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云岭背斜
位于暮云岭一带、呈NE-
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地形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地形、地质情况的综合性图纸,读图步骤如下:了解图件的基本情况:首先查看图名、比例尺、图例等基本信息,了解图件所表示的地区范围、制图精度以及图上各种符号、颜色的含义。分析地形特征:通过观察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形态和高程值,了解该地区的地形起伏、山脉走向、河流分布等特征。同时,注意查看地形图上的标注,如山峰、鞍部、盆地等地形要素。研究地质构造:观察地质图上的岩层产状、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分析其分布规律、形成机制和演化历史。结合地质图例,识别不同岩层的类型、厚度和接触关系。解读地质现象:注意观察地质图上的特殊地质现象,如火山、矿床、岩溶等,分析其成因、分布特征和与周围地质构造的关系。综合分析:将地形和地质信息结合起来,分析地形、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实地验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对图上的地形、地质信息进行验证和补充,提高对该地区的认识和了解。总之,读地形地质图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理学等知识,认真观察、分析和解读图上的信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形和地质情况。
它的东部是黄淮平原,与山东、安徽毗邻;北部由太行山东麓和卫河平原所构成,与河北接壤;西北以太行山、中条山为界,与山西相隔;西部有雄伟的秦岭山脉,与陕西相连;南部是桐柏—大别山和南阳盆地,与湖北为邻。 河南的河流众多,大小河道1500多条,黄河水系黄河是河南的最大河流,从陕西潼关流入河南,经本省中北部,在台前县出境,境内流长约70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3.62万平方公里,孟津以西,水流湍急;孟津以东进入平原,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河床抬高,郑州以东河床高出地面3-7米,成为世界著名的“地上悬河”。黄河的主要支流,南侧有宏衣涧、洛河、伊河和汜水等;北侧有漭河、沁河和丹河等。
多瑙河流域位于中欧东南部,三面环山。西部有黑林山,南部由西至东有阿尔卑斯山、韦莱比特山、迪纳拉山、老山以及巴尔干山;北部自西至东有捷克林山、舒马瓦山、苏台德山和喀尔巴阡山。东面临黑海。河源处有两条河,即布雷格河和布里加赫河,均发源于德国黑林山的东坡,海拔高程分别为1010m和1125m。过两河的汇合点多瑙厄申根后,多瑙河流向东北。从乌尔姆至帕绍,多瑙河芽过巴伐利亚高原北侧,其间在因戈尔施塔特至雷根斯堡河段,多瑙河横切施瓦本—弗兰克山,河谷狭深。
河道过雷根斯堡后转向东南流,从帕绍至典地利的林茨,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北坡与捷克高原之间的丘陵地带,形成典型的山地河流,河谷变窄,滩多流急。
过林茨后,河道改向东流,进入维也纳盆地,多瑙河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匈牙利门峡流出后,进入小匈牙利平原,河床变宽,流速减缓,河道分汉,绕过泥抄淤积而成的大、小许特岛(面积1901k㎡)。出科马诺,多瑙河进入维谢格拉德峡,然后河道转向南流,过布达佩斯进入大匈牙利平原,河流呈平原河流特征,河谷变宽,河床比降小,河道弯曲,常有河汊和牛轭湖。多瑙河从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转向东流,直冲南喀尔巴阡山。经过长年的切割,形成了壮丽险峻的卡特拉克塔(杰尔达普)峡谷,峡谷全长130km,由4个峡谷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铁门峡。峡谷河段首尾水位差30m,最窄处仅132m,最深处达82m。多瑙河出铁门后,进入下游平原,河谷宽阔,岸边有宽约10~15km的湖泊和沼泽带,河口三角洲长80km,每年以约24.38~30.5m的增长速度向黑诲延仲,三角洲面积5640k㎡以上,在三角洲顶点(图耳甘)多瑙河分成三条汊河,即基利亚、苏利纳和斯芬图乔治,其人海流量分别占总量的66%、16%和18%。多瑙河流域面积广大,约有817,000k㎡(315,000平方千米),内有影响其水源和水情的各种自然条件。
这些自然条件有助于形成一个岔流多、稠密、水深的河网,内有支流约300条,其中30多条利于通航。整个多瑙河盆地,有一半以上由其右岸支流排水;这些支流汇集著来自阿尔卑斯山脉及其他山区的水,占多瑙河总流量或排水量的2/3。
我国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河流有黄河、松花江等,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等,降水较少,热量不足,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等;南方地区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等,主要河流有长江、珠江等,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故答案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主要河流黄河、松花江等长江、珠江等主要矿产煤、铁、石油等有色金属矿产丰富主要农作物玉米、小麦等水稻、油菜等
