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粉操作
在早上8点左右,采当天盛开的雄花,去掉它的花瓣,让花的柱头露出来,这时可以看到柱头上有很多花粉,然后就是把这些花粉放到雌花花蕊上。过程也很简单,把雄花的柱头涂抹雌花花蕊,让花粉均匀沾在雌花上即可完成授粉。完成授粉后,西葫芦就会慢慢膨大,说明授粉成功了。
授粉方法
(1)用表面软一点的东西,如软毛刷或棉签等在雄蕊上摩擦,直到裹上花粉。轻轻摇动裹上的花粉,慢慢刷到雌花的柱头上,过程中注意不要弄坏雌花的任何一部分。
(2)若没有软毛刷或棉签,可以直接将雄花掰开,移开花瓣,把雄蕊放到雌花柱头上摩擦。
(3)直接采用放蜜蜂授粉。蜂群应在籽用葫芦现蕾前移入,每五亩放一箱强势蜂,可增产30%以上。
是这个要看你种植的是大葫芦还是小葫芦,小葫芦架子一般高度在一米高度左右,大葫芦架子高度在1.7米左右。小葫芦在华南地区2-8月均可播种,但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小葫芦种子有较长的休眠期,所以要特别注意选用已过休眠期的种子。一般采用平棚栽培,棚高1.6-1.8米。长度没有限制,根据地形而异。
1、温度管理
在西葫芦种子播种之后,一直到出苗齐苗后的时间段内,要注意为西葫芦营造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在白天的时候,温度要保持在大约30度左右,晚上控制在20度左右。当有大约一半左右的种子出苗之后,要及时将薄膜揭开。并且将白天温度降低至25度左右。然后当有80%左右的幼苗出土后,白天温度要再降低大约5度左右,晚上温度保持在15度。保证西葫芦幼苗出苗整齐,下胚轴粗壮。
2、水肥管理
因为西葫芦的种子比较大,其拱土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因此如果播种后覆土较薄或者是在出苗前浇水过多的话,那么极易导致土壤板结。在刚出苗的时候,种子的种皮是比较难脱落的,所以容易出现带帽出土的现象,并且还会有芽干的危险。所以我们除了在播种前要做好浸种催芽工作之外,还要注意浇透苗床水。然后再种子出苗之前最好是不要浇水,覆土厚度应保持在两厘米左右,如果出现带帽现象的话,那么要适当喷洒温水或者是撒一些湿润的稀土,促使脱帽。
3、分苗炼苗
当幼苗的子叶展平且真叶逐渐显露出来之后,要适时将其移到营养钵当中。也可直接在苗床上进行分苗工作,为所有幼苗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提高壮苗率。然后我们还要做好炼苗工作,如果是在冬春季等温度低的季节育苗的话,那么在定植一周时,白天温度要保持在20度左右,晚上温度保持在7度左右。如果是在夏秋季育苗的话,那么则要逐渐将遮阳网揭除,控制好水分。等到炼苗之后,幼苗的环境应尽量与定植田的环境保持一致,保证幼苗定植后可尽快缓苗。
4、其它管理
在幼苗生长后期的时候,如果外界温度突然变化的话,那么我们要注意及时调整。在雨季过后要注意及时将覆盖物揭除,通常在遮盖覆盖物的时候,保持与地面有50cm左右的距离就可以了。在幼苗出苗之后要注意及时建苗,如果有死苗现象的话,那么则要做好补苗工作。同时还要注意人工除草,避免影响幼苗的生长,最后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一、品种选择
冬春茬西葫芦的栽培,选择的品种首先要保证其耐寒性、耐弱光且结果密集,符合密植条件,还要选择早熟、丰产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例如“法拉丽”、“冬玉”等品种。
二、培育壮苗
2.1 育苗时间与方法
最佳育苗时间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育苗方法可选用营养土块或者营养钵进行育苗。
2.2 配制营养土
营养土是用菜园土与肥料按5∶1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其中菜园土需确保前茬没有种过瓜类,肥料需确保是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者是购买有机肥,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80-100克的杀菌剂和60-80克的杀虫剂,其中杀菌剂可选用多菌灵,地菌净,百菌清等,杀虫剂可选用敌百虫等,确保养分的全面性,从根源杀虫灭菌。
2.3 做育苗畦
通常来讲,育苗畦需挖宽1.2米,深15厘米,确保地面平整,长度不限,一亩地需要做育苗畦10平方米左右。
2.4 装营养钵
