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中又略带特殊的星球。说它“普通”,是因为类似的行星有千千万万。而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孕育出了无数形态各异的生命。
目前为止,地球现存物种约3000多万个,可能你会觉得这很多,但其实现存的3000多万个物种,仅仅占地球46亿年孕育物种总量的1%左右。也就是说,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物种有99%已经全部灭绝。
据科学家的研究,在地球46亿年的漫长岁月中,曾发生过许多次生物灭绝事件,而这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范围最广的,要数寒武纪之后的五次大灭绝事件: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4.5至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导致当时60-70%的物种灭绝,是地球诞生以来第二大规模的灭绝事件(第一次是寒武纪之前,蓝藻大规模产生氧气导致的灭绝事件)。
这次事件可以说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的末日,大量带壳的腕足类生物退出历史舞台,而鱼类则趁机崛起,以至于后来完全取代无脊椎动物,成为海洋新的霸主。
之所以会出现这次灭绝事件,是因为奥陶纪末期地球温度急剧下降,南北两极形成巨大的冰盖,导致海平面骤降、浅滩面积缩小。
要知道当时的无脊椎生物,主要的生活区域就是浅滩,所以浅滩的缩小和消失,最终导致这些生物灭亡。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3.75至3.6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据考证,灭绝事件持续了至少2000万年的时间。
这次的灭绝事件,导致当时70%的物种灭绝,刚熬过第一次生物大灭绝的海洋无脊椎生物,再次遭到无可挽回的重创。
与此同时,原本生活在海洋中的四足生物,开始逐渐走出海洋来到陆地,最早的两栖脊椎动物——海纳螈出现了。
这次灭绝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火山喷发。由于某些未知的原因, 大量熔岩从西伯利亚海床底下喷涌而出。
滚烫的熔岩使得海水升温,有毒物质与海水反应又使得海水酸化,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强烈的温室效应。
由于泥盆纪中期植物繁茂,它们很快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抽走,这又导致气温骤降。就这样,在迅速的冷热交替中,大量生物走向灭亡。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2.58至2.52亿年前,让当时90-96%的物种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是地球上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次灭绝事件。
由于物种灭绝太多,甚至险些让地球生命退回单细胞生物时代。不过好在对脊椎动物的影响较小,海洋中许多鱼类都得以幸存,陆地上哺乳动物的祖先,以及爬行动物的祖先也都得以幸存。
造成这次灾难发生的原因和上一次差不多,也是因为火山喷发导致的温室效应,以及大气污染所造成的大面积、长时间的酸雨。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2.01亿年前,导致当时物种灭绝了70-75%。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型两栖动物在这次事件中纷纷灭亡,以至于恐龙能够在世界各地顺利的繁衍生息,为恐龙统治地球1.6亿年打下了完美的基础。
而原始的哺乳动物也顺利的躲过了这次灾变,不然现在也就没有人类什么事了,不过它们也开始了被恐龙压迫1.6亿年的生活。
在海洋中,鱼类开始由古代种群向现代种群演化,现代鲨鱼的祖先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
这次灾难的罪魁祸首又是火山喷发。位于大西洋的超级火山喷发,滚烫的熔岩和遮天蔽日的火山灰,覆盖了大片的土地,使得陆地变得极为干旱和炎热,海洋因高温而缺氧严重。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可能是最为人熟知的,多数人或许也只知道这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这次灭绝事件,直接导致恐龙时代结束、哺乳动物崛起。
事实上,虽然这次灭绝事件最有名,但是从科学角度来看,它造成的影响或者说灭绝的程度,却是五次大灭绝事件中最轻的。
在海洋中,原本数量众多的爬行动物几乎全部灭绝,仅留下了我们熟悉的海龟。而在陆地上,除了部分小型鸟类恐龙,像霸王龙、三角龙之类的大型恐龙也全部灭绝,这为哺乳动物的繁衍和活动提供了安全的环境,地球也因此进入了哺乳动物统治的时代。
造成这次事件的原因是陨石撞击。65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了尤卡坦半岛,扬起的尘埃使得地球陷入黑暗,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逐渐凋亡,整个食物链崩溃,大型生物纷纷饿死。
其实除了以上五个大型灭绝事件,地球上还曾经发生过许多次影响较小的灭绝事件。不过,“小”只是相对的,它们还是对地球生物多样性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近些年,随着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调和,因此许多科学家明确表示,地球此时正经历“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事实上,人类对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破坏是有目共睹的,而照这样发展下去,地球会报复人类吗?答案其实非常明确。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生前所说的那样,如果人类不从根本上解决与自然的矛盾,地球生态将会在2600年彻底崩溃,人类或许会和之前的生物一样,难逃大灭绝的厄运。
