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发放使用“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属于负债类科目,说明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以后需要支付贷款,还要归还贷款本金。
1.根据发放贷款的单据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行 贷: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2.发放的贷款归还本金时的会计分录是: 借: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行
一、工资组成部分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二、计提和发放的区别
计提,即计算和提取,一言以概之,即提前发放下月资金或工资。发放主要就是发放上月工资。
三、工资计提和发放的会计分录
1.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这个是用于管理部门内容的支出的,如果是销售用途就计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即企业自己承担的部分)
借:管理费用(同上)
贷:应付职工薪酬一社保
3.计提公积金(企业部分,即企业自己承担的部分)
借:管理费用(同上)
贷:应付职工薪酬一公积金
4.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一社保(员工个人部分)
其他应付款一公积金(员工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一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5.上交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一社保(企业部分)
其他应付款一社保(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或者银行存款
6.上交公积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一公积金 (企业部分)
其他应付款—公积金(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或者银行存款
7.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一、职工薪酬常见错误
职工薪酬的核算内容和涉及面较广,据说有些财务岗位的面试,HR还喜欢考一下关于职工薪酬的核算,面试者往往猝不及防,回答不上了,或者回答不全面,笔者拟在本文对该核算流程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
职工薪酬核算的链条较长,涉及内容较多,这里也不可能全部涉及到,仅就最普遍的工资奖金核算和税务问题做介绍。实务中,最常见的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未按照权责发生制计提职工薪酬,始终存在跨期问题;
②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对职工薪酬的扣除规则不清楚。
二、职工薪酬核算流程
以下我们对典型的制造业进行比较详细的核算,假设是12月份的业务,数据为虚构数据,不要纠结逻辑性,单位万元,具体如下:
第一步,薪酬的计提:
会计上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在实际费用发生之时,即使还没有支付,也需要计提,比如12月工资要在12月计提但在1月发放,而不能在1月计提12月的工资。以下分录,我们假设企业不给其他人员发奖金,只给管理层发:
①计提工资奖金(当然也可以分开核算计提的工资和奖金,这里为简单)
借:管理费用-工资 100
借:销售费用-工资 200
借:生产成本-工资 50
借:制造费用-工资 50
借:管理费用-奖金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600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比这里的复杂,还可能包括研发人员工资、工程人员工资等,以下同理。
②计提五险一金,这里只核算企业承担的部分,员工承担的部分包含在其工资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公积金等是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失业保险等则是企业一方承担,所以企业实际承担的工资薪金包括了①和②两个部分,为了简单不列示其他工种人员的五险一金核算,另外在实际进行账务处理时五险要有具体的下级明细:
借:管理费用-五险 12
借:管理费用-公积金 12
贷:应付职工薪酬 24
第二步,实际支付工资奖金:
①向员工发工资奖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 500
贷:其他应付款-代扣员工五险一金 24
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10
贷:银行存款 466
即员工承担了自己份额的五险一金,并被代扣代缴了个税,获得了税后收入,这里由于管理层经营绩效不佳,计提的200万奖金,实际只发了100万。
②向税务局缴纳社保及个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24(公司承担的五险一金)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员工五险一金 24
借: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10
贷:银行存款 58
③冲减多计提的管理层奖金
借:管理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
多计提的奖金金额较大,一般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而不调整在当期损益中。
这里需要注意有两点:
①缴纳的个税在现金流量表中不属于支付的各项税费,而是属于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因为个税是包含在员工薪酬里边,由员工承担,是员工工资奖金的一部分;
②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之时,由于该公司计提的奖金100万没有发放,不得税前扣除,需要纳税调增100万元。
在企业财务中,计提和发放工资是每个企业日常运营中的重要环节。掌握正确的计提和发放工资的分录是保证财务准确性和遵守法律法规的关键。本文将介绍计提和发放工资的分录方式,帮助企业财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操作。
计提工资是指根据当期员工工作情况和薪资标准,将应发工资以及相关的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费用在财务账目中进行登记和计提的过程。计提工资的分录通常包括如下几个科目:
其中借方的工资支出账户主要用于记录企业当期发生的工资支出金额,贷方的其他应付款账户用于记录当期还未支付但已经计提的工资、社保、公积金等费用,贷方的工资应付款账户用于记录企业当期应支付的工资金额。
发放工资是指按照企业的工资发放政策和薪资结构,将计提的工资实际支付给员工的过程。发放工资的分录通常包括如下几个科目:
其中借方的工资应付款账户和其他应付款账户主要用于记录当期实际支付的工资、社保、公积金等费用,贷方的银行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支付工资所流出的现金。