把事先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10X10厘米的营养钵当中,营养土不必装太满,装至离钵扣1.5厘米左右即可,不必用力按压,保持其自然状态。将填好营养土的营养钵整齐平放在育苗畦中,灌入适量的底水,等待播种。
2.5 播种
将西葫芦种子平放在已经渗好水的营养钵当中,覆盖1.5—2厘米厚的营养土,呈馒头状(不用抹平),覆盖地膜,达到保湿提温的效果。
一般春播为5月初,秋播为9月初,播种的时间过早或过晚,容易导致发生较严重的病虫害,影响其发芽率。
大棚种植西葫芦其早春茬可比黄瓜提早定植20-30天,一般可在12月至1月播种育苗,1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定植后一般可在3月份中下旬上市,6月上旬拉秧。秋冬茬一般在8月下旬播种,9月下旬定植,11月上旬采收。
塑料大棚小气候环境比较适合西葫芦的生长发育。一般来说,当棚内地温稳定在8℃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0℃时便可定植。根据育苗的苗龄需35天左右可达到壮苗标准的要求,可确定出育苗适宜的播种期。北方地区播种期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定植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南方地区可在1月上旬至2月上中旬播种,2月上中旬至3月中旬可定植。
一、控制温度 西葫芦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5℃左右,在发生充足的情况下,一旦温度过高就会造成植株旺长,所以在越冬茬西葫芦管理时应该要注意温度的调控。不要盲目提高温度来促进植株生长,应该适当的加强通风换气,以确保温度适宜,同时在温度过低则要减少通风换气,确保温度稳定在25℃左右。
二、控制湿度 西葫芦喜欢比较湿润的环境,而且还比较耐干旱,如果土壤湿度过大的话极易造成旺长,所以在种植时,土壤没有过于干旱时,不要着急进行浇水,而当植株出现萎焉现象时,浇水也不宜大水漫灌,应该采用小水的方式进行浇水。
三、控肥 西葫芦各个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在它的结瓜期对于钾肥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这时不多施钾肥,反而是一味的追施氮肥,那么极有可能造成植株徒长,还会影响到瓜的生长发育,造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衡。所以在结瓜期要控制氮肥的施用,增施磷钾肥,还可以通过叶面肥喷施钾肥,这样能促进瓜果膨大,增加产量和品质。
四、药剂控旺 施用药剂进行控旺是西葫芦生产中常用的手段,极易在缓苗5~7天后,用15%的多效唑1500倍喷施植株,但是在喷洒时要注意,不要只喷生长点,调控西葫芦的长势。而在坐瓜后,再喷洒15%的多效唑2000倍来促花保果。
首先使用前要挑选合适吨位手拉葫芦。
手拉葫芦在吊运货物前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的吨位的手拉葫芦。
其次安装手拉葫芦
把手拉葫芦的上吊钩固定到一个安全的位置
调整好货物的位置
吊运货物前,看货物是否水平安全放置在下吊钩的上下方,并且货物与下吊钩之间不得有歪斜,以防发现危险
4
/4
最后,开始起吊货物
起吊重物时,操作者应站在与手拉链轮的同一平面内开始拽动手拉链条,在提升重物时要垂直拉拽,手链轮顺时针转动,重物上升;反之手链轮逆时针转动,重物会缓缓下降。拉拽手拉链条时应均匀缓和上升不应用力过猛,过猛会时链条扭绞在一起,同时不应用力过大,操作时假如发现拽不动时,不要用力或是增加人员要立即停止,检查事故。起重时严禁人员走动,以免发生危险。在使用同时要注意它的高度。
西葫芦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蔬菜,它的种植在10月份是非常适合的。不仅能够提供新鲜的西葫芦供应,还能够为家庭带来丰富的营养价值。然而,在种植西葫芦之前,您需要了解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您获得高产且健康的作物。
在10月份种植西葫芦时,您应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生长条件的品种。一些常见的品种如绿皮西葫芦、黄皮西葫芦和条纹西葫芦都是不错的选择。您可以咨询当地的农业专家或种子供应商,以获取关于最适合您种植区域的品种建议。
