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地处广东东南部,临海的地区较多,大亚湾、惠阳澳头、惠东县的稔山、平海、港口、铁涌等乡镇都临海。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海边游玩地有大亚湾的小径湾、惠阳澳头码头,惠东港口的巽寮湾、平海、稔山铁涌的三角洲等地。每逢节假日,去这些地方的人特别多,交通拥堵严重,酒店也不好订。要提前预订才行。
广东地质调查院调查了广东阳江-茂名地区总面积9100平方公里地区,发现4409平方公里富硒土壤区,分布在化州市大部分地区和高州市鉴江流域、电白区麻岗至阳西县新圩镇一带和阳江市江城区,当地政府在打造相关富硒产业。
如果你是外地人的话,惠州相对好些,惠州经济最好,位置也好,交通方便,客家、白话、普通话文化都比较丰富,是个年轻活力的城市。湛江太远了,不过城市也很漂亮,因为驻军部队的原因房价是这四个城市最高的,多以白话、雷州话为主;肇庆的发展也很快,随时珠三角城市九大城市之一,不过经济算落后的,随着广佛联成一体,肇庆靠近佛山的地区发展较快。汕尾就不提拉。。。经济差、地方小、人文环境更差。。。。
在汽车总站坐2路车,到朝京门下车。沿西湖步行约500米即到
保定地形比较复杂,有平原、山地、丘陵、湖泊,进而地质比较复杂,有沙土、粘土、有石灰岩、有页岩、有沉积岩。
梅州市东部与福建省交界,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
石林地区是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片壮丽景区,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而闻名于世。这里拥有众多的石林奇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石林地区的地质构造非常特殊,堪称自然的杰作。
石林地区的地壳构造是由在地壳运动中,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地质活动所形成的。这里曾经是一个海底盆地,数亿年前,由于板块构造的碰撞与挤压,海底地壳隆起,形成了崎岖的地表地貌。经过漫长的时间,风化、侵蚀等自然力量不断作用于地表,将高出地表的岩石逐渐剥蚀,最终形成了石林地区的独特地貌。
石林地区的地质构造以石灰岩地貌为主,这是因为该地区大部分地层由含碳酸盐的石灰石构成。这种石灰岩受到水的侵蚀,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在石林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石笋、石柱、岩洞、溶洞等地质现象。这些地质奇观形状各异,令人叹为观止。
石林地区的地形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最著名的是“石林第一奇观”——“大石林”。这个巨大的石林景观呈现出了天然的迷宫形状,让人不由自主地充满探险的欲望。从石林中穿行,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而崇高的王国。
此外,石林地区还有一些其他著名的地质景观,如“长湖”、“月亮湾”、“冰川岩”等等。这些景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质学解释,并各自形成了精彩的故事。石林地区的地质世界是如此神奇,让人流连忘返。
石林地区的地质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四亿年前的奥陶纪。在那个时候,这片地区是一个海洋,大量的海洋生物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地壳运动,海平面下降,海水退去,底部的沉积物逐渐暴露到地表。
这些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石灰质物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石灰质物质逐渐凝结形成了坚硬的石灰岩。同时,在地质活动中,地壳发生了断裂和隆起,形成了山脉和岩层。
随着气候的改变和地表的侵蚀,石灰岩逐渐被侵蚀,形成了奇形怪状的石林景观。这些石林景观呈现出了各种形状,有的像树林,有的像雕塑,有的像迷宫。
石林的形成是一个与时间和自然力量共舞的过程,同时也是地质演化的见证。在这个过程中,地表的石灰质物质被侵蚀,同时也被沉积,形成了独特的地貌。这个过程非常缓慢而又壮观,是地质学家深入研究的对象。
石林地区的地质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其独特的地貌景观上,还与地质学研究密切相关。石林地区的地质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历史上的海洋环境、地壳运动和地表演化过程。
首先,石林地区的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通过研究石林地区的地质构造,我们可以了解到地壳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同时,石林地区的地质条件也为我们研究地下水资源、岩层地质结构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石林地区的地质景观对于研究地表的风化、侵蚀和沉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石林地区的地质景观,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表面长时间以来受到风、雨、冰等自然力量的作用,以及这些力量对地表地貌的塑造。
此外,石林地区的地质特征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和生物演化过程。石林地区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生物化石,这些化石对于研究生物进化历程和环境变迁有着重要的价值。
总之,石林地区的地质意义不仅局限于其壮丽景观,而是涉及到了更广泛的地质学领域。通过深入研究石林地区的地质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石林地区的地质是自然界的杰作,是地球历史演化的珍贵遗迹。它展示了地球亿万年来的变迁和演化过程,是地质学家的宝库。同时,它也是一座壮美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石林地区的地质景观以其独特之美,让人流连忘返。