在进行计提和发放工资的分录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总结起来,计提和发放工资的分录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操作,正确执行相关分录是保证财务账目准确性和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企业财务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实践,掌握计提和发放工资分录的方法和要点,确保企业运营的正常和健康发展。
在金融企业,短期贷款就是资产,而储户的存款则是负债,你的这个分录就是说:使用储户的存款发放贷款,就是资产与负债同增同减的情况。
第一步,缴纳所得税。
(1)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缴纳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等
(3)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
第二步,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本年利润”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企业期末结转利润时,应当将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结出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即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若为净亏损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第三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公积金是从净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其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的生产经营或转为增加公司的资本。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积金;当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提取任意公积金是由股东会根据需要决定的。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第四步,分配股利。
利润的分配应以各投资者持有投资额的数额为依据,每一投资者分得的利润与其持有的投资额成正比。股份有限公司是从累计盈利中分派股利,无盈利则不得支付股利。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第五步,结转利润分配。
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一般应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①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②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③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④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公积金贷款是一种常见的贷款方式,由于其低利率和长期还款优势,受到许多人的青睐。然而,很多人对于公积金贷款的发放时间有所疑惑。今天,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关于公积金贷款发放的问题。
一般来说,公积金贷款的发放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和审批程序。下面是一般的公积金贷款发放流程:
公积金贷款的发放时间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一般而言,公积金贷款的发放时间在贷款申请通过后的一个月左右。这是因为在上述的贷款发放流程中,审批审核、评估房屋价值和签订合同等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此外,有些地区的公积金管理中心会对贷款进行分批发放,即将贷款金额分为多次支付。这也会影响到贷款发放的时间。
如果您希望尽早获得公积金贷款,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您缩短发放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您采取了上述的方法,也无法完全确定贷款的发放时间。因为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贷款审批的时间长度会因个人情况和不同地区的政策而有所不同。
公积金贷款是一种受欢迎的贷款方式,因其低利率和长期还款优势而备受青睐。贷款的发放时间因地区和个人情况而异,一般需要经过一定的流程和审批程序。如果您希望尽早获得贷款,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缩短发放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无法完全确定贷款的具体发放时间,因此建议您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
异能挖矿类小说推荐让你沉迷的佳作
1.《星际旷工》作者:梦里赏花 完结
2.《 全球挖矿:我能万倍强化》作者:蜜蜂柚子 完结
3.《无尽能源 》作者:四眼郎中 完结
4.《鉴宝金手指》 作者:墨瞳 连载中
5.《夜的命名术》作者:会说话的肘子 连载中
6.《随身空间之绝代风华》作者:悠若 完结
尊敬的读者: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重要的会计主题——计提发放工资会计分录。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工资发放是一个必须处理的重要任务。每个月,我们都需要准确地记录和处理与工资相关的会计分录,以确保公司的财务状况准确反映所有的薪资支出。
计提发放工资会计分录是指为了准确记录公司的工资支出,将工资费用和相关的负债计入公司的会计记录中。公司在确认工资支出时,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员工合同,计提相应的工资费用,同时记录相关的负债,以反映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应承担的工资责任。
通常情况下,公司会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之后,对当期的工资费用进行计算和核算。这些费用会被计提到财务报表中的“工资费用”科目,并在负债方面计入“应付工资”科目。这样,就能准确地反映公司的工资支出情况。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计提发放工资会计分录的实际操作过程:
1.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本期应发放的工资总额。根据公司的工资政策和员工合同,计算出本期应付给员工的工资金额。
2.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应当扣除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根据适用的税法和社会保险法规,计算出应该从工资总额中扣除的税费和保险费。
