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房场地的选择
由于现在农村地区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房主多是老人、小孩或者妇女,防范意识较为薄弱,发生山体滑坡后,移动速度较慢,对付每秒移动数十米的山体滑坡,极容易威胁生命。
因此,预防山体滑坡等事故,最好的办法是正确选择建房住址。场地的选择要恰当,地基做牢才可能不倒。
这里给农村建房的朋友提供几条建议,供参考。
1.选址应避开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特别要避开:滑坡体上及其附近,滑坡下滑影响区;崩塌(危岩)的下方;泥石流沟口及其两侧附近、下游流通和堆积地区;已出现地面开裂、沉降的地区。
2.看地形地貌,主要考虑:(1)斜坡坡度应尽量缓和、平直;(2)地基尽量远离冲(溪)沟;(3)坡下有陡坎时,地基应尽量后靠;(4)后山坡无松动的岩、士体;(5)当山坡有阶坎时,阶坎边缘无变形迹象;(6)后山坡无水池、山平塘、屯水田等地表水体、坡下无地下水流出。
3.尽量不要在山岭脚下建房,与山岭的距离至少要在10米以上,同时避开高压输电线路和移动基站。
4.建房时,最好配以排水设施,应选择地势较高、坡势较缓的房址,房基部分要注意加固,以避免损失。
二、 房屋结构布局
建设房屋时,其结构布置要合理。
1. 房屋形体要整齐,并尽可能简单。
2. 墙体布置要合理,房屋开间不宜过大,多设横墙,优先采用横墙承重体系。
3. 承重墙尽量少开洞,多层砖房的高度比不宜过大,地震烈度6-7度时高与宽的比例小于或等于2.5,地震烈度8度时高与宽的比例小于或等于2.0。
4. 房屋不要建得太高,减低房屋重心,屋顶要轻,尽量不做或少做那些既笨重又不稳定的装饰性附属物,如女儿墙、高门脸等。
三、依山建房如何避开山体滑坡
对于那些依山建房的村民而言,要避开山体滑坡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时搬离,当然这存在着一定难度。这里准备了几个点子,可以帮你尽量避开山体滑坡的危害。
1.在汛期来临前,做好防范措施。定期检查山体四周是否有开裂或下沉,如有情况立即向当地国土部门汇报,对山体、护坡、防排水构筑物存在的裂隙、裂缝、空洞,采用片石填补空洞,水泥沙浆勾缝等措施。
2.决定依山建房选择地址时,有条件的人,可以请地质专家来现场勘察或有村委组织,对村落的山体进行勘察。
3.修建水沟、挡水墙、拦泥坝等防排水工程构筑物。对已动土部位全部做硬化,动土山坡做护壁或种植。
4.栽树,并加强山体植被保护,提高成活、成材率,不是单纯的荒草覆盖。同时,建立缓冲区和引导区都能够有效地缓解山体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损失。
四、山体滑坡发生后如何弥补损失
对于很多村民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如何来弥补损失?有的房屋被泥石冲塌,常备的家庭用品所剩无几,就连家里的几亩薄田也被泥石所覆盖,面对这种情况,你一定非常伤心,但还是要稳定一下情绪,尽量弥补一些损失吧!
有预测山体滑坡将发生时,要及时关注接下来的天气变化,配合政府行动,及时搬移一些贵重物品,进行临时转移。暂时不要自行清扫垃圾,待气候转好,山体稳定后,再做一些清理工作。
等一切情况转好,山体滑坡不会再发生时,这时你面临的就是清理泥石和补偿保险的问题了。
清理泥石需在当地专业地质员勘察后进行。清理后要及时做好消毒工作,对已被泥石覆盖的餐具、食品、棉被、衣物等,切勿再用。
一旦出现山体滑坡,政府相关部门都会对灾后重建进行资金和人力的帮助,以及对耕地进行复耕。部分地区的村民由于村委帮购买了相关保险,还可以获得一份保险金。同时,还会有很多的社会力量如慈善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等参与进来,很多人都可得到社会力量的捐赠。
1.在现场摆放的案台上,要尽量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做到不混放、不错放、不乱放;其盛装的容器、使用的抹布要分开使用;
2.存放于冰箱、冰柜的生熟食品也要分开、分层,并用相应的存放容器,一般生食在下,熟在上;
3.加工完生食品,特别是处理过生的肉禽类食品原料后,一定要先洗手再处理其他食品;
4.经营场所严禁存放农药、亚硝酸盐(俗称硝盐)、桐油等,以免污染食品或误用;
5.凡外购的即食性食品和饮料不得与生食品及食品原料、有害物质及其他可造成食品污染的物质一起运输;
6.在街头食品的加工过程中,要以销定做,避免长时间存放熟食品,如存放时间超过4小时,必须回锅加热,所有未售出的已烹调的食物如无妥善有效的保存方法,应当日处理掉。供参考。
应对和避免踩踏事故的措施有:1、远离拥挤人群。几乎所有的踩踏事故都是因人潮拥挤所导致,在拥挤状态下,人的视野受到阻挡。一旦出现事故,在场人群急于逃离现场,就大大增加了现场的混乱,恐慌情绪一旦蔓延,就会导致局面失控。所以,一旦发现人群过度拥挤以及群体情绪过于高涨,应当及时离开现场。2、如果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到混乱的人群中,一定要稳住双脚,远离周围店铺的玻璃窗,避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3、如果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要大声呼喊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踩踏事故。4、如果不幸摔倒,应立即将双臂交叉成环形来护住头和胸腔。用这个姿势不仅可以保护身体的重要部位,还可以预留空间、保持呼吸,以增加获救机会。扩展资料踩踏事故的发生原因有:1、大客流时,前面有人摔倒,但后面的人未留意,没有止步;2、人群受到惊吓而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等,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3、人群因过于激动(如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4、好奇心驱使,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发生踩踏。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遇到踩踏事故该如何自救?
为避免网恋成瘾应该减少上网时间,多跟现实社会接触。现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很多人在现实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压力,短时间内无法解放压力,心中又有美好的愿望,所以就多起来逃避现实,在自我心中设置,就想办法把现实中碰到无法解压的情绪和想法在网上找一个人倾诉,慢慢就会形成依赖网络,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网恋。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
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大数据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中。其中之一便是地质灾害预警和风险管理。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得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防范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各种传感器、卫星遥感数据等信息的采集,大数据平台可以快速处理海量数据,识别出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点,实现对潜在灾害的早期预警,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建立地质灾害的预测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识别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和时段,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工作。这种基于大数据的预测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指导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制定应对策略,降低地质灾害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地质灾害的防范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防范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大数据平台还可以实现多维数据的交叉分析,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制定应对措施,提高地质灾害防范的效率和效果。
大数据技术的全面应用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测和防范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数据将在地质灾害管理领域发挥出更加重要和广泛的作用。
预防追尾,告诉一个经验:以时速80km以上驾驶时,与前车距离为时速,即80m,类推。60km以下,建议保持5-10m
还有一种说法是,必须保持3秒的
关于这个问题,松下PLC可以通过在程序中添加除数为0的判断语句来避免除数为0的情况,例如:
IF D2 = 0 THEN
D3 = 0
ELSE
D3 = D1 / D2
ENDIF
上述程序中,如果除数D2为0,则将商D3赋值为0,否则将商D3赋值为被除数D1除以除数D2的结果。这样可以避免除数为0的情况,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
可以在电路中安装保险管,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流瞬间增大,保险管因过流迅速熔断,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地质灾害治理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不良地质现象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防止或减轻灾害发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