主要有丽江市、大理市、香格里拉市。
云岭的山体北段在西藏自治区及四川省境内,前者称宁静山(芒康山),后者称沙鲁里山。由于金沙江的切割,使云岭分为3支:西支为耸立于澜沧江东岸的清水朗山、雪盘山,由中生界红色地层组成;中支为白马雪山、老君山、罗坪山和苍山,由古生界或此前的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东支为哈巴雪山、玉龙雪山等,为下古生界地层,受金沙江两次大拐弯的影响,山体不连续。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南的云岭余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又分为两支:东部支脉为哀牢山,是阿墨江和红河的分水岭;西部支脉为无量山,是澜沧江和把边江的分水岭。高度较低,一般2000~2500米,个别山峰超过3000米。
没有什么区别。
答题模板:
①当地地形以什么地形为主,海拔以多少为主
②当地地势哪高哪低或自哪向哪倾斜
③当地特殊地貌的分布情况,如沙漠,冰川等
④海岸线曲折程度
⑤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看分值,一般只答前两点。如果有剖面图要答第五点。
地形地质图是以地形图为底图,将地质勘探所获得的资料绘制在地形图上而得到的图件。其主要内容和要素包括以下几点:
1. 地形要素:包括地形等高线、地貌、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等。
2. 地质要素:包括地层分界线、岩浆岩分布范围、地层产状、断层线、褶曲轴等。
3. 勘探工程:包括全部钻孔、探井、探槽、平硐、坑巷、小窑等。
4. 地质构造:如断层、褶曲、岩层倾角等。
5. 地层信息:包括地层的年代、岩性、厚度和分布范围等。
6. 矿产信息:如煤层、标志层及其它有益矿产露头线(或覆盖层下的分布界线)。
7. 井田边界线、勘探线及其编号。
8. 井田内已有生产矿井(包括老窑)的界线及其采掘范围。
9. 滑坡范围及最高洪水位线等。
10. 数学要素:如坐标格网、成图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等。
在阅读地形地质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图件的比例尺和投影方式,以便正确理解图件中的尺寸关系。
2. 熟悉图例和符号,以便正确识别各种地质现象和地层。
3. 分析图件中的地质特征和构造规律,以便了解地质条件和矿产分布。
4. 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如地质报告、钻孔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
5. 注意图件的更新情况,以确保所获取信息的准确性。
皖南山区,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即沿平原丘陵区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带,其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浙江省西部和江西省北部的低山丘陵连成一片,中间有明显的三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山系,即九华山山系、黄山山系和皖浙边界的天目山山系(如清凉峰),它们的海拔高度分别达到1342、1841、1787米,还有皖、赣边界的六股尖达1630米。
南方地区,北部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高原、大型盆地和大平原。靠北主要有秦岭、大巴山和淮阳山地(包括桐柏山、大洪山和大别山。其中,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大巴山东段的武当山,隔汉水与大洪山遥相对应,主峰海拔1612米左右,山势峻峭,川鄂交界的神农架山,主峰海拔3053米,为中华名山之一)。
靠南丘陵山地分布更广,山青水秀,山地丘陵间分布着一系列河谷盆地,其西部有贵州高原和四川盆地,其东部有江南丘陵、淮阳山地丘陵,其间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相间的多种多样地貌类型,为综合发展农业,合理布局生产力,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
南方地区的南部陆地上地表起伏不平,丘陵与谷地分布错杂。
东部闽粤桂一带,大部分地面为海拔不超过500米的丘陵,平原狭小,河道两旁或河流入海地区,有些断断续续宽窄不等的河谷平原和面积不大的河口三角洲。
如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前者万余平方公里,后者仅0.12万平方公里左右。
其他海岸平原面积狭小,分布零散,却分布很普遍,它们与丘陵穿插,构成丘陵广谷交错的地貌特征。
西部滇南,大部分地面为海拔1000—1500米的切割高原,由多级地形面和宽敞河谷盆地相间组合,构成山间宽谷地貌。
平原以河谷冲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