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人均GDP澳大利亚排在加拿大前面,但GDP总量加拿大排在澳大利亚前面,但是这两个排名都差不了几位。
数控啊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普通机械正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数控机械所代替。目前国外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已达到85%以上,而我国的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不足20%,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 电火花及线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以至于导致模具设计、CAD/CAM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在各种招聘会上,数控专业人才更是企业热衷于标注“急聘”、“高薪诚聘”等字样的少数职位之一,以致出现了“月薪6000元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元招不到数控技工”的现象。据报载,我国高级技工正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严重局面,原有技工年龄已大,中年技工为数不多,青年技工尚未成熟。在制造业,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床的人才已成稀缺, 据统计,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而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这表明,我们的高级技工在未来5—10年内仍会有大量的人才缺口。嘬噯ф喃海祝你好运 随着产业布局、产品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企业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而借助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当进入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调整时期,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匹配、培养相当数量的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职业人才,成为迫切要求。而对于数控加工专业,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过硬的实践能力,更要掌握系统而扎实的机加理论知识。因此,既有学历又有很强操作能力的数控加工人才更是成为社会较紧缺、企业最急需的人才。 嘬噯ф喃海祝你好运
湖北人均GDP(元) 9973 排名11位
从20世纪50年代起,湖北为中国工业重点建设地区,利用省内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建设了武钢、大冶铁矿、荆襄磷矿、应城石膏矿等大型矿山基地。19世纪 80年代初,基本建成以钢铁、机械、电力、纺织、食品为主体、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生产体系,是全国重要工业生产基地之一。
武汉为中国钢铁基地之一。武汉钢铁公司为全国三大钢铁集团之一。
目前湖北已形成十堰—襄樊—武汉规模和实力蔚为壮观的汽车工业走廊,汽车生产已形成重中轻相结合,改装车与零配件配套的系列,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十堰市是19 世纪70年代初兴建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所在地,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之一,有“汽车城”之称。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神龙汽车公司九十年代投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辆,神龙富康轿车将逐步形成30万辆的生产能力。
全省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发展迅速,新建有汉江、丹江口、堵河、黄龙滩及白莲河、陆水、富水等大中型水电站。同时,在武汉、荆门、黄石等地新建了火电站。80年代初兴建了中国目前最大的葛洲坝水电站。当今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斗坪,1997年11月8日实现大江截流。电站共安装26台70万千瓦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纺织工业包括棉、麻、毛、丝、化纤等部门,以棉纺织工业为主,是省内轻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主要分布于武汉、宜昌、黄石、襄樊、沙市等地,其中武汉是省内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纺织工业产值约占全省的一半,也是中国著名的棉纺织中心之一,纺织品畅销国内外。
湖北的农业以耕作业为主,粮食生产居首要地位,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猪生产基地。在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省可稳定达到年产粮食2400万吨,棉花50万吨,油料175万吨,出栏肉猪2500万头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要农产品产量处在全国前列。
经过50多年的建设,湖北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巨大发展。2007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9150.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是1979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2008年,湖北省完成生产总值11330.38亿元,成为全国13个GDP总量突破1万亿元的省(市)之一。
农业
全省各地始终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粮食生产基本稳定。2001年粮食总产量2138.49万吨。棉花总产量为37.35万吨,比上年增产 6.92万吨,增长22.7%。油料产量达279.1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上年增产11.58万吨。糖料产量114.17万吨,增长2.8%;蔬菜 3013.27万吨,增长9.6%;茶叶6.12万吨,增长8.7%;水果208.5万吨,增长率14.0%;烟叶13.6万吨,增长14.1%;麻类 5.28万吨,下降28.4%。
2001年猪牛羊肉产量达到246.35万吨,比上年增长5.9%,水产品产量达到242万吨,比上年增长3.3%。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9.55千公顷;完成全国重点林业工程森林抚育面积21.6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一倍。
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469.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9%;大中小型拖拉机31.46万台,增长3.3%。农村用电量60.17亿千瓦小时,与上一年大体持平。
工业
2001 年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全省国有工业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1096.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比全国平均增速高2.9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速高0.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717.38亿元,比上年增长 11.7%,国有工业增加值447.88亿元,增长12.3%;集体工业增加值179.67亿元,增长11.5%,股份合作制工业增加值18.64亿元, 增长8.5%;股份制工业增加值288.53亿元,增长14.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124.92亿元,增长12.0%;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37.19亿元,增长16.6%。
交通运输
全省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282.45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全年货物周转量812.6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5%。旅客周转量496.59亿人公里,增长3.3%。除了省会就是襄樊和宜昌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