惠州惠城区有条古街:金带街。
金带街位于东江西岸,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代以前是惠州城外的居民点。现街道长250米,宽4米,东接水门路东城墙,西联西湖的西城墙,犹如一条带子,故名金带街;也有传说原街中埋有金带,故名金带街。是惠州九街十八巷之一,第三个说法是苏轼捐出御赐的金犀带所建。
目前金带街上开了好多家古玩店。
金带街
地址: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1、地形地貌 郑州市位于秦岭东段余脉、我国第二级地貌台阶与第三级地貌台阶的交接过渡地带。
总的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状下降,由西部、西南部构造侵蚀中低山,逐渐下降过渡为构造剥蚀丘陵、黄土丘陵、倾斜(岗)平原和冲积平原,形成较为完整的地貌序列。
其中,西部、西南部中低山分别由嵩山、箕山组成,二者呈东西向近于平行地展布在西部中间地带和西南部边缘。
嵩山地形标高一般500——1200m,相对高差300——600m,形成登封、新密与巩义、荥阳的自然分界,其最高峰玉寨山海拔1512.4m,为全区诸峰之冠。
箕山地形标高一般500——800m,相对高差200——400m,构成郑州市西南部边界;构造剥蚀丘陵位于中低山前部,地形标高200——500m,相对高差100——200m。
受地层岩性影响,一般灰岩及砂岩分布区常形成园山秃岭式的正地形,而页岩、泥岩分布区多形成相对低洼的负地形;黄土丘陵位于区内西北部、中北部地区,地形标高200——300m,相对高差30——150m,地面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倾斜(岗)平原位于丘陵前面,近南北条带状展布在中部地区。
地形标高100——150m,自西向东,纵向上从丘前到下游呈倾斜状,坡度一般3——10度,自南向北,横向上呈岗状相间的波状起伏形态;冲积平原广泛分布于东部地区,系黄河冲积形成,地势平坦,地面标高80——100m,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2、地层岩性 区内地层,自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至新生界、除志留、泥盆和侏罗系缺失外,其余均有出露。
太古界为登封群一套变质较深,并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作用的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千枚岩等及少量大理岩、磁铁石英岩等。
呈东西向分布于嵩山西部。
元古界主要由嵩山群浅变质石英岩、石英片岩、白云岩和汝阳群砾岩、砂砾岩、石英砂岩夹页岩及洛峪群石英砂岩、页岩等组成,亦呈东西向分布于嵩山、箕山中部。
古生界分别由寒武系灰岩、页岩、白云岩;奥陶系灰岩、白云质灰尘岩、白云岩、页岩;石炭系页岩、粘土岩、灰岩、砂岩、煤层、煤线和二迭系砂岩、粘土岩、煤层、煤线组成,主要分布于嵩山两侧及箕山北坡一带。
中生界由三迭系页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及砂质粘土岩组成,分布于嵩口箕山之间地区。
新生界分别由新近系半胶结粘土岩、砂岩、砂砾岩、泥灰岩及第四系松散状粉土、粉质粘土和砂砾石层组成。
前者一般分布于中部丘陵地区及西北部黄土丘陵的沟谷底部;后者广泛分布于东部冲积平原、西北部黄土丘陵及中、西部山间谷地和丘间凹地地带。
之外,区内尚有嵩阳期中性侵入岩和王屋山期酸性侵入岩分布。
嵩阳期侵入岩以闪长岩、花岗岩为主,局部为辉长岩,分布于嵩山西部、登封石牌河一带;王屋山期侵入岩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嵩山西部、登封水磨湾——石坪一带。
3、地质构造及地震 郑州市位于中朝准地台的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端。
自太古代以来,先后经过嵩阳、中岳、少林三次著名造山运动等不同期次、不同方向构造作用的迭加与改造,致使本区构造形态、构造格架异常复杂。
依其形迹由老到新按方向归纳如下: (1)南北向构造 主要发生在前震旦纪地层中,并为东西向构造所包容。
系嵩阳、中岳等造山运动之产物,为强烈的南北向褶皱构造,其褶皱多为紧闭的轴面向西倾斜、向东倒转的复式背斜,轴面倾角一般45度。
(2)东西向构造 该构造是本区的主要构造,为一系列东西向展布的断裂和褶皱构造。
其中,褶皱构造形成嵩山背斜、箕山背斜和两背斜之间的颍阳——芦店向斜。
嵩山、箕山背斜东西向延伸,并相互平行,长110km,分别构成本区西部、西南部中低山地。
两背斜北翼完好,地层向北倾斜,倾角20——30度。
嵩山背斜南翼受东西向月湾断裂破坏,倾角较陡,一般在40度以上。
月湾断裂位于嵩山背斜南翼,走向近东西,倾向SSE,倾角45度。
断裂北盘是构成本区基底的太古界登封群、元古界嵩山群和王屋山期花岗岩体;断裂南盘为盖层,即向东倾伏的颍阳——芦店向斜建造。
(3)北西向和北东向构造 系两组走向分别为NW310——320度和NE15——30度左右的线状断裂。
其中NW向断裂出现频率较低,但规模较大,具代表性的有五指岭断裂、嵩山断裂、吕店断裂;NE向断裂出现频率较高,然而规模较小,主要有王屯断裂、少林寺——水磨湾断裂、伊河断裂等。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大部分地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唯登封西南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据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本区未曾发生中强以上地震,只有弱震若干次,地震活动具有强震少、弱震频的显著特征。
我国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最完整的两大平原。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之间的地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被称为是“黄土地”。
我国北部草原广阔,地质遗迹丰富多样,其中主要的有野三坡、金石滩及本溪水洞等处,这些景观山异、石奇、水美、林丰,构成了原始自然、形象逼真的天然地质景观,是不可多得的天然地质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