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兴起的条件?

时间:2025-01-03 12:45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港口兴起的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二、徐州有多少工程机械?

《徐州有多少工程机械?》老城区西关矿山路上有著名的徐州工程机械厂、徐州第一机械制造厂和徐州机床厂等单位。座落在东三环外的有闻名遐迩的徐州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筒简称更出各,大名鼎鼎、鼎鼎大名,首屈一指的一一徐工集团,专生产大型轧路机械。

三、徐州矿产储量有多少?

徐州是资源富集且组合条件优越的地区,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

煤、铁、钛、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30多种矿产储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储量69亿吨,年产量2500多万吨;

铁8300万吨;石灰石250亿吨;岩盐21亿吨;井盐储量为220亿吨;钾矿探明储量22亿吨,约占国内探明储量的1/5;石膏44.4亿吨,年开采能力500万吨,为华东地区之首。

境内有国有大型企业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四、科层组织兴起条件?

它既根据科层组织的原则建立,又与大型组织具有共生关系(通常是指各阶级合作主义的状况),因此,一般易于把现代社会看作是科层组织

五、印刷媒介兴起的条件?

印刷媒介是指主要利用纸质印刷品进行广告传播的媒介,主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邮递广告等。

印刷媒介兴起的条件:一方面是对社会活动经验积累和交流传播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另一方面具备了印刷术的物质基础如、纸张、染料,具备了大量传播文字信息的客观需求,具备了相应的模具制造水平。

六、启蒙运动兴起条件?

一、物质基础: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

二、文化基础: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典籍从东罗马帝国传到了意大利。

三、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

四、人才优势: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

五、地理位置:意大利处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较早接受了东方文化(造纸术,印刷术)。

六、导火索:黑死病在欧洲流行。

七、直接原因:教会严格控制人们思想,激起资产阶级与平民的不满。

七、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是国企吗?

徐工集团是国企。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25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5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50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经营范围包括起重设备、汽车及改装车、建筑施工机械、矿山机械、环卫机械、动力机械、港口专用机械、通用基础、风动工具、工程机械成套设备、工程机械散装件及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租赁、售后服务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发展等。

徐工在技术、管理、制造、国际化等方面加大投入,亮点纷呈,水平不断提升。总投资50亿元的徐工大吨位起重机产业基地奠基,将建成年产逾万台起重机的世界级产业基地;总投资7.3亿元具有国际水平的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建设项目奠基;徐工斗山合资发动机企业竣工投入生产。

八、女权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女权运动是近代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和18世纪启蒙思想的直接产物,是欧洲启蒙运动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产生出来的,其基本纲领是男女平等。它认为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女人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才能受到了压抑。女人应该从传统男性中心社会给她的角色派定中解放出来,她必须获得受教育权、工作权、参政权,在性关系、婚姻和生育上的自决权。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妇女为就业而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妇女掌握了各种职业所必须的才能,使机器生产中男女工人的体力差异基本上不起作用,很多的女人外出工作,从狩猎时期经工业革命到现代社会原本一直属于男人的事务许多已经被女人抢走了,丈夫便不再是家庭经济的唯一来源,家庭内部夫妻平等,逐步实现了家务劳动现代化、社会化。

九、法家兴起的历史条件?

其一,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

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其二,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其三,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

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

其五,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 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 2。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 5。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慎到和桓团。

作品:《公孙龙子》 6。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7。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 8。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9。农家, 农家代表:许行 10。小说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

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

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 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

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

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 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

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

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

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

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

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 百家争鸣的局面发生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至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初期,以著作形式表述自己学术观点的有189家。 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门别类,归为10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在这10家之中,杂家、农家、小说家所讨论的问题很少涉及哲学。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又称为「九流」。所谓「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后人将相互论战,及学术上的繁荣景象,称为「百家争鸣」。 在这10家之外,对《周易》的研究当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哲学,可以称为易家;对军事和兵法的研究当时也已形成了一种含有丰富哲学思想的学说,可以称为兵家。

---------------------- 先秦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 社会转型期,没有统一的思想信念,没有统一的理想观念,没有统一的国家制度,没有统一的价值观念,当然可以争论 ------------------ 百家争鸣在秦之后不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大一统,汉朝独尊儒术,隋唐的科举(考的主要是儒家的东西) 在元朝的时候,也独尊儒术,但不彻底,出现了先秦的味道,所以元朝统治97年,却有很大的文化科技成就

十、徐州地质条件?

地表大概十几米的第四纪粘土覆盖,下部直接是奥陶系灰岩,徐州地质构造整体相对简单,不过有郯庐大断裂穿过,所以从地壳结构上看,徐州应该属于地震潜在发生的地区。

徐州饮用水大多是地下水,因为下部的奥陶系灰岩是良好的蓄水层,但是灰岩属于碳酸盐岩,能溶解于水中,所以徐州的水质硬度相对较大。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