三次。
第一次是在五胡乱华时期,顾名思义,五胡是指五个少数民族,在西晋的时候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第二次劫难是在金元时期,北方再次遭受战火蹂躏。金朝对汉人实行统治,让汉人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元朝比金朝更甚,是整个中国最为黑暗的时期。元朝不仅大肆杀害汉人,还把百姓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
白垩纪末6500万年前第5次灭绝的物种主要是裸子植物、恐龙等爬行动物、菊石等。裸子植物生长在湿润地区;恐龙生活在沼泽和浅水湖地带;翼龙生活在岸边的悬崖上。一旦海水退去,这些依赖水环境生存的生物必然会遭到灭顶之灾。很多种生物都灭绝了。
人类一共灭绝了4次。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地球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几次特大灭绝事件,每次都会灭绝所有生物。而地球周期性灾变的直接证明非常多,史前人类文明极有可能因为各种灾变而毁灭,比如地震、洪水、火山、彗星撞击、大陆板块升降等等。由此,有人大胆推断出,地球上已经产生过几次高度文明,只不过他们都毁灭了,现代人类文明只是其中的一次。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地球上众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就都说得通了。比如埃及金字塔、复活节岛石像、英格兰石柱群、帕伦克神殿宇宙飞船浮雕、大西洲沉没,甚至中国半坡遗址出土的画着宇航员头像的陶盆。
英国人类学家范佩西曾经在2004年发表了一篇模拟的“地球文明史”,这并不是科幻或神话小说,而是依据科学研究而做出的文明编年史。
二十亿年前:第一次文明诞生,会使用核能,最后毁于核战争。这样就能解释南非奥克洛铀矿石在二十亿年前就有核反应堆的现象。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奥陶纪大灭绝
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泥盆纪大灭绝
时间: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二叠纪大灭绝
时间: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
事件:导致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三叠纪大灭绝
时间: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事件: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白垩纪大灭绝又称恐龙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后,白垩纪晚期
事件:突然,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
奥陶纪——志留纪大灭绝:距今4亿4千4百万年前
泥盆纪晚期大灭绝:距今3亿6千万年前
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距今两亿五千万年前
三叠纪——侏罗纪大灭绝:距今2亿年前
K-T大灭绝(白垩纪大灭绝):距今大约 6500万年前
麒麟不存在灭绝,是虚构生物。
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用以象征祥瑞的神兽,是建马的后代,其祖先为应龙。公兽为麒,母兽为麟。它性情温和,身上虽有可攻击敌人的武器,但不伤人畜,不践踏昆虫花草,故称为仁兽。其首似龙,形如马,状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口能吐火,声音如雷。
地质发展史:
最早的地层是奥陶纪(D)的灰岩,上面是石炭纪(C)和二叠纪(P),着三个地层单元是整合接触。之后发生构造运动,形成一个向斜(核部是二叠纪地层,两翼是奥陶纪和石炭纪地层)。之后侏罗纪砂岩角度不整合接触于之前的所有地层。白垩纪和侏罗纪整合接触。最后全区整体发生构造变动。
众所周知,现在的陕西从地理上分为陕北的黄土高原、关中的渭河平原和陕南的秦岭山脉三个部分。可是,你知道地质历史上的陕西是什么样子么?事实上,3亿年前的陕西是一片汪洋大海
石炭纪(Carboniferous)约处于地质年代3.55——2.95亿年前,延续了6500万年,它可以区分为两个时期: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据统计,属于这一时期的煤炭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石炭纪是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着极大的变化。在石炭纪晚期,脊椎动物演化史出现一次飞跃,从此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石炭纪是植物世界大繁盛的代表时期。早石炭世的植物面貌与晚泥盆世相似,古蕨类植物延续生长,但只能适应于滨海低地的环境;晚石炭世植物进一步发展,除了节蕨类和石松类外,真蕨类和种子蕨类也开始迅速发展。
恐龙灭绝的时间是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地质年代为中生代白垩纪末或新生代第三纪初。大灭绝的结果使得在距今约6500万年这个时间的前后,地球上生物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巨变。这场大灭绝标志着中生代的结束,地球的地质历史从此进入了新生代。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