怼怼。
基于这些原因,沙特对刚刚建国的巴基斯坦另眼相看。
比如刚一建交,沙特就特许巴基斯人可以随时到圣地麦加朝觐。
而东南亚和东亚等国的穆斯林想去麦加,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不仅要走繁琐的流程办理签证,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查。
而后沙特索性将巴基斯坦变成另外一个朝觐签证发放国。
这种荣誉,仅此一国,可见沙特对巴基斯坦的厚爱。
时间转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世界开始被分为两大阵营。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要选边站。
唯有极少数国家,能够凭借实力超然于世界两大阵营之外。
而沙特和巴基斯坦最终都成为了欧美阵营中的一员。
为了围堵苏联势力,美国曾准备用美械来武装巴基斯坦。
将当时在世界上都属于先进行列的武器:F-86战斗机、AIM-9响尾蛇导弹、M-48坦克等卖给巴基斯坦。
当时的巴基斯坦确实紧缺武器,常年和印度之间的周旋,对于国力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的巴基斯坦而言,确实有苦难言。
此时,沙特再次出手 ,直接出面作保,并直接大笔一挥,支付了相应的军购款,用美军的武器武装了巴基斯坦。
这种雪中送炭的援助,完全是不计代价。
对于土豪而言可能仅仅是九牛一毛,对于巴基斯坦的意义可就不同了。
不过,巴基斯坦却并没有义无反顾的成为了沙特的小迷弟!原因很简单,它还有一个金主:伊朗。
当时伊朗和沙特对巴基斯坦的争夺可谓是极为激烈。
正处于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和美国同样交好。
沙特富,世俗化程度更高的伊朗更不穷。
沙特援助伊朗同样是真金白金的援助。
1955~1958年期间,伊朗向巴基斯坦提供累计5.8亿美元的经济援助款。
咱们国家1980年代才几十亿美元外汇储备。
1950年代,沙、伊就狂撒十亿多美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可想而知了。
一时间,就像被两个多金帅哥追求的女子,根本就难以抉择。
为了对抗印度这个宿敌,上世纪五十年代,巴基斯坦彻底倒向了西方。
这期间,美巴进入了蜜月期。
巴基斯坦军队几乎成为了美械的装备库。
浑身上下散发着美国大兵的光彩。
不过,到了第三次印巴之战,巴基斯坦没有能延续此前的光辉战绩,最终被印度肢解为东西两部分。
本来寄希望于美国支持的巴基斯坦,对美国海军印度洋一日游的表现大失所望。
从那时候起,巴基斯坦开始调整对外政策。
从此前的面对西方,转而面向中东。
显然,此举对于巴基斯坦而言才是最正确的操作。
看到“兄弟”转向,沙特自然是看在眼中喜在心头。
援助更是不计代价,在1970年到1980年期间,巴基斯坦大部分的军购,背后都有沙特的影子。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
巴基斯坦自然明白,沙特如此仗义的帮忙,自己不做点什么也说不过去。
巴基斯坦报答沙特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有人觉得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买到,况且沙特又是不差钱的主。
其实不然,粮食安全对任何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和平时期,国际市场自然可以买到各种需要的东西,可是一旦生出战端,那可就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事。
沙特遍地沙漠,想要进行农业生产极为困难,相对而言,身处南亚的巴基斯坦环境要好上不少。拥有了巴基斯坦,沙特就相当于有了一个优越的后勤保障部。
沙特是著名的土豪国,国内居民的待遇非常好,一些低端的工作,他们自然不屑于去做。
但是巴基斯坦则不然,贫穷的现状令他们很多人背井离乡到沙特去打工。
同一宗教环境下的巴基斯坦人,到了沙特肯定要比其他国家的劳工更加令人放心。
对此不少人表示不同意,至少美国的黑水公司等就不认同。
可是对于沙特而言则不然。黑水公司等专业雇佣兵公司虽好,但是价格同样也极为高昂。
沙特只是有钱,并不代表人家就傻。
花同样的钱,找一群打架不要命的和找一个泰森,自然是前者更加划算。
而且,因为常年和印度斗智斗勇,巴基斯坦退役士兵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这些战火中幸存下来的人,早已经习惯了刀头舔血的生活,用他们来代替自己国内那些老爷兵们要方便很多。
核武器即便是放到现在,依旧很多国家难以企及的大国梦。
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很少,伊斯兰世界更是罕见。
到目前为止,仅仅有一个巴基斯坦实际拥有核武器。
而伊朗一直致力于拥有核武器,却被美国长期打压。
但是沙特就鸡贼了许多,和巴基斯坦建立了良好关系后,就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了对核武器的发言权。
面对一众小弟,甚至不少区域大国说话的时候,腰杆都要硬气不少。
放眼世界,能找到一个核国家做小弟的,还真没有。
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CUMT)位于中国江苏省徐州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文、法、经、理、教育并举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创办于1909年,前身为煤矿大学,是中国煤炭工业系统中最早建立的高等专业学校之一。学校秉承“科学立校、人文厚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优秀矿业人才,推动矿业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拥有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八个学科门类,涵盖了矿业工程领域的各个方向。其中,矿业工程学科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享有盛誉,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0%。师资队伍中有一大批享受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的杰出专家学者,包括多位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他们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并在国际学术界中具有较高的声誉。
中国矿业大学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注重与国内外一流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推进矿业科技创新。学校承担了大量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资源勘查与环境治理、矿山开采与安全、煤炭转化与洁净利用等领域具有突出的科研优势。
学校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全球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学校拥有丰富的留学生项目和交换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与多个国家的大学签订了互换生、共建研究中心等合作协议,推动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学校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内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和实验设施,图书馆资源丰富,体育设施完善。学校还设立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和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国矿业大学是培养矿业人才的领军者,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矿业工程人才,推动矿业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在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人才和智慧。
中国矿业丰富并不在一地,如煤炭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稀土内蒙古,有色金属湖南等。
在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中,中巴关系一直被认为是独特而强大的。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不仅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取得了极大成功,而且在法律框架方面也得到了不断加强。巴基斯坦对中国的法律规定被认为是双边关系的基石之一,为合作提供了牢固的法律基础。
1. 双边协议和条约
中巴关系的法律框架主要体现在双边协议和条约中。这些协议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贸易、投资、安全合作等。通过签订这些协议,巴基斯坦和中国建立了相互支持和合作的法律基础,为双边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法律互助与司法合作
中巴关系的法律框架不仅仅局限于双边协议,还包括了法律互助与司法合作机制。双方在刑事司法、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合作等领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跨国犯罪和其他法律挑战。
3. 经济合作与贸易法律框架
在经济领域,巴基斯坦关于中国的法律框架着重于促进贸易与投资合作。双方签订了多项贸易协定,包括自由贸易协定、投资促进与保护协定等,为双边经济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4. 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
除了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巴关系的法律框架还涉及到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双方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交流等方面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5. 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
知识产权保护是双边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之一。巴基斯坦关于中国的法律框架强调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合作机制,旨在为创新合作提供稳定的法律保障。
6. 区域安全与反恐合作
在安全领域,中巴关系的法律框架特别关注区域安全与反恐合作。双方签订了反恐合作协议,加强了在反恐领域的合作与协调,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总的来说,巴基斯坦关于中国的法律框架建立在双边协议、法律互助与司法合作、经济合作与贸易、文化交流与教育合作、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以及区域安全与反恐合作等多个领域的基础上。这些法律框架不仅为双边关系的深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