西葫芦需要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壤,以便获得良好的生长。在种植之前,您应该测试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并作出相应的调整。通常情况下,pH值在6.0至7.5之间是最适宜的。此外,您还应该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提供西葫芦所需的营养。
西葫芦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保持生长和发育。在种植期间,您应该确保土壤保持适度湿润。然而,过度浇水可能导致根部腐烂,因此您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判断灌溉的频率和水量。此外,保持大棚内的湿度也很重要,因为干燥的环境可能会影响植物的健康。
西葫芦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侵袭,如蚜虫、黄瓜霜霉病等。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您应该定期检查植株,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喷洒有机杀虫剂或使用防治病害的生物制剂。此外,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距也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在适当的时候收获西葫芦非常重要,以充分利用它们的营养价值并确保口感的新鲜。一般而言,西葫芦应当在果实成熟但仍然嫩滑的状态下采摘。另外,在收获后,您可以用保鲜袋或冰箱储存西葫芦,以延长它们的保存时间。
无论是您准备种植西葫芦以供应家庭还是为了销售,通过遵循上述的种植技巧和注意事项,您都能够获得健康而丰收的西葫芦作物。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种植成功!
一、秋延迟西葫芦的育苗方法
秋延迟西葫芦的育苗方法
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直播或育苗。若前茬作物收获较早可直播,否则以育苗为宜。
直播时,宜早定苗,通常在一叶一心时开始间1次苗,到二叶一心时再间1次,到三叶一心时定苗,间苗和定苗后,要进行中耕和培土,保墒并促进根系下扎。
如进行育苗,由于苗期处于炎热潮湿的夏季,幼苗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用20-25天即可育成长有4-5片叶的壮苗。苗期管理的重点是降温防雨,防止幼苗徒长;
二、秋延迟西葫芦定植方法
秋延迟西葫芦定植方法
上茬作物收获后,清除田间杂物,并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40-50公斤,均匀施入,为防雨和防病,常做高15厘米左右的小高畦。
定植时选晴天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先栽苗后浇水,定植水量不宜过大。
三、西葫芦定植后管理技术要点
大棚秋延迟西葫芦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
1、温度管理
7月上旬到9月上旬,由于外界气温尚高,又是多雨季节,为防秧苗徒长及感染病害,可将大棚四周及顶窗全部打开,昼夜通风,将棚内温度控制在32℃以下,最高不超过36℃;
进入10月下旬以后,随着外界气温下降,可渐将大棚四周密闭,只留顶窗放风,当棚内气温低于27℃时,必须关闭通风口;
进入10月中旬以后,温度管理以保温防寒为主,极少通风,当外界气温降至5-6℃时,须在大棚四周加围草帘,也可在棚内加盖小拱棚增温,但翌日太阳出来后,应该揭开小拱棚见光;
当棚内最低气温降到5℃时,就应该采收全部嫩瓜并拔秧准备下茬栽培了。
2、肥水管理
定植水浇足后,到根瓜开始膨大前,一般不再浇水施肥,田间工作以中耕、培土、除草为主,并摘除植株上所有的腋芽,尽早使根系发达、秧苗粗壮;
进入结瓜期后,选晴天浇1次大水,并随水追施速效性氮肥如尿素、硝酸钾等每亩5-8公斤,之后每采收1次嫩瓜,浇1次水,追1次肥,促多结瓜,瓜条发育快,并可防植株早衰,延长结瓜期;
进入9月上旬一下旬后,随着天气转冷,一般每隔15-20天浇灌1次,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以防降低地温,增加棚内空气湿度,而影响植株长生;
进入结瓜后期后,由于外界气温已很低,植株长势衰弱,病害较重,一般不再浇水施肥。
四、秋延迟西葫芦的采收
由于秋延迟栽培生长期短,为获得高产,采收要及早进行;到生长后期,由于气温下降,植株生长缓慢,采收可适当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