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的思想旗帜指引同志们更好的开展手中的业务。
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建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建的一部分。
党建是指党的建设。根据十八大报告,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党中央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五大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基层组织建设属于党建中组织建设的一部分。党的组织建设,是指党的组织制度、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党组等内容。
党建联系点,就是在院系统建立起“三级六点”党建联系网络,实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成果反向倒推的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党建联系的六个结点分别为:院党组成员、院所党委、院机关党支部、院所创新团队、院机关党员和课题组。
党建双联系制度是指机关联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的制度。“双联系”制度旨在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够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双联系”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农村基层和贫困群众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农业农村部门在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强化党建引领**:通过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确保党员在农业农村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 **落实责任制度**:明确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党建任务纳入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确保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3. **创新活动方式**: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如田间党课、乡村振兴论坛等,提高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4. **促进双向融合**:在业务工作中融入党建元素,比如推动党员在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改革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同时,通过党建活动促进业务能力提升,如组织党员围绕业务开展交流研讨。
5. **优化组织架构**:根据农业农村工作特点,优化党组织设置,确保党建工作覆盖到农业农村工作的各个环节。
6. **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农业农村部门党员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党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7. **发挥共建平台作用**:通过与政府其他部门、企业、高校等共建,共享资源,推动党建与业务的协同创新。
8. **回应群众期盼**:以党建工作为纽带,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9. **树立正确政绩观**: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成效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农业农村发展成果上。
10. **强化考核评价**:将党建工作的成效纳入农业农村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核激励党员干部更好地结合党建和业务工作。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推动党建与农业农村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的双赢。
城市党建以社区为单位,服务于居民,文明,卫生为主。农村党建以发展集体经济,提高服务功能为主。
复旦大学党建中心是负责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部门,如您需要联系复旦大学党建中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 电话:您可以拨打复旦大学党建中心电话:xxx-xxxxxxx 进行咨询和联系。
2. 邮箱:您也可以通过发送邮件至复旦大学党建中心邮箱:xxxxxx@fudan.edu.cn 联系他们。
3. 地址:如果您希望当面拜访,复旦大学党建中心的地址是xxxxx,您可以前往他们的办公地点。
请注意,若有关于复旦大学党建中心工作的疑问或合作意向,建议您提前通过电话或邮件预约,以便更好地安排时间和人员。
作为学校党政工作的重要机构,复旦大学党建中心承担着落实党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中心致力于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的工作方针政策,加强党内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促进学校党建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通过有效的联系方式,您可以及时了解复旦大学党建中心的最新动态,咨询党建政策,反映实际问题,提出建议,开展合作等。与复旦大学党建中心保持联系,有助于促进校内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为您在学校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非常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关于复旦大学党建中心联系方式的帮助。
“三联系”即,建立“党委联系支部、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党建工作新机制。
党委联系支部,即,通过党委委员与党支部结对方式,加强党委与党支部的联系。
支部联系党员,即,通过党支部委员与党员结对方式,强化党支部与党员的联系。
党员联系群众,即,通过党员与群众结对方式,密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
党建联系点指的是党员或党组织与非党组织或非党员之间建立联系的一个节点。 这种联系是指在特定领域或特定事项上,党员或党组织与非党组织或非党员之间建立起稳定、长期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党员或党组织通过这种联系点,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党的政策,宣传党的主张,推动党的工作和党的思想建设。党建联系点的陆续建立,加强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织要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确保企业决策符合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1、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强党组织的领导力,落实好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前置程序这一要求,使党组织的意见在企业治理主体中得到尊重和实现。
2、比如,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时,党组织要把好方向关、政策关;在研究关键岗位人员时,党组织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在研究改革、并购重组方案时,要把党的组织、机构、人员和工作等同步研究部署,等等。
3、融入决策不仅体现在机制上,还体现在意识上,董事会、经理层等企业治理主体在决策时要善于从政治角度来看问题,职能部门在决策论证时要站到全局的高度来提建议,各级党务干部要始终牢记党建这个主业主责,确保党建从顶层设计上就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轨道。
(二)融入执行。如果说党建融入决策主要体现在高层,那么党建融入执行则更多体现在一线,通过融入执行来确保决策层意图在基层实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执行力。
1、融入执行关键是要搞好结合,把党组织要求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任务完成。比如,当企业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调整的时候,党组织要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引导员工拥护支持改革,确保改革平稳顺利完成。
2、当企业重大项目攻坚遇到困难时,党组织要成为坚强的战斗集体,通过开展“党旗飘扬在一线”“党徽闪耀在岗位”等示范行动,发挥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带头作用。当企业面临安全生产压力时,党组织要聚焦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无违章”“安全在我心中”等活动,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率。当企业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特殊时期时,党组织要引导员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战斗精神,抢抓机遇,迎难而上。
(三)融入监督。企业党建还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监督决策和制度落实情况。党组织监督体系与企业监督体系要深度融合,形成监督合力,增强企业的管控力。
1、一方面,要看住国有资产。要通过巡视、督查、审计等措施,对决策进行监督检查。既要监督领导班子决策,又要监督决策执行情况,既要监督结果,更要监督过程,既监督干部,又要监督党员,通过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体系,实现党组织监督全覆盖。
2、比如,在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发现偏离或违背了国家政策、企业实际,党组织要及时纠正;在关键岗位人员出现异常情况时,党组织要及时“咬耳扯袖”。另一方面,还要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当前,由于对企业人员违规追责的条款还不够细化,特别是存在一些“模糊地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3、因此,要把依法依纪行使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权与尊重企业人员的经营决策权统一起来,特别是要加强容错纠错机制建设,进一步细化哪些属于合规,哪些是违规,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氛围,让大家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去冲锋陷阵,而不是“欲擒故纵”等着别人犯了错误之后再去追责问责。
(四)融入制度。
1、首先,党建工作制度要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从公司章程到日常规章制度等,都要把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运行机制等嵌入企业治理结构之中,形成企业管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其次,党组织和党务部门从顶层设计上就要融入生产经营制度的相关流程之中,实现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制度无缝对接、有机融合,确保在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中发挥作用。
3、最后,党建工作制度要与生产经营制度同步修订,当企业生产经营制度随着战略任务调整同步修订时,党建工作制度也要及时修订,确保与生产经营制度相适应、相协调。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制度而建立制度,党建工作制度要始终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