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艺温泉,环境不错,鸟语花香的
首先,连平县隶属于广东省河源市。在地理位置上,连平县介于北纬24°度06′至24°36′,东经114°14′至114°56′之间;县境东西长72.4公里,南北宽55.6公里。东与和平县接壤,南与河源市东源县、新丰县相连,西与翁源县毗邻,距离广州市217公里、河源市107公里、深圳市278公里、赣州市263公里。由此,对于连平县来说,拥有不错的地理位置。就连平县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区属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派遣50万大军南平百越之地,将今广东、广西等地纳入到秦朝的疆域中。在此基础上,该地区属龙川县地。
根据(广东省)河源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 (hongheiku.com)显示连平县常住人口为285224人,男性占比50.6%,女性占比49.4%,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4.93%,15-59岁占比56.07%,60岁以上占比19%,65岁以上占比13.21%。
2019末2020初:总户数116282户,总人口413497人,其中男性211980人,女性201517人,年内出生人数4505人,出生率10.89‰,年内死亡人数1233人,死亡率2.98‰,自然增长率7.91‰,常住人口36.34万人,城镇人口13.87万人,城镇人口比例38.17%。(河源统计年鉴2020)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与江西省全南、龙南县相邻,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始建连平州,辖和平、河源两县,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州为县,1988年1月撤销惠阳地区,成立河源市,连平改属河源市管辖。辖13个镇,159个村委会,16个居民委员会,县政府驻元善镇。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 连平资源丰富,素有粤北“有色金属之乡”之称。已探明的矿床23个,矿点52个,主要矿产有铁、铅、钨、锡、锌、铜、金、钛、煤等30多种。储藏量位居全省第一的有广东大顶铁矿,居华南地区首位的有锯板坑钨矿。连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一年四季宜种农作物、发展畜牧业。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雕、黄腹角雉、黑鹿、云豹等8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白鹇、原鸡、穿山甲、水鹿等18种;珍稀植物有银杏、水杉、三尖杉、粉背兰、赤樟、古榕及其他野生植物共380多种;有林面积18.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8%,是国家定点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广东省重点用材林基地县和广东省首批绿化达标县之一。电力资源充沛,蕴藏量15.35万千瓦,可开发量11.2万千瓦。土特产有火蒜、香菇、木耳、蜂蜜、茶叶、毛竹、水蜜桃等。 连平风光旖旎,景色秀丽。“连平八景”自古享有盛名。“西山瀑布”、“龙潭喷雨”、“戈罗耸翠”、“梧峰樵唱”等自然奇观令人陶醉。“圣迹苍岩”、“上洋溶洞”、“观音坐莲”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态。“内莞风光”、“陂头小桂林”等景观令人留连忘返。内莞圣迹苍岩景区已初具规模,溶洞分为三层,其中旱洞两层,洞顶通天,水洞一层,景观奇特,在粤北山区喀斯特地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连平拥有“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森林,一流的水质”,是“广东省生态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九连山精米、九连山泉水、优质草莓、水蜜桃、无公害蔬菜等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已成为连平县独特的生态品牌。 连平交通便利,国道105线纵贯南北,省道官灯线横穿东西,粤赣高速公路于2005年底通车,汕昆高速公路测绘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广赣高速公路已确定从连平经过,连平境内将形成两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连平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发展平台优质,拥有“一园两邨”,是一块投资兴业的新兴热土。 连平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后发地区。2004年,全县经济综合增长率达84.21%,排名全省67个山区县(市)第一。2005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综合增长居于全省前列。 连平县在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县城”之后,2009年又荣膺首批“全国文明县城”, 成为广东省仅有的两个国家级文明县城之一。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与江西省全南 、龙南县相邻,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始建连平州,辖和平、河源两县,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州为县,1988年1月撤销惠阳地区,成立河源市,连平改属河源市管辖。辖13个镇,159个村委会,16个居民委员会,县政府驻元善镇。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
