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考招生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和调整:
一是取消招收高中择校生。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保持不变,原有择校生的计划将直接转为正式计划,以满足社会对普通高中的就学需求。此项改革既是执行国家政策的需要,更是减轻考生家长负担、促进教育公平、规范招生行为的有力举措。
二是调整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从今年起,各招生学校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由以往的统招线下60分以内调整到统招线下100分以内。旨在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自主权,改进生源结构和质量,促进和支持各学校特色多样化发展。
三是改进中考体育的组织形式,将体育成绩以分数形式计入中考总分。今年起,全市中考体育实行集中统一考试,以进一步规范中考体育的考务组织和管理,确保体育考试的公平公正及体育成绩的严肃性和公信力。体育成绩满分50分,考生成绩将以分数形式呈现并计入中考总分。
甘肃事业单位职级并行最新细则: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职级并行的要求是:
一、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可以享受职称工资,职称可以通过国家考试取得,还需要根据人事部门对你单位规定的技术职称编制是多少确定,如果超编,需要实现岗位竞争。
二、没有取得职称的人员按照职务级别、工作年限领取工资。
三、既有职称,又有职务级别的单位管理人员,按照工资高的待遇领取。
新华社兰州9月16日电(记者白丽萍)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甘肃省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从2024年起普通高考将实施“3+1+2”的新方案。
根据方案,“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首选科目,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2”指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在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据介绍,在“3+1+2”模式中,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由国家统一组织,所有考生使用同一试题,数学不分文理科;物理、历史、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6个科目为选择性考试科目,由甘肃省组织考试,与统一高考同期举行,每个科目单独考试。
实行“3+1+2”模式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录取方式。
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海燕说,甘肃高考改革实施方案注重对“学、考、招”三个环节的改革,注重对学生综合性、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充分保障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科目、选择报考专业的权利,构建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甘肃高考改革方案:2022年起不分文理科
9月23日,省教育厅发布了《甘肃省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解读和问答,对今年3月省政府出台的这一政策进行了详解,2022年起,我省高考采用“3+6选3”模式,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一年考两次。我省将于 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方案,2022年的高考适用,也就是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用,照此推算,目前的初一学生将是此次高考改革的第一批试水者。
科目:必选(3门)+自选(3门)
2022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其中,外语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另外一次安排在每年1月;考生最多参加两次外语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计入高考成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随教随考随清。学生只能参加一次。
高考成绩总分满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
录取时,普通本科院校依据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
甘肃地质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甘肃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带,地壳运动活跃,形成了丰富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甘肃主要由祁连山、天山、昆仑山、秦岭和龙门山等山脉构成,地势西高东低。甘肃矿产资源丰富,已查明矿种100多种,其中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炭、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膏、岩盐等。甘肃地质条件复杂,给工程建设带来诸多挑战,但也为勘探和开发矿产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甘肃2021体育中考项目有跳绳、跳远、男:引起向上、女:仰卧起坐、篮球排球运球。
简介:甘肃煤炭地质勘查院 甘肃煤炭地质勘查院成立于1997年,是甘肃煤田地质局为适应行业改革发展形势,稳定地质科技队伍,调整产业结构,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批准,集中全局主要技术力量而组建的一支地质勘查队伍。
2005年1月,省编办以“甘机编办通字[2005]2号文”核定我院为甘肃煤田地质局下属事业性质的县级建制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48人。目前,全院在职职工52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5人,硕士学历7人,本科学历25人,大专学历13人。院内设矿产资源勘查研究所、金属矿产勘查研究所、地球物理勘查研究所、水工环地质研究所、计算中心、行政办公室、组织人事科、总工办公室、经营财务科等9个科室;持有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气体矿产勘查和钻探施工四个甲级资质和水工环勘查、液体勘查两个乙级资质。经过十多年的成长和发展,我院已成为全省煤田地质系统中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的地质勘查队伍。
白银市属腾格里沙漠和祁连山余脉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全境呈桃叶形狭长状,黄河呈“S”形在腰中贯穿全境,将增内地形分为西北与东南两部分。自西北向东南,景泰、靖远、会宁三县城呈一字形构成桃叶主茎;自西向东,白银区、靖远、平川区呈一字形横列桃叶中心。海拨在1275—3321米之间。
一、降低职工基本医保住院费用分段自付比例。在职职工起付线以上至10000元,个人负担比例由12%下调至6%;10000元以上至20000元,个人负担比例由8%下调至4%;20000元以上至60000元,个人负担比例由4%下调至2%。
二、退休人员基本医保住院费用分段自付比例分别由9%、6%、3%下调至5%、3%、1%。职工大额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90%上调至95%。
三、公务员医疗补助对职工住院使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甘肃省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和《甘肃省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用耗材目录》中的乙类费用个人承担部分,补助比例由80%上调至90%。
简介: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是甘肃地矿局根据国务院地质勘查队伍体制改革方案及中国地调局要求各省、市、区成立地质调查院的精神,于1999年1月20日正式成立。2004年,又根据国办发[1999]37号、国办发[2003]76号、国土资发[2003]358号文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实建强,已具备了符合地调局要求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功能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