3. 确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金额。将应发工资总额减去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得出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金额。
4. 进行会计分录。我们需要将上述计算结果反映到财务报表中。一般情况下,会计分录的借方将是“工资费用”科目,金额为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金额;贷方则是“应付工资”科目,金额也为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金额。
例如:
借:工资费用 100,000
贷:应付工资 100,000
根据实际情况,借贷方的科目和金额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公司可能会将工资费用分拆为多个科目,以更好地反映不同类别的薪资支出。
通过计提发放工资会计分录,工资费用将被记录在财务报表中。在资产负债表中,工资费用通常被列为利润和损失科目的一部分,归类为“期间费用”。这意味着工资费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净利润。
在利润表上,工资费用将明确列出,并与其他费用进行比较。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工资支出在公司盈亏状况中所占的比重。
最后,在现金流量表上,工资费用将通过其他运营活动中的现金流出进行体现。这意味着工资费用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
计提发放工资会计分录的正确处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是几个理由:
1. 准确反映公司的负债:通过计提应付工资,公司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它在财务报表中应承担的工资责任。这有助于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
2. 合规性和法律遵从:计提发放工资会计分录需要依据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员工合同进行操作。正确处理这一过程可以确保公司在工资支出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避免潜在的罚款和法律风险。
3. 决策支持:准确处理计提发放工资会计分录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评估和控制工资支出。通过监控工资费用的变化和趋势,公司可以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优化薪资结构和预算管理。
综上所述,计提发放工资会计分录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财务操作。公司在处理工资发放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并确保准确记录和报告工资支出,以保证公司的财务状况真实可信。
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对计提发放工资会计分录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银行发放工资是每个月都需要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会计而言,及时、准确地记录和分析这些工资发放的交易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将介绍银行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及其作用。
银行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是指记录工资发放过程中涉及的账户和金额变动的详细账务记录。它反映了企业发放工资的资金流向,帮助会计师准确计算和报告相关财务信息。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银行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示例:
银行账户借 50000元
工资支出贷 50000元
上述会计分录中,银行账户借方金额50000元表示银行向员工发放工资,工资支出贷方金额50000元表示企业发放的工资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示例中采用了借贷记账法,即银行账户借方增加,工资支出贷方增加。这是会计分录常用的记账方式,确保了会计等式的平衡。
银行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处理银行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关键是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工资发放的账务处理规则。以下是一些建议:
对于企业而言,银行发放工资是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正确处理和记录银行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对于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合理利用会计分录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和管理工资支出,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银行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对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矿产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可燃有机等类别。
矿产,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分布于地表的、或岩石风化的、或岩石沉积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以下是三种类别矿产的介绍。
1、金属
可以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金属矿产,如铁矿、铜矿、铅矿、锌矿、铅锌矿等。
2、非金属
可以从中提取非金属原料或直接利用的非金属矿产,如硫铁矿、磷块岩、金刚石、石灰岩等。
3、可燃有机
可以作为燃料的可燃性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含矿热水、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以及天然气水合物等,也包括在矿产的范畴内。如水气矿产、海底矿产、黑色金属矿产、混合矿产、岩石矿产等。
矿产资源的分类,主要有:
根据矿产的成因和形成条件,分为内生矿产、外生矿产和变质矿产;
根据矿产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点,分为无机矿产和有机矿产;
根据矿产的产出状态,分为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和气体矿产;
根据矿产特性及其主要用途,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