连平资源丰富,素有粤北“有色金属之乡”之称。已探明的矿床23个,矿点52个,主要矿产有铁、铅、钨、锡、锌、铜、金、钛、煤等30多种。储藏量位居全省第一的有广东大顶铁矿,居华南地区首位的有锯板坑钨矿。连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一年四季宜种农作物、发展畜牧业。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金雕、黄腹角雉、黑鹿、云豹等8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白鹇、原鸡、穿山甲、水鹿等18种;珍稀植物有银杏、水杉、三尖杉、粉背兰、赤樟、古榕及其他野生植物共380多种;有林面积18.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8%,是国家定点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广东省重点用材林基地县和广东省首批绿化达标县之一。电力资源充沛,蕴藏量15.35万千瓦,可开发量11.2万千瓦。土特产有火蒜、香菇、木耳、蜂蜜、茶叶、毛竹、水蜜桃等。
连平风光旖旎,景色秀丽。“连平八景”自古享有盛名。“西山瀑布”、“龙潭喷雨”、“戈罗耸翠”、“梧峰樵唱”等自然奇观令人陶醉。“圣迹苍岩”、“上洋溶洞”、“观音坐莲”等天然溶洞千姿百态。“内莞风光”、“陂头小桂林”等景观令人留连忘返。内莞圣迹苍岩景区已初具规模,溶洞分为三层,其中旱洞两层,洞顶通天,水洞一层,景观奇特,在粤北山区喀斯特地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连平拥有“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森林,一流的水质”,是“广东省生态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九连山精米、九连山泉水、优质草莓、水蜜桃、无公害蔬菜等一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已成为连平县独特的生态品牌。
连平交通便利,国道105线纵贯南北,省道官灯线横穿东西,粤赣高速公路于2005年底通车,汕昆高速公路测绘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广赣高速公路已确定从连平经过,连平境内将形成两纵一横的高速公路网,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连平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发展平台优质,拥有“一园两邨”,是一块投资兴业的新兴热土。
连平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后发地区。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全县经济综合增长率排名全省67个山区县(市)第一。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连平县地处广东省北部,位于北纬24°06′至24°36′,东经114°14′至114°56′之间。县境东西长72.4公里,南北宽55.6公里。 东与和平县接壤,南与河源市郊区、新丰县相连,西与翁源县毗邻,北与江西省的龙南、全南县交界。距离广州市 217 公里、河源市107公里、深圳市 278 公里、赣州市263公里。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 连平县地理位置
广东省的矿产资源有:
1.硫铁矿。云浮硫铁矿是亚洲最大的硫铁矿。
2.煤炭。主要分布在粤北的韶关、梅州一带。
3.金矿。主要分布在肇庆、云浮等地。
东山塔。县城5公里远的东山上,耸立着一座古塔东山塔。它是市、县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始建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连平县现存的最高、最具规模的古塔,也是连平作为古代州城的标志。东山塔位于东山峰巅,呈楼阁式、六角形、高七层,站在塔下抬头仰望,塔尖直冲云天,像一把天剑,巍峨耸立,气势宏伟壮观。登上塔顶极目远眺,该县元善、内莞、溪山等镇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东山塔也叫文笔塔,塔高31米。原塔是采用火砖、石灰等材料砌成的,塔刹原为铅铸,后被盗走,后改为砖砌。东山塔是该县现存古塔中保存较为完整,且有特色的古塔,其对研究近代房屋建筑技术从砖砌演变为墙砌及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春天的时候可去上坪看桃花,漫山遍野都是桃花。夏天可去河头二级电站漂流和游泳烧烤等或去内莞看圣迹苍岩等。其实关键看你喜欢什么风景,连平县城周围有许多山,有些山的景色不错,但因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还有就是爱好了,如有些水库是喜欢垂钓和游泳的人喜欢的地方等等。
河源市辖县
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与江西省全南、龙南县相邻,是105国道入粤第一县。
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始建连平州,辖和平、河源两县,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改州为县,1988年1月撤销惠阳地区,成立河源市,连平改属河源市管辖。辖13个镇(上坪、内莞、元善、陂头、溪山、隆街、田源、油溪、忠信、高莞、大湖、三角、绣缎),16个社区,159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元善镇。
增城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广东省广州市东部,又称穗东,西距广州60公里,东距惠州80公里,南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距深圳120公里,水路距香港70海里。
增城自然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其中石灰石、花岗岩石、陶瓷土等含量较大。人均水资源居全省各市(县)前列,有丰富的冷矿泉和温泉。这里处于丘陵山地与珠江三角洲平原过渡地带,土地肥沃、山川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